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英
“常用護理技術”實訓課教學及考核方法的研究進展
周彩英
(安徽醫學高等??茖W校,安徽 合肥 230601)
為探討和研究“常用護理技術”實訓課教學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效果和考核的方法,選取了2016級高職護理專業兩個班的9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抽選觀察組和對照組兩個學習小組,每組各45名,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普通教學模式,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結果發現,觀察組操作考核的成績比對照組明顯高(<0.05)。由此可以得出,在“常用護理技術”實訓課教學中,有效實施翻轉課堂教學,不但能夠使護生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護生臨床評判性的思維能力也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
“常用護理技術”;實訓課;翻轉課堂;考核方法
從當前來看,護生教學方面存在很嚴重的問題,護生在參與教學課堂上欠缺,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較差,而且,護生核心競爭力也普遍偏低[1]?!俺S米o理技術”實訓課雖然具有比較強的理論性,但存在學生參與教學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思考能力都比較差等問題。對于護生教師而言,怎樣使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參與課堂積極性得到提升,是所面臨的新挑戰[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脫穎而出,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教育部信息化發展的速度,并且在國內外許多學校都已經得到廣泛應用[3]。
翻轉課堂,就是重新構建學習的過程。傳遞信息和吸收內化是組成學生學習過程的2個階段。傳統教學的過程中,傳遞信息為第一階段,是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教師課堂上的講授有效實現的;吸化內化為第二階段,由學生課后進行練習和復習來完成。有效運用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學生上課以前,借助相關的平臺完成傳遞信息,例如,在線輔導、利用視頻和網絡資源等,這些可以由教師提供。受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的影響,根據高職護生“常用護理技術”實訓課教學的方案,找到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相符合的切入點,設計“常用護理技術”實訓課的教學方法。
選擇樣本:選取2017級護理專業2個班中的90名學生作為研究的對象,都是女學生,年齡19~21歲。大學一年級,藥理、生理病理、解剖、護理導論以及微生物免疫學等一些基礎課程學生都已經學完了,考核也都已合格。
樣本分組:隨機抽選2017級高職護理專業兩個班中的90名學生為兩個學習小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名,對照組采用常規普通的教學模式,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模式。
對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護生的基本情況、年齡、醫學基礎課程成績以及護生自身學習能力等進行比較,都無統計學差異(>0.05)。
1.2.1 教學方法
選用《全國高等學校高職高?;A護理學》(2版),將無菌技術和肌內注射以及靜脈輸液等幾項操作技能選取出來,作為觀察項目的內容,由相同教師對以上教學內容的理論部分統一進行授課。
對照組:采用傳統普通護理技能的實訓教學,也就是教師先給護生們演示一下,護生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作練習,教師對護生給予指導,最后護生對操作情況進行反饋,教師給予點評并且進行總結。
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就是在網絡平臺構建起學習小組,教師將需要講授的課堂知識制作為教學視頻,并安排給護生作為作業,上課前播放給護生們觀看,并且讓護生們學習視頻中講授的課程內容。操作中,容易出現操作錯誤,也要以圖片形式傳輸給學習交流群,在技能操作實訓課上,教師與護生既能夠進行互動,又能夠互相討論,這樣護生觀看教學微視頻以后,就能夠有效地解決存在的問題,還能夠進一步地應用知識,護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第一階段:課前準備階段及學習階段。通過網絡平臺構建學習交流群,群內成員都是觀察組的成員,主要管理者是教師。無論是教學設計和教學目標,還是教學任務,都由教師來確定。上課以及上課前,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以及操作容易出現錯誤的要點以圖片形式傳輸到學習交流群中,并在群里布置作業。根據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和護理專家討論,制訂與護生操作技能相適用的考核評分標準,課前傳輸到學習交流群中。學生結合學習目標課前進行觀看,并認真學習視頻中的操作項目,在網站中搜索所需資料,并且不斷地思考和學習,在實驗室開放的時間內,也可以在模擬人身上實際進行操作,將自身所疑惑的問題尋找出來,同時做好記錄。
第二階段:課上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階段。“常用護理技術”實訓課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和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針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教師給予啟發和解答,并且讓學生參與共同探討和解決,再對學生進行鼓勵,能夠把各種不同的操作方法提出來,教師與其他學生共同探討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具有可行性,從而使知識得到更進一步地擴展和廣泛應用[4]。然后隨機將一名學生抽出來,在現場給其他學生進行演示,其他小組成員按照評分的標準,展開討論并且給予評分,從而使操作方法和觀點達成一致。
第三階段:課后練習提高的階段。課后學生在開放實驗室中練習,教師在學習交流群中將具體臨床案例給出,讓學生運用操作方法和所學的知識,有效解決案例中的實際問 題。通過學習交流群,教師評價技能課課堂的效果,表揚積極表現和努力完成教學任務以及配合教師教學的護生,并且對討論實訓課存在的缺點提出相關的整改意見。
1.2.2 考核方法
遵循《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評分的標準》,根據臨床案例,考核兩組的操作。將相關的臨床模擬情景設置在案例中,對護生操作和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以及應變的能力等進行考核。然后比較兩組護生進行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績,采用百分制的評分標準,操作要點分數占80分,臨床評判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占20分。
兩組護生各項技術操作考核的平均分數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護生各項技術操作考核的平均分數比較
組別人數無菌技術平均分靜脈輸液平均分肌內注射平均分 觀察組4595.393.696.1 對照組4586.788.189.2
在護理學專業中,“常用護理技術”屬于專業的基礎課,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必須具備護理技能這項操作技術。在護理技術中,傳統教學方式為操作示范、分組護生練習以及總結指導反饋的模式,護生學習主動性通常比較差,只是生搬硬套地模仿教師操作的過程,既沒有積極地去思考,又沒有將技能操作為重點進行準確解和掌握,臨床評判的思維過于差,這樣護生培訓出來在做臨床護理工作時,通常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在護理教學中有效運用翻轉課堂,無論是上課以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課堂上教師協助答疑,還是課后幫助學生內化的教學模式,都能彰顯出其優勢,使護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學習,同時護生不但要查找資料,還要借助互聯網更好地學習,促使護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此外,護理技能實訓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適時地答疑護生,并且進行個性化指導。能夠有針對性地訓練護生的技能,會得到更好的實訓效果。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能夠將互聯網實時性、共享性、交互性以及互動性等相關特點充分地進行運用。而互聯網將資源和渠道提供給護生,使護生的視野更加寬闊,護生能夠更加廣泛地進行學習,更加全面地考慮相關的問題,評判性的思維得到有效的發展。根據網絡傳播的交互性和實時性,無論是護生與教師之間,還是護生與護生之間,都能夠互動和快速地進行聯系,從而使互動效率大大提升。借助網絡,護生可以將相關課件和視頻隨時隨地下載進行學習,使護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突破了教室學習的局限性,從而延長了原來學習的時間。課堂時間主要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體現出來,教師有效地指導護生,護生會有很多時間在課上與教師交流,有針對性地答疑解惑,如此就會明顯地提升授課效果。
在“常用護理技術”分組式情景教學實訓課中,應用翻轉課堂,能夠將課前學生自學為主和課上教師幫助答疑以及課后幫助學生內化的教學模式突出,激發護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從而將護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借助互聯網,積極地查找資料,有效地進行學習,更好地提升和鍛煉了護生學習的能力。
[1]丁玨.“智慧教室”平臺數字化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常用護理技術》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為例[J].科技風,2020(10):75.
[2]徐燕菊.翻轉課堂在常用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探索及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3):91-92.
[3]楊瑤.PBL教學方法在《常用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效果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52):183-184.
[4]傅嫻,胡仁宜,張瑞修.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兒科常用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8):75-77.
G712
A
10.15913/j.cnki.kjycx.2020.14.035
2095-6835(2020)14-0091-02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