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安穩、行得安全、過得安心,是人民群眾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當損害不特定多數人利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出現的時候,公益訴訟往往會成為解決難題的有力武器,其發展對社會公共利益的維護有著重大促進作用。近日,記者從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檢察院了解到,該院圍繞群眾身邊的“小安全”發力,積極探索涉公共安全新領域案件,發揮公益訴訟職能,督促協同職能部門發力,共同守護人民群眾的“小幸福”。
路面坑洼損毀車輛? 圓桌磋商迅速解決
今年7月,錫山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智能研判平臺推送出一則信息:有群眾反映342省道錫山段道路坑洼、鋼筋外露,車輛因避讓不及受損,道路交通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獲悉線索次日,錫山檢察院就派員到實地勘察,查明涉事路段多處路面坑洼、部分路橋銜接處伸縮縫損壞、鋼筋外露,嚴重威脅過往車輛安全。檢察院經評估認為,涉事路段系342省道,為轄區重要主干道,道路坑洼及鋼筋外露易迫使車輛緊急避讓或直接造成車輛爆胎,極易引發交通事故,影響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須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立案當天,錫山檢察院啟動磋商程序,與職能部門召開圓桌會議,共同商定緊急處置方案,部署連夜施工方案,確保次日一早恢復通車。第二天,檢察院再次派人到涉事路段現場查勘,損毀路面已全部修復,往來車輛安全有序通行。
承辦檢察官表示,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目的,是用最便捷、高效的方式讓受損的公益得以修復,而非提起訴訟。錫山檢察院積極探索保護公益“最優解”,推動行政機關在制發檢察建議前積極整改,24小時內消除安全隱患,節約司法資源,提升行政效率,有力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
違規群租威脅安全? 訴前程序集中取締
每個城市都有這樣一些務工者,為了節省開支,他們只能住在群租房狹小的空間里,甚至有人不得不住在衛生間隔斷出來的“房間”。而這種私自改裝、私拉電線、人員混住的群租房既難以保證租住人的安全,又易對周圍鄰居造成困擾。
2018年11月,錫山區檢察院接到群眾投訴,走訪后發現多起小區內業主違規改裝房屋進行出租的情況,樓道內人員進出頻繁混雜,居民的安全受到威脅。
為此,錫山區檢察院立即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開展調查核實,通過公益訴訟智能研判平臺篩選出26起違規群租線索,并逐一進行實地勘察、詢問當事人、走訪物業了解詳情。隨后,檢察院到相關職能部門溝通釋法說理,制發訴前檢察建議,督促整治違規群租問題。相關職能部門迅速回應檢察建議要求,組成違規群租房集中整治工作隊伍,現場執法、限期整改、跟蹤落實整改情況。同年底,群眾反映的26處違規群租問題全部整改完畢。
在此基礎上,錫山區檢察院進一步調研轄區違規群租問題,向地方黨委政府專題報告,促進房屋租賃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承辦檢察官提醒,房子可以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生命更不是。在外租房,價位不是第一要素、位置也不是,安全才是。違規群租易造成疏散通道堵塞,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且群租人員流動大、成分復雜,易引發違法犯罪行為。檢察機關將繼續圍繞違規群租現象,利用“大數據+網格化”及時傾聽群眾反映,督促職能部門強化履職,守護人民群眾“溫暖的港灣”。
消防通道常年被占? 檢察建議促進整改
高樓林立的城市,大到每一個消防通道,小到每一個消防栓出水口,在火災來臨時都可能成為一條生命通道。2019年11月,錫山區檢察院大數據中心自動推送兩條線索:轄區某重點商業小區建成10年來,消防供水管道一直未能正常使用,部分住宅樓過道常年被雜物“占領”,停車位規劃不合理堵塞消防通道;另一小區的公共部位消防栓處于長期無水的情況。
錫山檢察院研判后認為,小區消防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遂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并派員現場調查固定證據。經走訪職能部門發現,相關部門早在2019年就已對涉事小區的消防安全工作進行過檢查,對小區物業公司作出行政處罰,并向水務公司發函要求解決小區地下管道滲漏問題。相關部門雖已采取了一定措施,但小區消防安全隱患并未得到實質性解決。
為徹底有效解決隱患,檢察院一方面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圓桌會議進行磋商,明確各部門職責,制訂整改方案;另一方面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以法律手段督促職能部門真正履職整改。收到檢察建議后,職能部門對占用消防通道等能立即整改的問題當即整改,對消防管網滲水、消防栓無水等制訂階段性整改措施,對擅自拆除消防設施等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因疫情原因,消防管道改造工程延期至2020年5月完工。
該案承辦檢察官指出,水火無情,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意外來臨時消防設施需要真正成為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全之盾。為加強居民小區消防安全整治,檢察機關將持續不斷發力,進一步發揮檢察監督作用,督促相關部門深度履職,完善消防設施、疏通消防通道、提升居民消防意識。
流動加油屢禁不止? 打破壁壘聯合整治
一輛改裝的面包車、一個大油箱、一個簡易計油表、一個油泵槍以及幾個塑料油桶,這就是許多流動加油車的“標配”。非法流動加油車大都由個人經營,車主為謀取利益,私自改裝車輛非法儲存、銷售油品。一些過路司機,尤其是貨車司機為圖優惠和方便,看到“停車加油”的牌子就停車加油,殊不知這些流動加油車內的油品多從非正規渠道購買,油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以次充好、油品混兌銷售,不僅會對車輛發動機造成損害,更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油罐車屬于危險品運輸車輛,必須持有危險品運輸證方能上路,在加油時必須靜電接地和保證安全距離。非法加油車缺乏運輸資質、正規過濾處置設施及安全保護措施,極易引起周邊環境污染問題及爆炸安全隱患,流動加油車因此被稱為威脅公共安全的“流動炸彈”。
錫山區檢察院經調查了解,相關職能部門曾查處和取締多處非法流動加油站點,并對涉案人員進行了行政處罰。但由于種種原因,轄區內流動加油現象仍時有發生。
針對非法流動加油車存在的燃爆、污染等突出隱患以及查處難題,錫山區檢察院啟動公益訴訟磋商程序,組織3家職能部門面對面共同磋商,厘清各部門職責權限,對非法流動加油調查取證、暫扣油車油桶處置、部門聯動等難點問題達成統一意見,并制訂相關整治方案。
今年6月,錫山檢察院分別向3家職能部門制發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職能部門加強聯動,針對非法流動加油生產、運輸、銷售、倉儲等開展“全鏈條”專項整治,全面清除“流動炸彈”。職能部門在收到檢察建議后,成立聯合整治工作組,建立長效聯動機制,圍繞重點區域集中力量打擊非法流動加油行為。截至8月底,聯合整治工作組開展整治行動16次,共取締無證無照非法加油點1個,查獲流動加油車45輛,抓獲涉案人員36人,行政拘留17人。
承辦檢察院表示,檢察機關發揮公益訴訟職能優勢,打破行政執法壁壘,讓跨部門“強強聯動”共同打擊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行動成為可能。檢察院將繼續加強協作、持續監督,努力構建起“全鏈條”動態管控體系,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不斷加碼。同時,檢察官認為,流動加油車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市場”,廣大人民群眾要對自己的安全和財產負責,切不可貪圖便宜在路邊“停車加油”。
行政訴訟法相關規定
第二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第五十五條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本版稿件綜合《法治日報》《法治周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