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過座談了解、實地查看等方式,對基層組織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偟母械?,當前基層組織比較健全、制度基本落實、能力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加以研究解決。
(一)支部自建能力不夠強。有的存有等靠思想,習慣于等著上級下計劃、出思路,積極主動想辦法、解難題意識不強、經驗缺乏;有的議事質量不高,工作部署大而化之、發言內容空洞無物,表面上看會議記錄整齊、規范、美觀,但形式大于內容,實效性不夠、針對性不強。檢查發現,在討論貫徹上級決議指示時,近2/3的單位讀一遍了事;在按綱建連形勢分析時,對影響單位建設的主要矛盾、潛在問題抓不住、議不深,拿不出具體措施辦法。
(二)組織生活質量不夠高。組織生活制度落實存在三種現象:不認真,準備不充分、考慮不全面,活動開展手段單一、形式呆板,黨課教育大話套話、內容空泛;不嚴格,計劃制訂得不錯,但時間、內容、人員、次數等難落實,比如兵種專業集訓期間,人員分散、流動性大,一半左右的單位支委會很難開起來;不嚴肅,黨內生活格調不高、黨味不濃,思想匯報三言兩語、流于形式,與實際貼得不緊、觸及思想不夠、質量效果不好。檢查中發現,有的單位黨員思想匯報僅有三四行、幾十個字。
(三)組織作用發揮不夠好。表現為“三缺”:缺意識,部分黨員甚至包括副書記,法規學習不多,黨務知識缺乏,黨員意識、組織意識、委員意識、書記意識淡??;缺合力,主動參與集體領導決策意識不強、熱情不高,在主動、正確、全面履行自身職責上差距明顯;缺抓手,不善于發揮兩個群眾性組織助手作用,很少交任務、壓擔子,出現支部包攬、主官主導、連隊操辦的現象,導致“你不放手、我不動手,你不放心、我不用心,不干不想、難以提高”的惡性循環。調查中,一位任職不久的指導員坦言:“直接把工作交代給值班員,會比讓團支部組織更快更好更順利?!?/p>
(四)黨管黨員力度不夠大。表現為“三不”:不愿管,認為平時工作生活在一起,低頭不見抬頭見,管多了傷感情、傷和氣,不利于團結,與其硬著頭皮管,不如睜只眼閉只眼,得過且過;不敢管,年齡、兵齡、黨齡倒掛,加之自身素質不硬氣、為人缺正氣、工作沒底氣,思想上有顧慮;不會管,依靠行政管的多、依靠組織管的少,隨機管的多、制度管的少,管行為多、管思想少,批評的多、表揚的少,依靠自身力量管的多、發動群眾管的少。有的單位感到對能力素質弱、任職時間長、個人進步慢的黨員干部管理,心存畏難、方法不多。
(一)認識不到位。領導機關對“支部建在連上”的建軍原則認識高度不夠,片面地認為抓好主官就能建好基層?;鶎油靖械街蓡T和連隊干部都是這些人,行政領導與組織領導區別不大,具體工作依靠行政領導好落實;有的認為抓組織建設是政工干部的事,書記不在位,組織建設就少有人抓。
(二)學習不刻苦。部分黨員對學習不重視、不自覺,制度落實流于形式,主動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差距不小,認識水平提高慢;支委成員平時不注重加強基本法規制度學習研究,基本知識不懂,黨務知識匱乏,制約班子建設。
(三)素質不過硬。有的正副書記沒有經過部隊艱苦生活的磨練、大項任務的鍛煉和黨內生活的歷練,集中培訓學一點,平時幫帶不到位,抓班子帶隊伍經驗不足;有的班子成員安心不盡心、想干不會干、苦熬不苦干、帶隊不帶頭,入黨不久當支委,發揮作用不明顯。
(四)作風不深入。有的工作不用心,不愿多吃苦,模范作用不好,實行“五同”不夠,看似與兵面對面,實則難以心貼心,掌握官兵思想不準,開展工作措施欠妥;有的缺乏深入一線發現解決問題的想法和行動,缺少轉三圈、讀寫想的工作習慣,難以透過現象看本質,導致工作浮在表面、深不下去。
(五)幫帶不得力。機關空轉內耗、閉門造車的多,下連指導、現場幫帶的少,習慣于一般強調、高空作業、遙控指揮,深入基層理思路教方法、交流業務知識做得不夠;有的機關干部缺乏主官經歷,對基層工作套路一知半解,沒有鉆深研透,自己心里沒底,下去幫帶抓瞎,問題抓不住要害,幫帶打不到點上。營級黨委真正坐下來、沉下去、面對面逐個單位幫帶做得不夠,蜻蜓點水多,解剖麻雀少,幫帶效果不好。
(一)配強選準,升級班子。這是基本前提。首先要配強正副書記,在全旅范圍內挑選群眾信服、素質過硬、能夠吃苦、擔任過支委、有機關或副職工作經驗的最佳人選搭班共事,寧弱機關不弱基層,不配照顧型干部、不配過渡型班子。其次要選準支部班子,著眼長遠,醞釀溝通,走實程序,選準人員,盡量減少班子成員頻繁更換,保持工作連續性。再次要培養參與意識,通過嚴肅的組織生活制度落實,培養支部“一班人”的職責意識、身份意識,使其自覺參與集體決策,主動提好建議,促進良性發展。
(二)加強培養,提升素質。這是基本途徑。首先是指導員崗位練兵要重點突出學習基本理論、熟知基本法規、掌握基本業務、強化基本技能、熟練本級指揮,不能偏綱離題、貪大求全。其次是每年落實正副書記培訓,從基本功入手,學法規、明遵循、解疑惑,使軍事干部懂政工、重視政工、支持政工,避免黨務工作書記“一肩挑”現象。再次是支部班子成員要考核檢驗,通過隨機抽問、閉卷考試等形式,考核基本法規常識,詢問制度落實程序,提升處理黨務能力,提高班子建設水平。
(三)上下聯動,增強質效。這是基本目標。領導機關重點利用政治教育、組織生活時間到基層檢查督導,參與到教育、會議當中,發現問題更要解決問題,切忌圖形式走過場、跑面多幫帶少。營級黨委貴在常態落實營干住連制度,和連隊一起制訂計劃、全程參與、督導落實,尤其是對新任職主官,更要手把手、面對面、心貼心地幫帶兩三個月,扶上馬送一程,主動傳授方法,增強工作信心,使其盡快進入情況。連級支部重在狠抓制度落實,不糊弄、不湊合、不虛度,逐條規定、逐項制度老老實實抓落實,用足用好取得實效,彰顯組織功能作用,促進基層組織建設。
(四)營造環境,激發動力。這是基本保障。一方面要鮮明導向。用好一人激勵一片,選錯一人挫傷一批。要把單位建設情況作為選拔干部的重要依據,真正把素質過硬、德才兼備的干部用起來。另一方面要寬容理解。要客觀辯證地看待干部,多看優勢、看長處,多理解、多幫帶,不能帶有偏見,少些求全責備,允許工作失誤,注意保護積極性,確保干部安心盡心,促進單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