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虓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教育教學目標的逐步完善,舞蹈教學作為現代美學教育的發展重點,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此同時,如何加強舞蹈編排能力教育成為了舞蹈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舞蹈鑒賞作為舞蹈藝術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將其應用于舞蹈創編之中,可以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舞蹈創編的能力。因此,本文將關注的目光聚集在舞蹈鑒賞應用于舞蹈創編中的思考上,從舞蹈鑒賞的審美心理入手,闡述舞蹈鑒賞應用于舞蹈創編的現狀與不足,探討舞蹈鑒賞應用于舞蹈創編的具體策略,并進行相應的討論,希望本文可以為日后的理論實踐研究提供積極的指導。
【關鍵詞】舞蹈鑒賞;舞蹈創編;應用思考
中圖分類號:J711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2-0109-02
舞蹈創編作為目前舞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要求學生用創造性的思維以及創新性的觀點,對于整體舞蹈的協調性以及舞蹈的表現力進行有效的結合。舞蹈鑒賞是提升舞蹈創編能力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只有掌握了成熟的舞蹈鑒賞能力才可以用不同的視角進行舞蹈創編活動,結合舞蹈的美感享受,進而完成審美實踐,從而進行藝術創新,使舞蹈展現新的魅力。因此,將舞蹈鑒賞應用于舞蹈創編中對于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舞蹈鑒賞的審美心理
舞蹈鑒賞是審美主體在舞蹈欣賞過程中以“審美”的觀念進行舞蹈作品分析的高級藝術形式,舞蹈演繹者通過舞蹈作品塑造出來的舞蹈形象、演繹出來的流暢的動作線條以及舞蹈過程中的美學構圖思想,賦予舞蹈作品豐富的情感,加之舞蹈演繹者高超的藝術技巧等等,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舞蹈欣賞者的整體思維,以及被帶動的情感[1]。舞蹈鑒賞應用于舞蹈編排之中,可以使舞蹈作品在舞蹈演繹者和舞蹈欣賞者之間建立一座橋梁,使舞蹈作品在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中,通過情感上的碰撞以及過往的情感經歷產生共鳴,潛移默化地提升雙方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由此可見,加大舞蹈鑒賞在舞蹈創編中的應用對于舞蹈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審美價值。
二、舞蹈鑒賞應用于舞蹈創編的現狀與不足
根據相關的舞蹈教育教學的調查可見,目前舞蹈課堂上的教育教學仍以傳統的動作教學為主,相關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還僅僅停留在傳統意義中追求韻律和格調的思路上,僅僅將舞蹈課程以簡單的動作形式機械性地傳遞給學生,對于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進行相關方面的培養,相比于舞蹈教育教學中的理論知識,更注重肢體各部分的動作。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可以極快速地看到舞蹈教學的成效,但是學生在演繹舞蹈的時候,因為不了解該舞蹈的理論意義,不了解舞蹈的創作背景以及創作理論,就會導致學生在演繹舞蹈時僅僅在舞臺上做出動作進行復刻,這種演繹方式不能從根本上抓住觀眾的眼球。觀眾在觀看舞蹈演繹時,只能通過動作的流暢性來判斷舞蹈的好壞,不能通過舞蹈演繹者的內心情感、人文精神等來感受到情感上的碰撞。在舞蹈創編過程中,如果缺少了舞蹈鑒賞的加入,便會使得大部分學生單純地依據舞蹈動作判別舞蹈的好壞。只有將舞蹈的動作和舞蹈的情感相結合,提高舞蹈創編者的舞蹈鑒賞能力,才可以使舞蹈行云流水、盡善盡美,而不會因為動作過于粗獷或情感過于單調導致學生無法接受,無法更好地從心底里認識到舞蹈作品中的情感意義。并且有些教師也缺乏舞蹈的鑒賞能力,缺乏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教育意識,這樣的做法使得學生只是了解了舞蹈的動作卻不能參與審美實踐,不能自然而然地具備鑒賞思維。
三、舞蹈鑒賞應用于舞蹈創編的作用
舞蹈教育作為藝術教育中的一部分,將舞蹈鑒賞與舞蹈創編相結合,可以在培養學生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以及創編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德、智、體、美、勞五育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對于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以及舞蹈創編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舞蹈鑒賞的德育功能
舞蹈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它還反映了人們的真實生活。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之下,舞蹈形象的創作也有不同。例如在民間舞蹈之中,通過勞動人民表現豐收的喜悅之舞,可體現勞動取得收獲時的來之不易,告訴人們要珍惜勞動果實。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色舞蹈,通過不同的舞蹈鑒賞體現了不同民族的生活狀態,以及所要傳遞的民族思想。因此,將舞蹈鑒賞應用到創編的過程之中,可以使學生通過舞蹈創編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賦予舞蹈更深層次的意義及靈魂,對于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觀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
(二)舞蹈鑒賞的心育功能
舞蹈作為一種情緒的表達方式,可以使舞蹈表演者以及舞蹈觀看者在內心情感上產生共鳴。通過舞蹈造型的設計、舞蹈音樂的配合,以及舞蹈過程中的布景可以完整地呈現一個故事、一個歷史事件,使舞蹈觀看者陷入其中。因此將舞蹈鑒賞中的心育功能運用于舞蹈創編之中,可以使學生在創編過程中凈化自己的心靈,拋棄雜念,在寧靜中與靈魂進行對話。舞蹈表演者在舞蹈編排的過程中以簡代繁,以少總多,生動傳神,通過強調外在形象塑造內在的神韻,并直抒胸臆,在含蓄中展現人物的靈魂與情感,營造出超脫、空靈、古樸、高雅的審美境界,使心育功能得以體現。
(三)舞蹈鑒賞的美育功能
舞蹈藝術可以展現人體的線條以及人體的魅力,是舞蹈表演者獨特氣質的體現,體現了舞蹈表演者在生活中對美的感知。可以將舞蹈鑒賞的美育功能與舞蹈創編相結合,在現代舞中加入時尚和青春、年輕和活力、生活和個性的美學元素,使創編的舞蹈在青年人中得以流行。同時將舞蹈鑒賞中的美學通過更多元化的方式運用于舞蹈創編當中,可以給舞蹈觀看者以及舞蹈表演者一種美的體現。通過多元的方式提高舞蹈表演者或舞蹈觀看者對于多元化美學的認識,促使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使美學思想得以運用,使學生的美學教育得以完善,對于培養學生的美育思維有著重要的價值。
四、舞蹈鑒賞應用于舞蹈創編的具體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引導觀念
舞蹈鑒賞作為舞蹈創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其在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舞蹈教學中,只有教師具有正確的引導觀念,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規劃出相應的培養課程,才能穩步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節拍和韻律的引導,調動學生的感官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學生在舞蹈創編的學習過程中,以第三者的視角進行舞蹈創編思維的改變。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日常的舞蹈教育教學當中,借助舞蹈鑒賞進行教學。一般來說,在舞蹈創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節拍的改變來提升舞蹈的觀賞性,因為舞蹈是通過觀看舞蹈演繹者的肢體動作而進行相應的鑒賞的,節拍可以使舞蹈的過程充滿動感,可以使欣賞者和演繹者產生身心共鳴,共同感受到美。其實不難發現,在教材中有許多和學生生活相關的舞蹈鑒賞的教育內容,教師可以盡可能地挖掘這一類鑒賞案例,通過這類教學案例,可以使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得以提升,并將舞蹈鑒賞中的節拍管理運用于舞蹈創編之中。
(二)注重舞蹈創編中的變化性
多樣的舞蹈創編可以提升學生的舞蹈建設能力,增加舞蹈創編的美感,使舞蹈創編的形式更加豐富。在舞蹈創編的過程中,并不是機械化的,它是可以變化的,通過隊形的改變可以增強舞蹈的觀賞性,從而提升舞蹈創編中的創新意識,大大增加舞蹈表演中的美感。隊形的改變可以使觀眾在進行舞蹈鑒賞時具有強烈的視覺感,可以通過隊形的改變表現出不同的舞蹈場景,不同的代入感會使觀眾感受到不同的舞蹈元素,也可以極大程度上提升舞蹈演繹者在舞蹈過程中因隊形改變而產生的不同的藝術表現力。以隊形的編排為例,長方形的隊形可以使觀眾的視野成發散性狀態,看上去氣勢恢宏,并且可以使舞蹈演繹者互相看到對方的動作,提升動作的準確性,更重要的是,還能使觀眾感受到舞蹈的整體性。再如舞獅,是一項具有觀賞性的娛樂運動,排成一個圓形可以使觀眾在視覺上形成一個點,使觀眾不再發散性地去看周圍的變化而是仔細地鑒賞舞獅搖頭擺尾的舞蹈動作。因此將舞蹈鑒賞中的視覺變化加入舞蹈創編中,可以呈現給觀眾更好的舞蹈視覺體驗。
(三)在常用動作中增強鑒賞感
很多教師和同學在舞蹈創編過程中認為增加有難度的動作即可增強舞蹈藝術的鑒賞感,然而要增強舞蹈藝術的鑒賞感,最重要的是從常用動作入手。學生在日常表演中,如果可以以第三者的視角去看自己常用動作之間的聯系是否流暢以及常用動作是否合適、是否可以給觀眾以美的享受,就可以用簡單的動作去傳遞復雜的情感,加大舞蹈創編中的鑒賞力度。另外,還需要加強課外實踐,讓學生觀看各種文藝節目,然后根據要求對舞蹈作品提出鑒賞方面的建議,形成報告上交給老師,老師再進行指正。老師需要注重課堂評價的引導作用,將鑒賞能力作為評價依據,并進行考核。
五、討論
綜上所述,舞蹈創編教學是舞蹈課程發展的必然產物,是舞蹈課堂所特有的教學環節之一。合理有效地開展有利于創編活動的舞蹈鑒賞課程,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增強所學知識的彈性,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舞蹈美感的把控能力,進而完善舞蹈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與新時代舞蹈教學的要求不謀而合。將舞蹈鑒賞應用于舞蹈創編,有利于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體現,有利于使學生的審美觀念在日常創編教學中取得進步,對于學生的舞蹈能力培養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因此,本文對此進行了相關研究,望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王麗.舞蹈鑒賞應用于舞蹈創編課程教學中的思考[J].福建茶葉,2020,42(03):118.
[2]李苗苗.淺析舞蹈鑒賞的審美心理過程[J].中國民族博覽,2020,(02):144-145.
[3]賴素文.談如何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J].才智,2020,(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