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習主席治黨治國治軍實踐中展現出的非凡氣魄。2019年9 月3 日,習主席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突出強調,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并明確要求,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面前時,骨頭要硬,敢于出擊,敢戰能勝。當前,部隊正處于強軍興軍加速推進的關鍵階段,面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加劇的政治考驗、內憂外患暗流涌動的風險考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使命考驗,更加需要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提升斗爭本領、錘煉斗爭膽魄、靈活斗爭策略,敢于正視矛盾問題,善于防范重大風險,勇于勠力破障前行,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毅力恒心,在新長征路上一路高歌猛進、奮勇向前。
“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不是自然天成的,需要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干,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黨員干部必須把火熱的強軍實踐作為最好的課堂,在歷練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鍛造出與時代相合拍、與轉型相接軌、與任務相適應的斗爭能力。
(一)強化思想引領,增強政治定力。斗爭本領受信仰主導、靠信念支撐,理論清醒和政治堅定催生斗爭的原動力。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根本任務,自覺主動學、及時跟進學、聯系實際學、篤信篤行學,切實以強烈的政治擔當抓好實踐轉化,使之成為應對風險挑戰的銳利武器、引領建設發展的指路明燈。緊密聯系習主席運籌指揮各個方向軍事斗爭、聯系復雜局面中主動塑造的進取精神、聯系開展特色軍事外交的實踐成果,系統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掌握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斗爭藝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斗爭本領,借力發力、借勢謀勢的斗爭策略,做到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
(二)聚焦主責主業,增強勝戰能力。軍人天生為勝戰,一切工作為打贏。只有堅持“勤”字當頭、“勇”字開道、“奮”字打底,才能練就克敵制勝的斗爭本領。著力補足能力之短,大興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之風,多讀經典軍事理論著作,多學古今中外戰史戰例,多研現代戰爭制勝機理,從新裝備新技術切入提高科技認知力運用力,切實把打仗本領搞過硬。著力抓實練兵之舉,用好崗位練兵“主抓手”、大項任務“磨刀石”,既達到勝任本職要求,又練到極限、干到極致,努力成為尖子骨干、行家里手。著力磨礪血性之勇,聚力深入糾治和平積弊,在實戰實訓第一線、真打實備最前沿練技術戰術、練意志作風,持續激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厚植打贏勝戰的信心底氣。
(三)奮力擔當作為,增強實干毅力。斗爭不是喊口號,而是要有實實在在的行動,勇于擔當就包含著敢于斗爭。推進強軍事業、建成一流軍隊,擔的是開先河、走新路的責,干的是克難題、破困局的事,需要進一步振奮精神狀態,把吃苦當成一筆財富,把勤奮當成一種習慣,把奮斗當成一種追求,始終保持激情滿格的良好狀態,當好強軍事業的拓荒牛、急先鋒。進一步務實求實,積極倡導深入實際、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不圖虛名、不務虛功、不興偽事,樹好奮楫為先的良好形象,形成奮發向上的強大勢場。進一步攻堅克難,緊盯末端求實效,主動投身各種斗爭實踐,自覺闖新路、戰風險、攻難關,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韌勁,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到位。
(四)勇于自我革命,增強黨性威力。自我革命是共產黨人的永恒課題,也是改造自身、防范內部風險的客觀需要。要著眼聚力解決黨內存在的“四個不純”“七個弱化”等問題,不當木匠“睜只眼閉只眼”,不當泥瓦匠“和稀泥”,甘當鐵匠“硬碰硬”,消除損害先進純潔的因素,清理滋生頑瘴痼疾的病灶,真正在斗爭中懲惡揚善、練硬功夫、爭取團結,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同時,保持刀刃向內的勇氣,經常對照黨章黨規黨紀深查細照,常態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自覺把同志的批評當成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幫助,把上級的批評作為教方法、指路子、上層次的途徑,勤掃思想灰塵、勇于祛病健體,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拿破侖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力量——利劍和精神,從長遠來說,精神總能征服利劍。我們共產黨人的斗爭,從來都是奔著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去的。面對前進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要毫不猶豫地鼓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揚起舍我其誰、勇往直前的豪氣,彰顯逆勢而上、破障闖關的銳氣,把自己鍛造成為一名敢戰能勝的鋼鐵戰士。
(一)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發聲。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斗爭中恢復和發展起來的。大是大非問題上的斗爭,本質是信仰之爭、主義之爭、制度之爭,是歷練斗爭膽魄最實際的訓練,最能檢驗人、錘煉人。今天,應對敵對勢力詭異隱秘的政治攻擊滲透、尖銳復雜的意識形態斗爭、多元多樣的思想文化影響,堅守精神高地的考驗毫不亞于過去堅守陣地,必須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抓住固根鑄魂這個根本點,把握正面宣傳這個發力點,突出網上斗爭這個主戰場,理直氣壯地揭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觀點,堅決抵制戲說歷史、惡搞經典、褻瀆英雄等惡俗文化,以堅定的政治魄力和定力筑牢思想堤壩,始終堅守本色、傳承紅色、永不褪色。
(二)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矛盾集中的地方,往往就是斗爭最尖銳的地方,也是斗爭價值最大、最能出成績的地方。發揚斗爭精神、錘煉斗爭膽魄,黨員干部更要善于履責,對部隊建設的重大問題、改革轉型的難點問題、官兵反映的現實問題,既干在實處也干在難處,以強烈的激情干勁跑好“接力棒”。更要勤于負責,只要是正確的、認準了的、有益于工作建設的事,就要敢試敢闖,不怕摘帽子,不怕失位子,不怕丟面子,用實際行動當好強軍興軍的闖將、猛將。更要勇于擔責,主動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解決問題,到官兵意見大、怨氣多的地方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開、情況很復雜的地方打開局面,在解決一個個突出矛盾問題、攻克一座座堡壘難關中,把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三)危機困難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戰爭年代,向死而生是共產黨員的生動寫照;和平時期,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仍然是黨員干部應有的表現。強軍征途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總要有人經歷“風吹浪打”,總得有人去扛“炸藥包”,也總需有人勇接“燙手山芋”,這是時代的考卷,也是黨性的試金石。作為新時代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都要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信念追求、價值取舍,自覺在重大軍事斗爭實踐中把自己擺進去,進入戰位、進入角色,磨礪自己、提高自己,始終保持隨時轉戰、迅即能戰、天天待戰的戰備狀態,錘煉關鍵時刻真正頂用的過硬本領,堅決做到挑戰面前不退縮、強敵面前不畏懼、平時戰時都拼命,以氣勝鋼、以弱勝強,在贏得斗爭勝利中擔當大義、扛起重任。
(四)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習主席明確要求,“旗幟鮮明抵制各種歪風邪氣,保持清風正氣和良好形象。”鍛造敢打敢拼的斗爭膽魄,必須對歪風邪氣冒尖就掐、露頭就打、止于未發,堅持較真求真,堅決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斗爭,同兩面派、兩面人作斗爭,同腐化墮落、異化變質行為作斗爭,切實講黨性不亂規矩、講原則不徇私情、講公義不謀私利。堅持真刀真槍,深入糾治清理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等庸俗腐朽文化影響,對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硬起手腕、嚴肅查處,絕不姑息遷就,絕不包庇遮掩。堅持見筋見骨,廣泛開展基于黨性、基于原則、基于共同事業的斗爭,做擋風驅邪的“泰山石”,不做八面玲瓏的“老好人”,真正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
斗爭是一種勇氣,也是一門藝術。規律、策略和方法,是完成任務的“橋”和“船”。發揚斗爭精神、贏得斗爭勝利,既要有擔當的寬肩膀,又要有成事的好方法,必須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科學排兵布陣,有效掌控局勢,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一)牢牢把握斗爭原則。“善戰者,求之于勢。”對原則問題的準確把握,歷來是贏得斗爭勝利的先決條件。講求斗爭策略,就是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軍事戰略思想,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始終從政治上、戰略上、全局上思考問題,聞令而動有作為、穩妥應對守底線,確保每項決策、每次行動、每個動作,都符合形勢要求,符合斗爭原則,符合現實規律,做到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局部服從整體。斗爭全程要充分考慮基礎、考慮風險、考慮各種已知和未知的不穩定因素,善于運用辯證思維分析全局、運用前瞻思維預見全局、運用系統思維優化全局、運用創新思維激活全局、運用底線思維穩控全局,爭取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真正知止而后定、謀定而后動。
(二)著力抓住主要矛盾。斗爭是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持續用力,才能以點突破、贏得主動。必須善于見微知著,科學預判潛在的風險,知道風險在哪里、表現形式是什么、發展趨勢會怎樣,以防范風險的先機、處置風險的先手贏得先發優勢,最大限度消解矛盾于未然、化解風險于無形。善于扭住重點,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工作緊迫就抓緊展開什么工作,切實固牢“底板”、補齊“短板”,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善于把控全局,努力從系統、全面、聯系、發展的角度看問題,切實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一域看全域、透過發展看大勢,精準把握斗爭進程、研判出招時機,找準靶心、一擊即中。
(三)堅持有理有據有節。講究政治策略、把握斗爭火候,必須區分矛盾性質,考慮內外因素,確保知行知止、進退自如、把好分寸。務求料敵在先,注重在交鋒較量中借勢用力,摸索制敵規律、制勝機理,圍繞輿論先聲奪人、法理先機取勢、心理先敵攻擊加強戰爭斗法運用,多出奇招、多出狠招,勝敵一籌、占據主動。務求措施裕如,針對不同情況制訂可行預案,力求處之有法、處之有據、處之有理,防止簡單問題復雜化、局部問題全局化、一般問題政治化,把“托底”“保底”的工作做到位。務求達成意圖,處理好敢戰與慎戰、斗爭與共處、原則與靈活的關系,把握好斗爭的時度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斗爭中爭取團結,在斗爭中謀求合作,在斗爭中爭取共贏。
(四)合理選擇斗爭方式。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斗爭只是手段,勝利才是目的。斗爭方式不能一成不變,需要因敵因情因勢敏捷反應、機斷處置。貴在靈活機動,處于強勢不驕傲,處于弱勢不氣餒,既把握大的原則,又依照實際情況變換方法招數,防止陷入陳規套路和條條框框,做到有進有退、有松有緊、有張有弛、有斗有和。貴在出奇制勝,堅持軟硬兼施、剛柔相濟,剛的一面講的是原則性,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該出手時就出手;柔的一面講的是靈活性,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牢牢掌握斗爭的主動權。貴在銳意創新,創新戰略戰術和戰法研練,善出新招、不落俗套,找準對手盲區軟肋和弱項亂其章法、占得上風,讓對手摸不準、吃不透,切實打好開局、穩定控局、漂亮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