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9年第61號標準公告,批準《織機用邊撐刺軸技術條件》等447項行業標準。其中涉及紡織機械行業標準共計16項,實施日期為2020年7月1日。紡織機械領域新頒布實施的行業標準主要有FZ∕T 94037—2019《織機用邊撐刺軸技術條件》、FZ∕T 93053—2019《轉杯紡紗機 轉杯》、FZ∕T 93054—2019《轉杯紡紗機 分梳輥》、FZ∕T 93106—2019《上銷》、FZ∕T 93107—2019《紡織用粉塵分離壓實器》、FZ∕T 93108—2019《粗紗尾紗自動清除機》、FZ∕T 93109—2019《高強線用數控捻線機》、FZ∕T 92079—2019《剝邊器》、FZ∕T 95005—2019《不銹鋼導輥式平洗槽》、FZ∕T 95027—2019《高溫高壓噴射溢流染色機》、FZ∕T 95012—2019《單層拉幅定形機》、FZ∕T 95028—2019《起毛機》、FZ∕T 97039—2019《特里科型經編機》、FZ∕T 93120—2019《非織造面分切復卷機》、FZ∕T 98020—2019《織物透濕性能試驗儀》、FZ∕T 98021—2019《紡織品防水性能試驗儀 靜水壓法》等16項標準。
邊撐刺軸是織機關鍵器材之一,其質量水平、性能穩定性對控制織口處布幅的收縮,減少邊經紗的斷頭和邊筘片的變形和損壞,甚至織物品質影響較大。隨著織機速度的提高、技術的發展,行業迫切要求對現行標準進行修訂。《織機用邊撐刺軸技術條件》是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出,由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織器材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15∕SC2)歸口,由常州市雄鷹刺軸有限公司、青島天一集團紅旗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起草。而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是《紡織器材》雜志社的主管單位,自1965年建所起,就承擔著紡織器材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在計劃經濟時期是紡織工業部紡織器材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2010年組建的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織器材分技術委員會(SAC∕TC215∕SC2)則是在市場經濟體制機制條件下正式搭建起的行業標準化的組織架構。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是紡織器材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秘書處人員由《紡織器材》雜志社的4位高級工程師組成,制定我國紡織器材標準體系,從事本領域國際標準的復審,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調研、立項及制修訂等工作。50余年來,為行業技術進步、產品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起了支撐、引領作用。近6年紡織器材分技術委員會已制定國家標準11項、行業標準13項,修訂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16項,復審國家標準23項、行業標準110項、國際標準30多項,為行業技術進步、產品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起著支撐作用,其工作得到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和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認可,連續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的“十一五”“十二五”紡織標準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十三五”是我國紡織強國建設的沖刺階段,紡織器材分技術委員會將積極探索新方式、新業態,為行業做好服務,支撐行業盡快提升標準化水平,做到更規范化、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來源:紡織器材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