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的某一天,操著外地口音的推銷員拿著大喇叭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泥河鎮勝崗村講了兩個小時,坐在臺下的朱遠現一句也聽不懂。但這并不影響她參與這場推銷活動的積極性。坐在她旁邊的吳成英,即使失去了大部分的聽力和視力,為了禮物,也摸索著到了現場。推銷員要求,只有準時到場且全程保持安靜的聽眾才能領取禮物。
朱遠現夫婦接連4天去推銷現場,領回20個雞蛋、10把牙刷、5雙筷子、2個瓜刨。
第五天,一款號稱“能治病”的床墊被隆重推出。領取禮物的流程有了新變化:想要領取床墊,需要先交1000元押金提前預訂,次日再退還押金。
朱遠現和吳成英都交了押金。這是他們和推銷員見的最后一面。第六天,他們沒有等到推銷員、床墊和本應退回的押金。直到2020年10月,那些押金才失而復得。
空巢老人貪戀贈品
從戶籍數據上看,有10612人的勝崗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僅有1876人,青壯年人數高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但勝崗村黨委書記吳加法說,村里的青壯年大多去了外地打工。
68歲的吳成英最想要的禮物,是一個自帶搓衣板的洗衣盆。她曾連續4天前往推銷現場,沒有領到,禮物是限量的,“每天只有5個”。吳成英家沒有洗衣機,她和丈夫需要去河邊搓洗衣服。她的兒子在外省做瓦匠,兩個女兒在廬江縣生活,經濟困難。老兩口從不主動開口向兒女要生活費或日用品,“他們也難”。
為了得到洗衣盆,吳成英和丈夫積極參與推銷活動,接連購買了據稱有藥用價值的枕頭、可防輻射的駝絨馬甲和絲綢被褥。最后,他們預訂了兩張“能治病”的床墊,交了2000元押金,成為勝崗村被詐騙金額最多的一戶家庭。
廬江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民警常然介紹,勝崗村共有8位村民受騙,受騙金額共計6000元。離開勝崗村后,同一名推銷員去往池州市東至縣大渡口楊橋村,以相同的手法,銷售同樣的商品。常然說,楊橋村的37位村民購買了28900元的商品,后經鑒定,這些物品的市場價只有8139元。
廬江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中隊長熊來勝分析,這類案件主要發生在交通不便、距離縣城較遠的村子。一些詐騙團伙流竄在多個村子,利用人們貪小便宜的心理,騙取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財物。
2019年6月27日,東至縣人民法院判決,這名推銷員犯詐騙罪。2020年10月11日,廬江縣公安局將被騙錢款返還給8名受騙者。
“高科技“商品吸引著村民
69歲的朱遠現依然愿意參加推銷活動。2016年至2018年,她參與過十幾次,購買了4臺凈水機、“穿了身上不疼”的保暖內衣、3000元的茶吧機等。
這些推銷活動披著“送溫暖”的外衣:前5天只送禮物,不賣商品,直到最后兩天才開始銷售。
勝崗村黨委書記吳加法說,從2015年開始,每年至少有三四撥推銷員到勝崗村,向老年人推銷商品,夏天賣凈水器,冬天賣被子、床墊。老年人起初以湊熱鬧的心態參與活動,領取禮物后,對推銷員產生信任,最后購買商品。
朱遠現自知吃虧,卻忍不住想參加活動,部分原因是能見識到新鮮事。凈水機推銷現場的電視機是她見過“最大的電視機”,她一邊說著,一邊伸開雙臂,比劃出電視機的長度。
她還見過推銷員分別將醬油、尿液和墨水倒入凈水機中,過濾出的是透明的水。推銷員把檢測儀器往水里一探,顯示各種指標“過關”。當著老年人的面,推銷員將這瓶水一飲而盡。
圍觀的朱遠現從沒見過這種神奇的場面,激動之下,她雙手合十,把推銷員當成“活菩薩”拜。
推銷員還檢測過她家的井水,結果顯示水有雜質。就連鄰居家安裝的自來水也不達標。朱遠現因此買了第一臺凈水機。慢慢地,她家里添了4臺凈水機,均價2000元。其中一臺凈水機的贈品,是兩床裝著“黑心棉”的被褥。在淘寶網上,相似款式的凈水器均價300元。
她和丈夫帶著正在上小學的孫子、孫女生活這個極少有人拜訪的四口之家里,共有3輛摩托車、4臺凈水機和至少18床被子。這些物品大多堆放在雜物間以及臥室里,許多包裝尚未拆封,落滿灰塵。生活雜物堆在床鋪上、桌子上、低矮的柜子里。
(摘自《中國青年報》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