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博文 吳素琴 劉凱歌 葉紅陽 張弘毅
摘要:實施ERP項目,可以助力公司實現整體資源有效整合和管理,優化公司資源配置、增強公司內控力、提高管理效能和整體效益。多品種小批量企業的特點以及ERP項目實施工作如何開展,積累了哪些經驗,本文對此進行了相關論述。
關鍵詞:ERP;多品種小批量;項目實施;經驗總結
1多品種小批量企業的特點
1.1物料種類繁多。由于客戶需求和公司產品多樣化,生產所需物料種類繁多,包括原材料、輔料、備品備件和工具等,上游物料供應商較多。
1.2物料需求數量和時間不固定。公司依據客戶訂單要求生產產品,客戶要求和產品種類、需求量常常是不確定的,甚至會因為采購起訂量的限制導致不得不過量采購。而且公司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客戶要求及具體產品采購物料,采購時間也不確定,臨時采購現象頻現。
1.3產品型號繁多,零部件種類多,圖紙、BOM、工藝以及生產現場數據量大、工作繁雜,人員之間的協同難度大。
1.4零部件多為非標產品,計劃安排復雜度高,加工難度大,很多任務無法按期完成,計劃達成率低。
ERP是一種可以提供跨地區、跨部門整合實時信息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是融合了現代企業管理思想、先進管理方法和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的企業級一體化管理系統。ERP實施是企業全面接受現代先進管理思想和理念,把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企業管理整個過程,是對企業管理進行一次系統全面的梳理,是對企業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一次深入變革,ERP推進的不僅是一個系統,更是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然而,由于多品種小批量企業的特殊性,在實施ERP時企業應該在汲取一般企業實施的經驗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項目實施工作。
2項目實施工作
2.1前期準備工作
一是系統選型,選擇合適的產品。在產品選型階段, 實施商的選擇與產品同樣重要, 有經驗的軟件商對整個企業流程優化起到很好的領航作用。首先在企業內部進行ERP概念和產品功能的宣講, 正確認知ERP系統能解決的問題和各ERP產品的特點, 針對企業所處的行業及公司現狀, 挖掘管理需求, 制定項目目標, 進而選擇適合本企業的ERP系統。
二是成立組織,明確職責。為了保障ERP項目的成公司實施,建議成立由公司總經理擔任組長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同時設立ERP項目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推進工作。
三是明晰工作思路,制定積極高效的工作計劃。加強ERP宣傳理念,營造全員參與的氛圍;大力開展宣傳工作,增進員工對ERP的了解。
2.2具體實施工作
2.2.1強化培訓宣傳,轉變理念,傳授技能。
一是利用一切載體,大力開展培訓宣傳工作。讓員工更快的了解ERP、感受ERP、參與ERP。可以根據ERP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對不同人群從不同角度進行培訓,讓公司領導、關鍵用戶、一般人員都能從不同層面了解與己相關的ERP知識,了解ERP將給自己帶來哪些變革以及怎樣去應對這些變革。
二是對各個專業組開展培訓,指導流程梳理和數據整理工作。
由公司內負責人自行組織員工進行學習,重點對涉及各自管理模塊的流程進行討論,要求相關人員了解、理解、并能熟練的講解流程,促進相關人員學習流程的積極性,為后來的流程崗位匹配、制度制修訂以及系統培訓打下了基礎。
2.2.2流程梳理與改造。
ERP系統作是制造企業的核心系統, 它的實施過程是產品價值體現的過程。在流程梳理階段, 需要基于現狀又要著眼未來。基于現狀要求相關人員不能好高鶩遠, 認為借助系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將流程設計的過于理想, 管理的細化是需要付出成本代價的。 但也需要考慮公司業務戰略規劃, 業務設計應至少支持公司未來5年的發展需求。多品種小批量企業典型的模式是離散制造, 但隨著技術發展, 離散制造也在向流程管理模式學習,大批量的定制生產需要對離散管理過程進行流程化梳理。需要討論流程崗位匹配表及用戶權限表,明確流程名稱、作業簡述,當前版角色以及實際崗位名的對應關系,對不明白的地方及時溝通;然后按照實際崗位分工,分部門進行用戶權限收集,經過審核后以保證權限分配合理。
2.2.3抓好數據整理與收集工作。
一是高度重視系統編碼工作。對于多品種小批量的企業,產品上萬很普遍, 而且產品靈活性強。所以一定要制定合適的編碼原則。既能唯一的標志產品,但不能過于復雜。在ERP的實施過程中,編碼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編碼的科學性決定著后期ERP系統統計方便性和操作靈活性。編碼應力求用最簡單的構成完成描述,編碼只是一個符號,更多的意義應該在品名或者其他信息中體現。盡量采用數字序列編碼,中間不要采用標點符號,以適應小鍵盤的操作,方便快速錄入。
二是建立責權分明、機制完善的數據整理收集工作模式。數據的真實性和唯一性是保證系統順利上線的前提。在靜態數據收集階段,需要建立了數據收集責任追究機制,形成 “收集、核查、審核”的數據收集工作機制。
2.2.4制修訂制度滿足ERP實施需要。
制度修訂是ERP變革管理的保障,為了避免線下管理與ERP上線后的流程規定相悖,在梳理流程階段,就該把制度修訂需求及計劃安排好,落實責任人和時間節點。
2.2.5以崗定人匹配用戶職責權限,責任到人。
ERP流程崗位匹配及用戶權限梳理工作關系到系統上線后能否正常運轉,需要盡可能全面的收集數據,對用戶權限進行再次審核,然后按照實際崗位分工,以保證權限分配合理。
3項目實施經驗總結
回顧ERP項目實施歷程,成功的ERP建立離不開以下幾點:
3.1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與積極參與是整個項目推進實施的第一保證。ERP工作涉及公司人事、財務、采購、銷售、生產、質量等相關部門,改變人的習慣是最難的一項工作,而且各項工作任務繁重、時間緊迫、協調工作復雜,缺乏執行力就會事倍功半,一切工作計劃都將無法順利實施。
3.2全員參與是項目實施的人力保證。ERP的實施是一個綜合性的管理工程,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全員參與不僅是實施氛圍的需要,各項數據整理收集、部門之間的協調運作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才能完成,否則實施ERP只能紙上談兵,無法達成既定目標。
3.3必須把培訓工作貫穿始終。ERP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程,每個階段都有其重點和具體要求,必須針對每個階段的特點,組織員工,大力開展培訓工作,教會員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能達成什么目標,并且要為企業積極儲備專業人力資源。這不僅是實施ERP實施階段的需要,對ERP今后的上線運行也將有著深遠的影響。
3.4必須把數據收集當做核心任務來抓。基礎數據整理收集是整個系統平穩運行的關鍵,數據的整理不僅要素齊全,還要按照標準的模板錄入,并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整,保持數據真實性。各種期初數據一定要準確。只有數據收集完整、有效,ERP才是真實的、有意義的。
3.5建立考核機制保障ERP系統運行過程中數據錄入的及時性。數據不及時錄入,ERP系統的運行就失去了保障,時間稍長,系統中的數據就會紊亂,失去了可信性。所以公司層面甚至各車間都應該制定相應的考核方案,規定具體工作內容、責任人、完成時間節點、考核指標,以保障ERP系統各項數據錄入的及時性。
參考文獻:
[1] 羅鴻, ERP原理·設計·實施(第5版)電子工業出版社,2020年1月
[2] 張濤, 企業資源計劃(ERP)原理與實踐(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