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職業精神,是軍官在軍事職業活動中逐漸養成并內化為普遍認同的價值取向、理想追求、意志品質、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行為準則,它既是軍官個體在職業體驗中升華形成的職業文化,同時也是社會對于軍官職業群體寄予的道德要求。隨著國防和軍隊歷史性變革的深入推進,我軍以軍銜制為主導的軍官職業化進程邁開實質性步伐。軍官職業精神作為軍事職業文化和價值觀層面的一種內在力量,是反映軍官職業化水準的重要內容之一。大力培塑軍官職業精神,是推進軍官職業化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軍隊戰斗力的重要舉措,必須作為基礎性長期性工作緊抓不放。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我軍作為中國共產黨締造和領導的人民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在戰爭實踐中確立了無產階級革命軍隊的性質、宗旨、任務,并始終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戰爭觀。在馬克思主義這面思想旗幟指引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展現出一切舊軍隊所不具備的職業精神,爆發出強大的戰斗力,在物質匱乏的條件下實現了以少勝多、以劣勝優。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進程中,我軍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指導理論,其中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始終堅持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最新理論為指導理論,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鐵心跟黨、絕對忠誠的干部隊伍。新時代,在波瀾壯闊的強軍實踐中,習主席深入進行理論探索,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建設一支什么樣的強大人民軍隊、怎樣建設強大人民軍隊的時代課題,開拓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當代中國軍事實踐發展的新境界。培塑軍官職業精神,必須把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根本,不斷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持續深化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切實打牢軍官對黨絕對忠誠的思想根基,從而強化職業認同,堅定職業信仰,確保軍官隊伍政治堅定、忠誠可靠。
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做事更重要。我們這支人民軍隊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吸引了眾多優秀中華兒女投身革命,除了正確思想的引領,還有偉大事業的感召。戰爭年代,人民軍隊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浴血奮戰、舍生忘死;和平建設時期,為了國家發展、人民富裕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盡管不同時期軍隊的使命任務有所變化,但為國家、為人民的初心沒有變。軍官職業精神在使命的召喚、事業的感召下,煥發出奪目的光彩。反觀今天的一些問題,根源往往在于一些部隊偏離備戰打仗的主責主業,搞了形式主義的東西。有的官兵講,文山很高、會海很深,造成部隊中心不“中”、主業不“主”,干了不少與戰斗力無關的事。這無疑極大挫傷了軍官奮斗的熱情。因此,培塑軍官職業精神,必須堅持用強軍事業感召,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著力歸正部隊工作重心,下大力減少根治“五多”問題,使軍官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充分釋放軍官職業活力。
生動豐富的職業實踐給了職業人真實的感悟體驗和廣闊的展示舞臺,同時也是培塑職業精神的最好土壤。軍事職業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職業,軍官只有立足具體崗位、投身軍事實踐才能獲得職業經驗、提高職業素養,從而不斷完善和塑造職業精神。要在日常工作中磨練。軍隊的日常工作帶有很強的規律性和規范性,軍官在工作實踐中學會適應環境和勝任崗位,在軍營特定的生活、工作和文化環境中,不斷豐富職業體驗并加以升華,達到行為感受、內在體驗和組織目標高度一致的狀態,進而深化職業情感,規范職業行為,內化形成職業精神。要在實戰化演訓中礪煉。沒有什么手段比戰爭對軍官職業精神的塑造更有效。在和平時期,沒有戰爭的洗禮和考驗,就要最大限度地模擬實戰場景,組織實戰化訓練和演習,用近似實戰的嚴苛訓練激發軍官戰斗精神,鍛煉職業意志,塑造職業品格。要在多樣化任務中錘煉。我軍參加抗洪搶險、抗震救災、護航維和、海外撤僑等多樣化任務的生動實踐證明,遂行多樣化任務對軍官素質的綜合性、專業性和技術性有著較高要求,通過多樣化任務錘煉,能夠有力促進軍官職業精神的成熟與完善。
榮譽與軍人的斗志士氣緊密相連,與軍隊的興衰勝敗休戚相關,也是事關社會價值導向的重要標志。榮譽激勵對培塑軍官職業精神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從價值論的角度看,軍人榮譽來自社會對軍人行為的德性和貢獻所給予的價值評判和價值認可,反映了軍人個體與群體的價值。軍人的最高價值就在于出色完成使命任務,軍人的榮譽源于軍隊的職責與使命,崇尚榮譽就是召喚軍人履職盡責、獻身使命。從倫理學的角度看,榮譽能使軍人產生向往光榮、憎惡羞恥的道德情感,從而激發他們的使命感和進取心。要營造崇軍尚武的社會氛圍。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突出宣傳軍官職業的光榮使命、重要作用、特殊貢獻,適當提高軍官待遇水平,動員社會力量關心優待軍人家庭,切實提升軍官社會地位,增強軍事職業吸引力。要激發奮勇爭先的昂揚斗志。堅持物質榮譽與精神榮譽相結合,將榮譽與軍官進步、待遇掛鉤,突出榮譽導向作用,使軍官人人奮力爭取榮譽、珍視榮譽。要維護軍官職業的法律尊嚴。對詆毀英雄、侮辱烈士、抹黑軍人形象等惡意行為,要依法從嚴查處,維護軍官至高無上的職業榮光,使軍官職業成為社會敬仰尊崇的高尚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