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指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落實落地,堅決杜絕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的現象,防止硬約束變成‘橡皮筋’、‘長效’變成‘無效’。”從嚴治黨,最根本的要靠制度,最重要的是堵漏補缺,讓黨員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堅決防止制度建設上的“牛欄關貓”“紙籠鎖虎”“以魚驅蠅”。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牛欄是用來關牛的,用來關貓必不靠譜。關牛的柵欄看似粗大結實,卻空隙太大,八面透風,擋不住小巧矯捷的“貓”。只要聞到“葷腥”,貓便可暢通無阻地竄出去,牛欄也只能成為擺設。這一現象,正反映了制度建設上的“缺位”“虛設”問題。制度是推動工作的有力保證。一直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制度建設,并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確立了“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工作理念。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制定制度疏漏籠統、落實制度變味走樣等問題。有的簡單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嚴重脫離實際;有的漏款缺項,重此薄彼,細致而不系統;有的重數量輕質量,貪大求全、面面俱到,中看不中用。凡此種種,必然造成“牛欄關貓”式的制度失效。眾所周知,“牛欄關貓”關不住,其實不在于“貓”的狡猾、貪婪,而在于“牛欄”太寬、太空,在于看管不嚴、執行不力。
因此,必須扎緊制度的“籬笆”,防止“牛欄關貓”現象的發生。要本著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原則,優化制度設計,既符合上級精神又結合單位實際,既堅持規定原則又方便操作執行,真正做到科學合理、嚴謹可靠、務實管用,把制度的籠子越編越細、越編越緊、越編越牢。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執行制度沒有例外。既要加強宣傳教育,讓大家知道什么該做、應該怎樣做,做到言有規、行有矩;又要強化制度約束,對違反制度規定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只有讓制度可執行、可監督、可問責,成為匡正祛邪的硬杠杠,才能使“貓兒”無縫可鉆,讓不受紀律約束的“特殊分子”在黨內絕跡。
“制度是鐵,誰碰誰流血。制度是鋼,誰碰誰受傷。”這句話雖然老了點,但道理卻是實實在在的。一位因貪污受賄被判入獄的領導干部曾在鐵窗下如此反思:從表面上看,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非常多,但實際上真正起作用的,只有一種監督,那就是自我監督,而自我監督往往是“靠不住”的。這種痛苦的反思,一語道出了監督缺位、制度乏力的現實問題。正是因為缺乏相應的監督,導致了一些領導干部決策拍板“一言堂”、開支花錢“一支筆”、選人用人“一句話”。俗話說,權力是匹野馬,如果讓它把韁繩叼在嘴里,那它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一些不正之風,一些無序之事,一些主觀之斷,之所以防不勝防、堵不勝堵,就是沒能真正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里。可以說,對黨員領導干部監督的弱化、虛化,正如“紙籠鎖虎”,無濟于事。
因此,必須選好制度的“材質”,用鋼鐵之料加固鎖“虎”之籠。紀律嚴明是我們黨走向勝利的“密碼”。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約束不搞特殊。作為領導干部,要用制度來制約,讓法規制度進腦入心、進言入行、進崗入責,強化法治思維,弘揚創新精神,把上級精神、群眾期盼、實際需要結合起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要讓群眾來監督,習慣在監督的環境下工作,習慣在法治的軌道上用權,開啟全天候的探照燈,讓鏡頭對著、顯微鏡照著。要靠行動來感召,壓縮自由裁量的空間,減少自由發揮的選項,自覺當好定規立矩的“明白人”、遵章守規的“帶頭人”、執法執紀的“鐵面人”,用身外的黨規黨紀、內心的道德約束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筑起防微杜漸的“防火墻”。總之,多一些制度“鐵籠”里的拘束,就會少一些監獄鐵窗下的“悔之晚矣”。
美國學者阿密泰·艾喬尼曾經說過,“清除腐敗,不僅僅是挑出一個爛蘋果,更應該檢查放置蘋果的筐子。”嚴格制度標準,增強制度剛性,才能確保存放蘋果的“筐”不出問題。魚有腥味,蒼蠅聞之即來。落實制度如果沒有標準、缺乏剛性,就是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有如“以魚驅蠅”,只會越驅越多。可是,實際工作中,像“稻草人”“橡皮筋”式的制度仍然屢見不鮮。有的把制度寫在紙上、掛在嘴上、貼在墻上、曬在網上,以制度落實制度、以文件落實文件;有的把制度喊得震天響,但只打雷不下雨或者雷聲大雨點小,在制度實施上避重就輕,遇到問題繞著走;有的在制度實施中對人不對事,對領導干部開小灶,讓領導干部有特權,使制度在領導面前成為一種擺設。制度如渠,行為如水。渠正道則水直流,渠失范則水泛濫。有了制度不執行,違反制度不追究,今天一個“下不為例”,明天一個“以后注意”,本來很嚴肅權威的制度變得千瘡百孔,造成的后果比沒有制度更嚴重。
因此,制度要由“終身免檢”走向“定期體檢”,堅決反對制度建設中搞“形式主義”。當前,要聚焦轉改作風的重點難點問題,盯住“四風”變化的新花樣,研究制定新的制度機制,切實拿出解決問題的真招實策。要敢于當“鐵匠”較真碰硬,對違紀問題和不良傾向嚴格問責動真格,不當“木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不能當“瓦匠”和稀泥。要堅持頻道不換、力度不減、標準不降,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力度,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以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的韌勁,集中攻堅解決問題。只有“嚴”字當頭,嚴格遵守制度、執行制度,才能切實維護制度的權威與尊嚴,開創制度貫徹實施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