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勇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的快節奏發展,對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工程施工技術也逐漸提高。本文首先簡要闡述了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施工概況以及方法,然后圍繞著拆除原有的路面、瀝青接縫的處理、新老路銜接施工、人行道相關施工四個層面,探討了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的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城市道路;工程施工
引言: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工程施工技術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公路兼城市道路成為工程施工重大項目之一,城市道路的修建良好地展示了城市風貌氣息。現階段,城市道路的工程施工難度較大,施工技術也相對較復雜,但是可以有效滿足城市化的發展需要,提高城市道路的工程施工標準。
1.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施工概況以及方法
1.1施工概況
以四川國禹建設有限公司為例,某城市道路,全長為2300米,汽車通行道寬12米,兩側的人行道寬均為2米,設計的行車速度為20km/h,地震抗震的動峰值為0.22g。該城市道路選擇直線型的方式,采用單面坡,坡度為2.1%,并且該路段選擇的結構方式為瀝青混凝土的路面,其中包括:細粒式瀝青砼、中粒式瀝青砼等等,地基采用水泥來填充碎石。同時,配砂礫石底的地基,人行道則采用彩色混凝土的方磚,要求施工道路的槽底面0-80cm的部分高于90%,超過80cm的部分應高于87%。該城市道路的修建滿足了城市化發展的需求,有利于汽車快速的通過,減少了堵車的時間。
1.2施工方法
該道路為城市的施工道路,與其他地點不同,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對城市道路施工的要求較高,增加了工程的難度,同時需要減少施工的工期,避免給人們的出行造成不必要影響,因此要提高城市道路的施工技術,運用良好的施工方法。例如:在施工前期采用推土機與挖掘機清理道路路面的垃圾以及碎石,然后采用壓路的機器以及灑水車對路面進行規劃整理,清潔土地,隨后進行系統的施工,采用相關的水泥材料以及砂礫材料平鋪在地基上,并且使用相關的機器進行工作,并將相應的材料進行攪拌,最后選擇瀝青混凝土平鋪在路面上。該方法有效的節約時間,并且可以保證工程的質量,符合城市道路建設的標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部分工程采用機器設備進行施工,減少人為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增強了施工質量,有效增加了對環境的保護力度[1]。
2.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的技術
2.1拆除原有的路面
在公路兼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前期需要先拆除現存的路面,為了避免后期出現路面不實而塌陷,就要先把原有的路面進行清理,露出土地。然后對土地進行整理,清除路面上的垃圾以及被腐蝕的土塊,避免殘存的垃圾以及相關物質降低道路的使用年限,增加工程成本。同時,采用相關設備對路面進行拆除,形成較大的噪音,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要加快拆除的時間,提高施工的速度。
2.2瀝青接縫的處理
公路兼城市道路的工程施工在材料的選擇上有較高標準,要選擇細粒式瀝青混凝土和中粒式瀝青混凝土相結合的方式,并通過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的顆粒大小要均勻,隨后對路面進行平鋪的工作。
首先,要對路面的橫向進行接縫處理,為了避免出現裂縫的現象,在接縫時應該相互錯開2cm。平鋪時,在開始處兩頭要整齊,并且為其涂上瀝青,使橫向接縫相互連接,然后進行整理,同時加入橫墊木,可以為后期的工作提高工程效率,節約時間,能夠盡早的完工,對路面進行接縫時要求設計路面的整齊度,提高城市道路的美觀效果。
其次,橫向接縫完成后,進行縱向接縫,縱向接縫與橫向接縫有所不同,縱向接縫的工作難度較大,施工較為復雜,在接縫過程中出現些微的誤差,就極易造成后期路面的破壞,形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在縱向接縫時施工人員要認真仔細,做到零失誤,并采用相關的設備實行直茬熱接的方式進行接縫的工作。在縱向接縫的平鋪時要將兩側重疊大約3cm,避免后期因雨水以及相應的腐蝕物質造成路面彎曲。同時,在接縫之后對接縫的位置進行相應的檢查,并進行統一的修整,使縱向的接縫更加完善,對于缺少的部分進行添加,對于多余的部分進行清除,保證縱向接縫的平行與垂直。
2.3新老路相接施工
對于符合要求的原有部分路面可以進行保留,在原有的路面上平鋪新加入的路面,就要做好新路面與原有路面相接連的工作,在原有路面和新鋪路面之間加入瀝青粘層油,使兩者相互貼合。并且在相接的地方實行玻纖格柵的設計,在該施工之前對原有的路面進行整理,避免出現較大的石塊以及相應的顆粒,有力地保證了新老路面的粘連性[2]。同時,在施工時選擇寬度大約3米的玻纖格柵,將其平鋪在接縫的地方,橫向可以鋪設大約12cm的寬度,縱向可以鋪設大約18cm的寬度,使新老路面能夠更好的連接。
在此基礎上,選擇側平石的施工材料,對其進行補充,對于側平石的使用有著較高的要求,要選擇優質的側平石。需要相關部門以及人員在采購側平石時對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滿足相關要求,達到使用的標準,不斷的對相關材料進行檢驗,確保側平石可以正常使用,可以出現的偏差允許在4mm以內。同時露出的部分也要求要在2mm以內,加大側平石的平整度,并且在接縫時要保持一致,在其縫隙中間選擇玻璃膠進行連接,確保其兩塊側平石牢固穩定,保持相對的整齊。同時在最底層選擇水泥砂漿進行填充,可以更好的保護連接穩定性,避免雨水以及道路積水對其造成的影響,在連接完成后開始設置基準線,保證施工道路的平整以及順暢,增加道路的使用性。
2.4人行道相關施工
對于人行道的施工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地點施工方式也不同,對于人行道的設計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以美觀為主,提高城市的形象,在人行道的施工設計上可以選擇不同的圖案進行鋪設,還可以選擇不同的石材。通常情況下,大部分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都會選擇高湖石,把人行道原有的石材進行清除,把裸露的土地進行整理,在最底層鋪設大約2.5cm的水泥砂漿,砂漿灌注之后鋪入大約22cm較厚的混凝土,在鋪設一層大概10cm的碎石,加大地基的穩定,在將新的高湖石鋪設在上面。
同樣要保證高湖石的質量,需要進行嚴格篩選,對于不合格的高湖石進行排除,并且要求高湖石的表面平整,色澤美觀一致,在擺放時可以根據顏色不同擺出相關的圖案。鋪設完成后采用動力較小的壓路機將其壓平,并且要設置一定的坡度,有利于在下雨天,雨水能夠自動流入下水道,避免道路上形成大量的積水。在人行道壓平之后采用水泥砂漿將所有的接縫進行灌溉,確保高湖石之間沒有縫隙,提高道路的使用壽命。對于樹池以及相應綠化帶的周圍可以將高湖石進行切割,然后對其進行包圍,防止積水進入樹池以及綠化帶,對其造成影響,使高湖石與地面緊密相貼,提高人行道的表面平整以及設計美觀,加強工程的施工技術[3]。
結論:總而言之,對公路兼城市道路工程施工關乎著城市的形象以及美觀程度,因此,對于城市道路施工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相關工程部門要不斷提高工程的施工技術,完善施工方法,增加道路的使用年限,在保障城市道路的質量同時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時間,減少完成的工期,為人們帶來更大的便利。
參考文獻:
[1]林秋明.公路兼城市道路工程選線設計分析[J].福建交通科技,2019(01):7-9.
[2]陳鵬.對于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探究[J].四川水泥,2019(02):41.
[3]閆小琳.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技術[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9(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