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專
摘要:隨著我國農作物的不斷發展,對于種植技術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本文首先簡要闡明了小麥種植的生存條件以及施肥技術的作用,然后圍繞著施肥技術的準備工作、施肥技術的相關管理、施肥過程中注意事項、施肥之后的預防工作四個層面,探討了小麥種植過程中施肥技術的要點,以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麥;種植;施肥技術
引言:小麥是我國主要生產的農作物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國農業發展,因此,國家加大對小麥的種植力度,不斷地加強種植技術,促進糧食的豐收。在小麥種植的過程中合理添加肥料,促進小麥的快速生長,增加小麥的營養物質。同時,提高相應的施肥技術,增加小麥的產量,加大國家的經濟效益。
1.小麥種植的生存條件以及施肥技術的作用
1.1生存條件
小麥是我國最早種植的農作物之一,小麥的生產發展有利于我國的農業穩定,保證糧食的安全,小麥適合生長在土壤肥沃以及土層深厚的地區,有利于小麥的種子在土壤里更好的活躍以及汲取相關的營養物質。同時,小麥的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時間為10小時左右,有利于小麥的快速成熟。在此基礎上,要為小麥補充相應的水分,防止干旱地區小麥的產量減少,使小麥能夠達到增產的效果。在降水量多的季節,要注意減少相應水分的補充,并且在出現暴雨氣候時,要對種植小麥的田地進行相應排水,防止小麥的水分過多,減少自身的營養物質。
1.2作用
肥料是小麥生長期間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要對其進行科學的施肥,補充小麥的養分,施肥技術也成為小麥種植的最主要環節。對小麥進行適當的施肥,能夠增加土壤里的營養物質以及微量元素,增加小麥的質量,加快小麥的成熟期,減少種植時間,在較短的時間內保證質量同時,提高小麥的產量。由于施肥技術相對復雜,因此,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施肥,在小麥生長的不同階段,施肥的量也有所不同,對于施肥的用量過多或者是過少時都不利于小麥的成長。相關人員要根據實際生長的需求進行肥料補充,保證小麥營養充足,促使其正常生長。此外,要不斷地提高施肥技術,科學合理地運用肥料,加大資金的投入,增加種植者的經濟收益[1]。
2.小麥種植過程中施肥技術的要點
2.1施肥技術的準備工作
在種植過程中,要根據小麥生長實際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施肥,增加相應的施肥技術,因此,在對小麥進行施肥之前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提高肥料的應用效果。
一方面,在施肥之前,要對小麥種植的土地進行相應了解,熟悉相關的地質地貌,了解土壤存在的營養物質,分析小麥成長過程中缺少的營養,通過肥料對其進行補充。因此,在對土壤的觀察以及分析之后,選擇合理的肥料,同時,根據土地的情況,選擇對小麥施肥的次數以及施肥量,在土壤營養物質較為缺乏的種植地區,相關種植人員要增加施肥的次數,保證小麥的營養質量,并且在每次施肥時,要控制好施肥的用量,避免施肥過多,造成小麥的質量下降。
另一方面,小麥的肥料有較多種類,相關種植人員要根據小麥的生長情況對肥料進行合理的選擇,對不同的地區使用不同的肥料,促進地區土壤與肥料的相適應,增加土壤的肥沃。例如,在冬季,氣候較冷并且干燥,相關的種植人員應該選擇冬肥對小麥進行補充,保證小麥在惡劣的天氣環境下也能夠有充足的養分,促使小麥的正常生長。到了春季時要對肥料進行相應的調整,可以選擇春季肥料,春季天氣回暖,陽光充足,正是小麥開始生長的季節,因此,可以適當地減少肥料的補充,提高小麥的自身成長,增加其生長速度。
2.2施肥技術的相關管理
隨著我國施肥技術的不斷完善,在種植小麥的過程中對于施肥有著較多要求,施肥技術也有著較高的管理標準,同時也有一系列的相關工作。
首先,在施肥的過程中要不斷進行翻土,保持土壤的疏松,土壤里的營養物質活躍,使小麥能夠對養分進行充分的吸收,確保小麥的自然生長。同時,土地種植農作物的時間過長,容易使土壤里的營養物質缺失,造成土壤貧瘠,降低小麥的生存幾率。因此,需要對其施加肥料,并不斷的進行翻土,保證土壤對肥料的吸收,能夠更好地傳遞到小麥種子上,有利于種子的有效生長。
其次,在種植期間,要注意對小麥的水分補充,定期對小麥進行澆水,根據小麥生長的實際情況,決定對小麥澆水的次數以及水量,在每次灌溉時,對種子少量澆水,增加澆水的次數,有利于種子慢慢吸收。在小麥的成熟期時,能夠使麥粒更加飽滿,有效地提高小麥的質量,通過對小麥的良好經營,增加小麥的產量,使小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標,滿足人們對糧食的需求[2]。
最后,對于小麥的種植需要大量技術性人才,能夠更加專業的進行施肥工作。因此,相關部門要大力培養專業性人才,讓種植人員不斷地學習施肥技術以及專業知識,制定相關的考核機制,定期的對種植人員進行考核,并且制定相應的獎勵機制,對于考核合格的人員進行表彰。同樣對不合格的人員也要采取相應懲罰措施,加大培訓力度,有效地提高種植人員專業水平。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能夠做好相應一系列工作,熟練掌握施肥的技術,提高種植人員的工作效率,增強工作積極性以及活躍度,從而保障小麥的高效發展。
2.3施肥過程中注意事項
小麥成長的時間較長,因此,對于小麥的種植更要精心栽培,期間要不斷的進行追肥,確保小麥的營養充足。在追肥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計算施肥的用量,根據對土地檢測的數據進行精確計算,通過對土壤的分析之后,選擇合理的肥料。然后由專業的技術人員根據土地營養物質數據以及肥料的營養物質數據進行統一計算,查看兩者的數據是否能夠達到小麥生長的標準,并進行比例分配。同時,對土地要實時進行測量,掌握相關的比列數據,根據數據進行科學的追肥。尤其要注意在冬季時,小麥需要各種微量元素,例如:鉀、氮、磷等等,根據缺少的元素進行相應補充,同時,要計算小麥的吸收率以及在成長時的比重,不斷進行計算并且有效分析,以滿足小麥的生長需求,達到高產的目標。
2.4施肥之后的預防工作
現階段,我國小麥有效生長離不開相關種植人員的預防工作,在施肥之后,要注重對小麥病蟲害的防護,加強對小麥的保護工作,防止小麥受到害蟲的侵襲,因此,在對小麥的施肥完成后要做好相關預防工作。
一方面,相關人員可以采用相應的藥劑對小麥進行噴灑,防止害蟲的靠近,但是要選擇較少的藥劑,避免相關藥物對小麥產生影響,降低小麥的營養。并且當發現病蟲害對小麥產生嚴重侵襲時,要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把被感染的部分進行切除,防止病蟲害的蔓延,造成大面積的損失,確保小麥的生產質量,加強種植人員的收益。
另一方面,冬季天氣寒冷,要注意對小麥的保護,在冬天時,土地受寒流的影響成為凍土,土壤里的大部分營養物質流失,使得小麥在生長過程中缺乏營養,容易造成生長的速度緩慢,甚至由于寒冷的天氣使得小麥植株無法正常生長。因此,需要相關種植人員加大對其施肥用量,確保小麥在寒冷的季節也能夠得到營養補充,并且對小麥的種子以及幼苗進行保護,防止其被凍傷,造成種植人員的經濟損失[3]。
結論:總而言之,隨著我國農業行業的不斷發展,促使農作物的生產產量逐漸提高,但在種植過程中仍要加大對技術的應用,要不斷增加肥料的使用,提高施肥技術,并對其產生的一系列工作進行完善,改善小麥的質量,促進小麥良好發展,保證國家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許崇雷.探析小麥種植過程中的施肥技術應用要點[J].種子科技,2020,38(10):73-75.
[2]王文霞.小麥種植過程中的施肥技術要點[J].江西農業,2020(10):19.
[3]耿召,單鑄濤.小麥種植過程中施肥技術的應用要點[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3):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