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在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上強調:“要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加強書記隊伍建設,探索規范組織設置和運行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調整改革后,部隊點多面廣、任務更加繁重,只有增強基層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鍛造堅強有力的一線戰斗堡壘,才能為完成任務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一是政治引領的效能不高。有的黨支部領會上級決策指示不準確,把關定向、引領建設的政治能力不強,導致支部工作偏離中心、質量欠佳;有的活動方式跟不上時代步伐,“三會一課”走過場,教育方法簡單化,形式大于內容,落實效果不佳;有的對治黨治軍的新形勢、新情況研判不準、宣講不透,導致官兵思想認識模糊、政治意識不強,不能有效清除思想污垢、政治灰塵和作風之弊。
二是民主集中的關系不暢。有的支部發揚民主不足,不善于充分征求官兵意見,臨時動議多、充分溝通少,經常以會上討論代替會前醞釀,導致“大事議不透、小事議不完”;有的重大事項討論不認真,正副書記憑經驗作決策,一些支委缺乏全局觀念和全面掌握,發言沒有質量,投票存有私心;有的重決策輕落實,缺乏跟蹤講評、督導檢查,導致支部決議成為一紙空文。
三是行政黨務的區分不明。有的支部組織工作行政化、議事決策簡單化,哪些該由黨的會議研究、哪些該由行政會議決定搞不清楚、弄不明白,經常以碰頭會代替支委會,黨組織“存在感”不強;有的以“黨務”之名行“行政”之責,對黨內職務缺乏思想認同,組織制度落實重形式輕效果、重平時輕戰時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尤其部分新調整組建的供應保障隊、衛生隊等黨支部,存在抓政務比抓黨務急、抓任務比抓組織多的現象。
四是組織力的基礎不牢。部分黨組織缺乏依靠組織開展工作的意識和觀念,統籌工作不放心、不放權,支委不上心、不上手;有的不注重發揮各類領導小組作用,“領導小組不領導”現象突出;有的不善于運用群眾力量,團支部、軍人委員會被“束之高閣”;有的不注重發揮黨員作用,單純個人管控多,依靠組織管控少,導致黨員意識淡化、混同一般群眾。
一是思想上“錯位”?;鶎狱h支部對政治功能的思想認識偏低。有的看淺了,認為政治功能就是確保官兵政治合格,抓黨建就是單純抓支部、抓黨員,不能管業務工作,導致黨建和業務工作兩張皮;有的看偏了,認為抓組織建設是政工干部職責,書記不在位,組織建設就少有人抓;有的看單了,認為抓工作依靠行政手段推動執行,沒有把提升支部組織力和加強單位戰斗力緊密聯系,造成政治功能建設缺少靶標引領和官兵參與熱情。
二是工作上“讓位”。一些支部書記對“黨領導一切”認識不充分,缺少信心和魄力,主動讓位,不敢作為;部分單位把業務工作當作必須完成的“硬杠杠”,把黨建工作視為錦上添花的“虛工作”,投入時間精力不對稱;一些支部上級要求什么就抓什么,疲于應付日常工作,沒有研究如何加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的思想主動,滿足于完成一般任務、守住安全底線不出問題,循規蹈矩降低了組織建設質效。
三是監督上“缺位”。在日常監督上,雖然隨著各級抓黨建的意識和力度逐漸加強,但往往平時不作聲、年底算總賬,缺乏經常抓的制度牽引;在考核評比上,主要停留在查檔案資料、問組織成員、考應知應會等形式上,對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具體考什么、如何量化細化沒有管用招法,缺乏精準的評判標尺;在通報講評上,講共性問題多、指名道姓少,提醒建議多、硬性整改少,追責輕飄飄,缺乏正視問題的自覺、刀刃向內的勇氣、改革創新的精神。
一是抓思想引領,強化政治功能。習主席強調,“基層過硬首先政治上要過硬”?;鶎狱h支部要把政治引領作為首要大事抓緊抓好,確保部隊始終做到“三個絕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官兵,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建連育人,組織理論骨干圍繞理論觀念、知識要點、內容重點,把創新理論講透講實、講到官兵心坎上。注重用先進軍事文化培育官兵,開展黨史新中國史軍史競賽學習,旗幟鮮明弘揚正能量、匯聚熱能量、抵制負能量。利用強軍網、主流媒體公眾號和學習強國、軍職在線APP,發揮融媒體優勢,增強思想引領實效。組織官兵每周讀書演講、每月學習交流、季度展評心得,在學習、討論、交流中加深理解,增強看齊追隨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是抓集體領導,提高決策質量。支部建在連上更要強在連上。基層黨支部要把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作為一項重要政治能力,確保一切工作都在黨的領導之下。強化組織意識,破除“主官就是組織”“分工就是分家”等錯誤觀念,明確界定黨組織和單位主官的權限、支委會和連務會的職能,確?!白h事講依據、決策講質量、落實講責任”。研究制定小散遠直單位黨支部議事規范,規范征求意見、個別醞釀、討論表決、決議執行等環節步驟,使集體領導落實到末端。啟發支委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尤其要注重發揮士官支委的作用,必要時還應征詢團支部、軍人委員會的意見建議。暢通民主監督渠道,用好基層風氣監察聯系點,充實基層風氣監督員隊伍,開通紀檢電話和網絡信箱等途徑,整治基層“微腐敗”。
三是抓工作創新,優化組織架構。把釋放組織活力作為工作突破口,確保組織高效運轉、工作有力落實。對動態、分散、任務重的單位,適當增設副書記、支部委員,差異化制定支部工作規范,使組織架構匹配編制結構。探索支部委員“一崗雙責”,引導支委既抓黨內工作又管行政事務。結合黨內規范,將組織紀檢、青年群眾、宣傳保衛委員適當合并,增設軍事委員負責備戰打仗工作,設置專職委員擔任缺位接替任務。探索實行“支委周表”,將抓好重大任務、支部自建和解決傾向性問題,作為支部委員分工內容,將兩個群眾組織和各類骨干納入支部委員協調運用的隊伍力量,每周統籌計劃、督導落實,形成組織運轉、上下聯動、工作落實的良好局面。
四是抓書記隊伍,夯實人才基礎。把書記隊伍培養作為工作開展的“壓艙石”。研究建立黨支部書記任職資格制度,設立黨齡、任職時間、黨內經歷、考核成績硬杠杠,把政治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黨員干部優先配備到書記崗位。充分利用黨支部書記培訓、雙向講評、政工例會,從基本技能練起、從常見問題研起、從管用招數學起、從日常工作考起,集中研討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建設的重難點問題,不斷錘煉務黨務政基本功。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嚴格控制非正常流動,注重在任務一線、工作實踐中摔打磨練支部書記,讓其在崗位上積累經驗、扎實“蹲苗”。
五是抓檢查評比,健全監督機制。把建立有效機制作為提高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建設的重要保證。研究制定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建設樣板化標準,拉出經常性工作規范和常態化落實清單,做到建有標準、學有標桿。定期組織黨建工作檢查、黨員履職互評,開展“優質黨課”評選、“月評黨員”活動,組織黨員群眾掛鉤幫帶,強化黨員帶頭意識,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加強對基層黨支部階段性考評,重點考察遵守紀律、履職盡責、制度落實和作用發揮,對相對落后支部跟進加強幫帶,真正扭住黨組織這個關鍵,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直達基層、直達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