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閩
(廈門華絡通信設計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8)
隨著城市建設以及通信信息的快速發展,用戶對于數據傳輸的速度和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光纖已經逐漸成為信息傳送的重要載體,并且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伴隨著光纖寬帶網絡的快速建設,住宅小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已經成為可能。
FTTH即光纖到戶,是一種基于PON(無源光網絡)的布線方式,常用的技術包括GPON、EPON與FTTB、FTTO、FTTN、FTTH,這些技術彼此之間存在一定差異。
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中明確規定,在通信設施工程設計過程中,住宅建筑與住宅區光纖到戶必須滿足平等接入、自由選擇的要求,即以平等的原則進行各家電信業務經營者的接入工作,且用戶可自由選擇不同的經營者[1]。由此可見,在光纖到戶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要能夠自由地選擇不同的連接口,所以在進行配線架與住宅內建設方案規劃時,不同經營者的規劃方案需集中在同一位置,而這個位置就是用戶的接入點。同時,隨著未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對于信息傳輸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必須滿足現階段技術的發展需求,順應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保證所有的插座端口都可以支持數據通信以及圖像傳遞,另外也應該滿足靈活應用的需求,通過任意信息點都能夠方便連接計算機或者網絡,所有的插件都應該按照模塊化設計的要求進行設計,保證在設備發生故障或者定期維護的過程中,能夠更加輕易的進行維護,也可以提高設備擴展的效率。在光纖入戶設計的同時,必須要支持高速率的數據傳輸手段。
無源光網絡ODN部署成為全光纖網絡接入的重要環節,所以必須要保證ODN的質量,這樣才能夠為今后的網絡升級與維護提供更大的便利。ODN規劃范圍包括主干和配線光節點的設置,以及主干光纜、配線光纜的芯數和路由規劃,根據不同的場景和不同的區域設計不同的規劃方案。在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以現有的電纜路由語音模塊、用戶密度作為參考依據,并且根據信息區域能力的全息視圖進行判斷與分析,遵循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主要原則,分階段分計劃地提高ODN部署的水平。
從技術角度分析,GPON的發展基于BPON,并且BPON的諸多特點在GPON中得到延續,例如OLT核心技術的應用二者保持一致,包括測距、ONU激活等。同時,二者光功率預算值、物理光纖設施的使用一致。此外,GPON擁有BPON具備的先進技術成果,包括GFP封裝技術、前向糾錯技術等。
首先,設計圖紙與項目資料獲取。OLT是否下沉需要依據項目規模進行分析,或者是在附近接入機房中進行OLT安設。多層建筑現場情況勘察:勘察建筑是否存在車庫、檢查車庫與樓道連接情況、檢查戶內家居箱是否存在及其大小、檢查樓道與地下室箱體大小、檢查寬帶連接情況、檢查家居箱電源與暗管直徑情況等。高層建筑現場情況勘察:檢查弱電井交叉與大小、檢查家居箱電源連接與體積大小、檢查車庫及其車庫與樓道連接情況、檢查寬帶插座與有線電視連接情況等。
其次,需先結合工程情況進行分析,獲取工程設計圖紙,掌握工程施工涉及的資料數據。針對OLT的安裝,依據對工程規模的分析,選擇安裝在接入機房或者是下沉。深入開展現場勘察調研工作,包括檢查建筑有無車庫,明確各個樓層與車庫的連接情況、檢查不同位置的箱體大小,如地下室、樓道等位置,檢查戶內是否存在家居箱,并明確家居箱設置是否配置電源以及家居箱具體大小、檢查寬帶插座與有線電視連接情況,檢查是否存在暗管,并明確暗管直徑等。如果是高層建筑,勘察調研內容包括檢查是否存在弱電井,并掌握不同專業與弱電井的交叉情況、檢查建筑是否存在車庫,明確車庫與各個樓層的具體連通情況、檢查戶內是否配置家居箱,并掌握家居箱具體電源配置情況以及體積大小,檢查是否存在暗管,并明確暗管的直徑,檢查寬帶插座與有線電視插座連接情況等。
3.1.1 新小區
主要由說明、主要工程量;圖例說明;總平面圖;綜合管網圖;通信管道設計圖;地下室橋架路由圖;地下室光纜路由圖;光纜系統圖、網絡拓撲圖;機房裝修平面圖;機架面板圖、纖芯配置圖、光纜掛牌表;單元系統圖、光分纖箱面板圖;單體布線平面圖;多媒體接線箱大樣圖、弱電井大樣平面圖等組成。
3.1.2 二進線小區
如果小區為二進線,且進線現場存在特殊情況,可合理調整圖紙(特別注意走線圖)。
在設計光纖入戶方案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據招標文件的具體要求,以及建筑圖紙的相關規劃進行設計,在設計光纖入戶方案的同時,光纖入戶設計方案必須要保證建設方系統功能,在設計的過程中,要進行統一規劃,保證結構簡單,經濟合理,并且要遵循使用方便的要求,在便于維護的同時,住宅小區FTTH還應該具備三網融合的功能,以及接收政務資訊和其他綜合業務的功能。在光纖到戶系統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針對設備間、電信間、樓層配線箱、家居配線箱等節點進行設計。并且必須要有針對性地考慮建筑結構的特點,針對不同的建筑樓層設計不同的光纖到戶設備提供方案,光纖入戶系統的分工界面包括管網分工界面和光纜建設2個部分。在設計管網分工界面的過程中,必須要與公網互通銜接,作為分工界面的著手點,住宅建設必須要保證住宅內部的通信管道符合設計要求,確保住宅區的安裝空間符合與空用通信網互通的要求。在設計光纜建設分工界面的過程中,必須要以用戶接入點作為整個分工的具體界面,在設計住宅以及用戶接入點時,要嚴格根據家居配線箱的用戶光纜以及配線設備進行判斷,保證業務經營者能夠有效接入電纜、光傳輸設備以及其他的配套器材[1]。
主干光纜及配線光纜設計原則:依據YD 5006—2003《本地電話網用戶線路工程設計規范》規定的要求進行主干與配線光纜設計。入戶光纜線路設計原則:光纖配置遵循一戶配置一芯光纖的原則,具體包括一般企業用戶與住宅用戶。如果客戶有特殊需求或者是重要客戶,可結合不同的現場情況為客戶提供不同的設計方案。樓內光纜垂直敷設,可在弱電井中借走線槽敷設,或者是利用電纜橋架的方式敷設,其走線槽與橋架材質需為金屬,并按規定要求將線槽截面利用率控制在50%以內。如果建筑無豎井,可借助暗管敷設方式進行光纜布設,暗管管徑控制在φ50 mm以上,選用PVC管或鋼管。不同管的管徑利用率存在差異,如果彎管的利用率需小于50%,那么直管的利用率則要小于60%。樓內光纜水平敷設,可結合實際情況利用線槽或PVC管、鋼管進行預埋,埋管長度控制在30 m內,管徑控制在φ15 mm~φ25 mm。如果直線埋管長度超過30 m,需結合情況進行過路箱的設置。預埋管埋設時需滿足以下2個要求。1)禁止彎曲成S彎,每一段水平彎曲次數控制在2次以內。2) 暗管管徑與彎曲半徑控制在10∶1的比例,如果暗管外徑小于25 mm,彎曲角度需控制在90°以內,彎曲半徑與管徑比例為1∶6。
光纜橋架和線槽安裝設計要滿足4個方面的要求。1) 橋架和線槽安裝時與頂部樓板的距離大于0.3 m,距離地坪的高度控制在2.2 m以上,如果安裝位置存在過梁等障礙物,需控制其高度大于0.1 m。2)結合實際情況在水平敷設的過程中利用吊架、支架進行橋架、線槽安設。針對吊支架的安設,需要保證吊支架的安設間隔為2 m、在轉彎處設置吊支架、在橋架與線槽接頭處安設吊支架、在橋架終端0.5 m的位置設置吊支架。3)垂直安裝時,線槽與橋架的固定點的距離間隔需控制在2 m以內,控制線槽、橋架與終端及其進出箱的距離保持在0.3 m以內。遵循緊貼墻體、保持線槽與橋架垂直度、排列整齊等原則。4)線槽的連接,禁止在墻體處或者是樓板穿越位置進行連接。
利用家庭綜合信息箱、A-86型接線盒進行入戶光纜的終結,終結方式的選擇需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而定。此外,針對信息箱與接線盒的預埋,盡可能地在土建施工期間埋設于墻體內。
該文對小區光纖到戶FTTH設計方案進行了分析,介紹了FTTH的具體內容,包括FTTH的內涵以及FTTH的構成,明確了FTTH的實現方式,同時對智能住宅小區光纖到戶的建設方案進行判斷,明確了OLT部署,加強了對于ODN的規劃,進一步完善了組網設計。通過該文的研究能夠增強光纖入戶的整體設計質量,并且進一步提高了住宅小區的寬帶網絡的連接效率,為后續的網絡設備寬帶升級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