直播一詞根據廣播電視詞典的定義,是指廣播電視節目的后期合成、播出同時進行的播出方式。按播出場合可以分為現場直播和播音室或演播室直播等形式。這種播出方式的實時性讓觀眾更有參與感、是大家都喜聞樂見的觀看方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移動設備走向普及,直播的概念又有了新的拓展和發展。目前提到直播大多指的是網絡直播,這更多是一種新型的社交方式,人們不再滿足于通過直播方式觀看電視節目等,而是自己通過簡便易學的步驟做起了“節目設計”,這是一個人人皆可做直播,人人皆可是主播的時代?!爸辈?”的概念正是建立在當下網絡直播風靡的基礎上產生而發展的,套用一句很火的網絡用語,目前是一個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直播+”的概念正是此意,+號后面可以是體育、游戲、購物、娛樂、教育等等。借助于直播的方式,世界就在眼前。“直播+”時代正在腳下,每個人都身處其中。
提及隱私,或許大多數人不能準確說出它的概念,但絕對都對其十分重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愿意暴露隱私。只有對隱私重視的程度不同,而不存在忽視隱私的人。從字面意思來看,隱私具有隱秘性和私人性兩個特性。它與公共信息形成對比。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內,隱私權都是被重點保護一項公民權利。根據一些學者的看法,隱私的內涵可以拆分成三個層面,一個是指與公共利益無關的,當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個人信息;第二個是指當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個人私事;第三個是當事人不愿他人入侵或他人不便入侵的個人領域。這樣,我們可以發現對于隱私的界定,包含客觀性與主觀性兩個特性。客觀性體現在無論當事人承不承認,隱私就是指那些個人信息、私事與私人領域。而主觀性則表現在當事人可以決定哪些部分屬于自身的隱私。只要當事人愿意,原本屬于隱私部分的也可以公之于眾。但主流趨勢下,隱私的大體內容是客觀確定好的,只會根據每一國家、地區或領域的不同適用范圍內有所增加或刪減??傊瑐€人信息、私事和個人領域都是對隱私通俗的解釋。而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型交往方式,目前仍處在摸索發展階段,不同于傳統的現實交往,它對隱私的邊界裁定仍不明晰。網絡主播們一旦創建了屬于自己的直播間,這是否就意味著主播們的隱私不再是隱私。我們應該相信直播發生的初期并沒有這個設計,但在實際操作中,直播就逐漸成為了現當代人們暴露隱私的一種方式,包括直接暴露與間接暴露。直播和隱私從一開始就是不相容的兩個概念,一個具有實時性、雙向性,另一個則具有私人性、隱蔽性。關于它們二者如何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設備蓬勃發展的當下友好相處,是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窺私欲,從字面意思看就是窺探他人隱私的欲望。“窺”一字是指從小孔或縫隙里看,暗中察看,不能聲張。因此這種打探他人隱私的方式是不被社會所提倡和認可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人的窺私欲望來自于一種本我的沖動。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只是迫于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無法光明正大地將其宣泄出來。全民直播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滿足窺私欲的途徑更加便捷和合法性。我們發現,人們對于明星和常人的窺私欲并沒有太多程度上的區別,這也說明了我們重視的是窺探本身,而非窺探到什么。“直播+”時代下,隱私已經成為一種消費品進入大眾文化的需求之中,逐漸失去了它該有的私人性和嚴肅性。
大衣哥是一名農民歌手,因在央視上參加節目一炮而紅?;氐郊亦l的大衣哥,繼續過著自己的農民生活,但全民直播的時代,作為一村紅人的他,被自家村民盯上。在他的村里,已經出現一個生意,叫“偷拍大衣哥賺錢”。有村民就憑借著拍他的視頻累積了百萬粉絲,之后轉手賣號賺了60 萬。2020 年4 月中旬,大衣哥的家門突然被兩名陌生男子踹開,這兩名男子同樣是想蹭流量的主播們,因大衣哥不同意入鏡,便采取了暴力無理的方式,最終被行政拘留。大衣哥之后也無奈地說每天都有想他入鏡的人找上門來,他都習慣了。或許遠道而來的人好拒絕,但同村的村民卻難以說不。這也是大衣哥成為紅人之后十分苦惱的地方,這幾年甚至有村民跟蹤他一家人上廁所。大衣哥,他沒有成為網絡主播,卻被迫加入被直播行列,成為了滿足人們窺私欲的草根明星。
網絡主播可以通過直播這一方式,為他們積累粉絲,從而獲得可觀收入。但直播的方式無法事先做好萬全準備,導致一些直播過程中的個人隱私泄露的事例層出不窮。比如一位南京的王女士,平常愛好在直播平臺分享自己的生活,毫無顧忌地曬家中珠寶、財物等,又在某一天不小心暴露了家中地址和男主人外出的事實,導致三名圖謀不軌的劫匪上門搶奪財物,最終還致使家中的五歲兒子被膠帶捆綁窒息而亡。許多在直播平臺積累了大量粉絲的主播,十分容易在線下受到騷擾。瘋狂粉絲通過各種途徑打聽主播的聯系方式、通訊地址等私人信息,導致網絡主播線上線下都失去了自己的私人空間??傊?,直播帶來的不僅是可觀的利潤、出名的喜悅,還可能是個人隱私的泄露和無法挽回的傷害。
成為網絡主播的人,按照全中國人口的比例來看只在少數。大多數的人都愿意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被他人窺探。但“直播+”和全民直播的時代,帶來的是很多時候的被迫參與直播。有很大比例的人可能都成為了某場直播中的入鏡者。在一次乘坐公共交通的過程中,坐在你身邊的人突然拿起了手機,打開了某直播軟件,一鍵開啟了他的直播。而這時的你就被迫參與了他的直播,成為了一道懵逼的背景板。在虎牙直播平臺上,一個自稱嘀嗒順風車車主的網絡主播邊接單,邊直播,而且專挑女性乘客搭載。乘車過程中,乘客完全不知自己正在被多少人圍觀和評頭論足。無獨有偶,斗魚平臺的一名女主播發布了一段1 分多鐘的視頻,她與男同伴一起前往重慶大學尋找女生宿舍,偷偷攜帶攝像頭混進女宿舍,并對女宿舍進行了全程直播。2020 年元旦,海南三亞展開了旅游整治工作,其中就有專門針對三亞海灘上網絡主播騷擾游客和偷拍游客等不良行為。
意識決定行動。當下,人們大多沉浸在“直播+”時代帶來的生活便利和娛樂享受的快樂中,卻忽視了自身的個人隱私保護。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隱私泄露事件,卻還是每天不斷發生。一些網絡主播在開播前完全可以充分檢查是否有暴露隱私的物件會入鏡以及在開播時有意識的避免說出包含個人信息的話語。但有些人會反駁,事前準備是可以做到的,但只要一開播很多事情就身不由己,粉絲就愛問私人問題,如果不回復就會掉粉。那只能說,真正喜愛你作品的人,是可以做到尊重你的。直播間的良好風氣,是需要每一個觀播者的自覺維護和努力樹立的。南京的王女士在向大眾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時,如果能夠保持警惕,注重財不外露的處事原則,多點謹慎和小心,之后的悲劇就可以避免了。還有一些在公共場合被迫加入直播的人,在發覺自己的隱私權受到侵害時就要及時制止,必要時運用法律武器來保障自己的正當權益。
2016 年是網絡直播的元年,之后的幾年網絡直播用戶逐年爆炸式增長。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移動設備的發展,全民直播和“直播+”是當下時代的一大特色,而直播平臺自然隨著資本的流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數量的暴增不代表質量的提升,相反,很多情況下二者之間是成反比例關系。直播平臺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散落的直播用戶們的直播行為,使得市場上的資本流向趨于穩定,但是其規范化管理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直播平臺的開放和運營都需要實行嚴格的審核制度,資本的誘惑力需要擁有強大定力的直播平臺自身來加以抗衡。除了追求利益,直播平臺還要承擔起應負的社會責任。網絡主播需要借助某一直播平臺展開工作,這時候主播的工作方式自然屬于直播平臺的監管內容。因此,對于一些主播的直播內容獲取方式,直播平臺有權力過問并且要求只有正當、合法的內容才能上線。
自從人類出現以來,人們對于他人隱私的窺探心理就已經存在。這似乎是人類的本能,只不過在法律和道德的壓制下,人們才盡力隱藏自身。在直播未火之前,人們就已經熱衷于窺探身邊或是明星的隱私。對于身邊普通人的隱私,因為缺乏強烈的可說性和對傾聽者的吸引力,泄露之后的危害性和影響力并不大。但對一些公眾人物的隱私窺探程度,卻是令人乍舌。因為滿足人們的窺私欲,一些高薪職業產生,比如狗仔和私家偵探等。
在“直播+”時代下,人人都可直播,你可以憑借多方面的特點或者特長成為坐擁百萬粉絲的大眾明星。這些特點包容萬象,只要特別就可以吸引到觀者的眼球,無論好壞。當然現在還出現了一種對普通、平凡的熱切追求。關于直播的風向,難以捉摸?;蛟S哪一天你站著睡覺就成了人人模仿的潮流。正是這一特點,“直播+”時代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大眾明星。這些大眾明星各有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絕對的接地氣,更易接近。他們通過直播,無限拉近了與觀者的距離。通過直播回復問題,讓觀者對他們日漸熟悉。感興趣的觀者還可以成為粉絲群的一員,甚至加到主播的私人微信,一對一進行交流。人們正在體會到往常追星體會不到的滿足感和愉悅感。但是,成為大眾明星的他們又極容易因為缺乏專業的訓練和團隊的保護,隱私受到巨大威脅。比起傳統明星來說,他們的隱私私密性較弱,且平常對自我隱私保護意識并不強。這也就是為什么網絡主播線下被騷擾事件頻發的深層原因。
隨著“直播+”時代的到來,任何事物的展現都可以憑借直播平臺來進行。網絡主播們費力地在直播間叫賣著自己的商品,同時也將自身的隱私當做一種消費品直接或間接地傳播開來。人的趨利性會導致理智的喪失,做出一些不符合道德和法律的事,同時這些行為又極容易在網絡世界里被快速復制。因此,每一個網絡直播平臺,都有必要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作為一種新型社交方式,網絡直播的出現引領了新的風尚,但如若直播平臺不能正視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新事物也只能如曇花一現。直播平臺可以通過對直播內容的把關、直播形式的審核以及主播的教育等方式來改進網絡直播中存在的隱私泄露問題。直播內容不能有損主播或觀者的隱私權;直播形式要正當、公開、合法,嚴厲打擊那些通過違法手段來獲取直播內容的直播形式;對主播的教育要重點集中在自身和觀者的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上。
我國是法治社會。任何領域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社會文化心理的發展,人們將一大半的時間分給了網絡世界。網絡世界里人們在暢所欲言的同時也有條件隨意中傷他人。網絡世界中存在的不和諧音符需要立法和執法機關共同協作,加以清除。目前與網絡直播相關的專項法律法規僅有《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下文稱《規定》)。該《規定》的制定主要從穩定網絡秩序、維護國家權益、推進網絡法治等宏觀角度出發,但網絡世界里的新新事物每日更新,內容和形式瞬息萬變,因此《規定》并不能成為解決目前一切網絡直播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萬精油。所以,針對網絡直播過程中關于公民隱私泄露的難題,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問題的研究,從而制定出具有極強針對性的網絡直播法律。同時,執法機關要不斷優化其監管技術水平,“直播+”時代下,網絡技術的發展是日新月異,因此不能僅依靠于傳統的監管技術,而是要不斷強大技術人員隊伍,保證對網絡直播監管的力度和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