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強則軍隊強。新《綱要》把基層組織單列一章,堅持把組織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圍繞建強戰(zhàn)斗堡壘、強固“支部建在連上”政治優(yōu)勢提出具體要求、作出新的規(guī)范,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直達基層、直達官兵。學習貫徹新《綱要》,就要按照新要求全面建強基層組織,真正把組織功能作用發(fā)揮出來,把骨干隊伍調動起來,把群眾優(yōu)勢凸顯出來,群策群力建設“三個過硬”基層。
《綱要》指出,基層黨組織是黨在我軍的神經(jīng)末梢,是實現(xiàn)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團結鞏固部隊、完成各項任務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關鍵是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一是提升組織力,突出政治功能。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習主席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層組織,優(yōu)化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系,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突出政治功能,要始終堅持黨的根本領導這一原則不動搖,持續(xù)加強政治建設,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理論武裝黨組織,凝聚力量。要全面深刻認識和把握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堅定不移地把黨的領導落到基層的方方面面,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和群眾組織力,通過突出政治領導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能力,充分發(fā)揮黨的領導優(yōu)勢。
二是提升戰(zhàn)斗力,聚焦打仗重心。軍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關鍵作用,最重要的就在于堅持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把戰(zhàn)斗力建設作為頭等大事,聚焦備戰(zhàn)打仗,立起重心在戰(zhàn)、一切為戰(zhàn)的鮮明導向。要積極適應新舊體制轉換、職能任務調整等新情況,把握新體制特點規(guī)律,形成抓黨建與抓戰(zhàn)斗力建設的良性互動。要樹牢以戰(zhàn)領建、抓建為戰(zhàn)思維理念,破除“仗一時打不起來”的和平思想、重建輕戰(zhàn)的定勢思維和自我運轉的傳統(tǒng)套路。要真正解決抓戰(zhàn)擺位不夠、想打仗事情不真、謀打仗問題不深、抓打仗準備不實等問題,切實把組織建設重心聚焦到練兵備戰(zhàn)上來,以真打實備彰顯黨的建設新氣象。
三是提升領導力,強化自建能力。抓基層打基礎,領導機關指導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還是要靠基層自主抓建、主動抓建。著力強思想,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嚴格執(zhí)行黨章等黨內法規(guī),貫徹執(zhí)行上級黨組織的決議決定,更新思維、解放思想、學會思考,找準矛盾癥結、立起一流標準、強化自建責任,搞清楚基層到底應該抓什么、怎么抓的問題。突出強組織,抓好以書記、副書記為重點的黨組織建設,把選準、配強、訓好、管嚴、關心的功課做足,從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嚴起,從管好黨員干部抓起,不斷增強解決自身問題、領導單位全面建設和帶領官兵遂行任務的能力。持續(xù)強隊伍,深入開展“幫建支部、幫帶干部、幫抓骨干”活動,利用業(yè)務培訓、檢查評比、下連蹲點、考核講評等強化培養(yǎng)幫帶,著力提升干部骨干抓建基層的素質本領。
骨干隊伍處在基層工作的末端,最大量、最艱苦、最具體的工作都要靠骨干隊伍來做。沒有一支堅強有力的骨干隊伍,抓好基層工作就成了一句空話。要善于培養(yǎng)和使用骨干,切實形成基層工作人人抓、人人做的良好局面。
一是科學選拔配備。健全骨干隊伍,是發(fā)揮骨干隊伍作用的前提和基礎。要堅持標準,切實按《綱要》明確的標準,建強黨員、軍官、軍士、文職人員4 支骨干隊伍,防止簡單湊數(shù)、自然生長、就地取材等不良傾向。要優(yōu)化結構,軍齡上梯次配備、籍貫上適當兼顧、層次上合理組合、分布上注意勻稱、類型上講究搭配,增強工作的針對性。要及時補充,當骨干升學、調動、退伍時,及時調整補缺,保持隊伍的完整性,防止工作掛空斷檔。
二是加強培養(yǎng)幫帶。培養(yǎng)是骨干隊伍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要抓好教育引導,讓他們破除各種模糊認識,認清自身職責使命,正確面對困難挫折,持之以恒做好工作,真正做到“五同”,切實了解官兵思想,積極開展互助活動,處處發(fā)揮模范作用。要抓好能力升級,基層單位應結合工作實際自主開展骨干集中培訓,圍繞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出主意、教方法,一點一滴、一招一式搞好傳幫帶。要抓好自學提高,引導他們認真學習部隊教育管理理論知識和法規(guī)制度,鼓勵他們在工作中積累實踐經(jīng)驗、提高工作能力。
三是健全激勵機制。培養(yǎng)主要解決的是會不會干的問題;愿不愿干,干到什么標準,很大程度上要通過激勵來解決。依靠骨干隊伍抓好基層工作,必須建立一整套科學有效、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責任激勵,細化、量化、硬化各類骨干職責,使骨干干有標準、行有依據(jù),通過定期分析形勢、講評工作、部署任務、明確要求,強化骨干職責意識,增強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利益激勵,對工作成績突出、現(xiàn)實表現(xiàn)好的骨干,在入黨提干、轉改晉級、立功授獎等方面優(yōu)先考慮,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責任心不強、工作不力的骨干要及時調整,嚴重的給予紀律處分。信任激勵,善于給骨干交任務、壓擔子,善于傾聽他們的意見,采納他們的合理建議,鼓勵他們以主人翁姿態(tài)關心連隊建設,放手開展工作。典型激勵,注意培養(yǎng)先進骨干典型,激勵廣大骨干見賢思齊、創(chuàng)先爭優(yōu)。感情激勵,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幫助骨干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關懷、領導的關愛,將之轉化為抓好基層工作的內在動力。
基層工作是一項群眾性極強的工作,不組織群眾,就一事無成。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是黨支部的左膀右臂,在抓基層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及時建立健全群眾組織。實踐證明,凡是基層工作扎實、全面建設過硬的單位,群眾組織都是比較過硬的。要把群眾組織建設納入議事日程,加強對群眾組織的領導,經(jīng)常聽取群眾組織的工作報告,經(jīng)常分析群眾組織的建設形勢,經(jīng)常研究解決群眾組織存在的問題。要尊重群眾組織的職權,按照“群眾組織群眾建,群眾事情群眾辦”的原則,放手讓群眾組織圍繞中心任務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尊重和支持其發(fā)揮內部事務的自主權、活動時間的實用權、工作經(jīng)費的使用權,切實調動群眾組織的主觀能動性。要引導群眾組織主動靠前,緊緊圍繞黨支部的工作部署開展活動,做到黨支部有號召、群眾組織有行動,黨支部有計劃、群眾組織有安排,黨支部有要求、群眾組織有措施,真正使群眾組織成為“上級放心用,自身有地位”的重要力量。
二是注重提高聯(lián)系群眾能力。要督導團支部、軍人委員會嚴格落實工作制度,確保官兵人人都在組織中、都在教育中、都在管理中、都在關愛中。要針對青年官兵參與意識強、民主意識強的特點,依托團支部、軍人委員會發(fā)動官兵為連隊獻計獻策,集中官兵的智慧和力量。特別是在事關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問題上,要注意發(fā)揮兩個群眾組織的民主選舉、民主推薦、民主監(jiān)督職能,切實維護官兵的合法權益。比如,發(fā)展黨員,要堅持讓團支部對發(fā)展對象進行公開測評,做到團支部不推薦,黨支部不發(fā)展;評議黨員干部,要組織全連官兵進行民主測評,稱職不稱職、合格不合格,由群眾說了算;選送技術學兵、改選士官、選配骨干、評功評獎,要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由軍人委員會民主推薦。這樣,群眾組織才有群眾基礎,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聯(lián)系官兵、教育官兵、管理官兵、服務官兵的功能作用。
三是著力提高群眾性活動質量。要指導兩個群眾組織科學制訂活動計劃,加強跟蹤督導,提高群眾性活動落實質量。要指導團支部緊貼青年官兵特點,圍繞青年工作目標,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把團的教育搞得生動活潑、扎實有效,確保青年官兵政治信念堅定、思想道德高尚、遵守紀律自覺、完成任務出色。要領導軍人委員會組織官兵開展政治民主、軍事民主、經(jīng)濟民主,開展課外學習和文娛體育活動,增進團結、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