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涵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人們在欣賞舞蹈的過程中,首先會對舞蹈演員的服飾形成基本認知,然后才會跟隨舞蹈演員的動作鑒賞舞蹈技巧。舞蹈服飾是一種表演內容的包裝形式,是舞蹈藝術表演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服飾具有明確的色彩特殊性,而舞蹈服飾設計屬于視覺藝術類創作,設計人員需要了解舞蹈內容,體會舞者的情緒變化,結合以往的設計經驗,打造出優秀的服飾作品。此外,舞蹈服飾需要與舞臺燈光相結合,為舞蹈人員的情緒表達提供助力。
色彩要素搭配是服飾設計的重要環節,當舞蹈演員出現在觀眾面前時,觀眾會第一時間注意到演員的服飾。色彩要素主要分為色相、純度和明度3個部分,色相的選擇最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能夠充分感受到色彩元素對自己內心活動所產生的情緒影響,而色彩能夠引發一定的心理效應,直接對人們的視覺產生刺激。例如,暖色系經常會讓人感覺溫暖、舒適,冷色系則會讓人感到孤寂、寒冷。色彩傳遞的冷暖感官體驗,與明度和純度有著密切關系。高明度的顏色會帶來寒冷感,相反,低明度的顏色會營造出溫暖的氛圍。同樣高純度的顏色也會帶來暖感,低純度的顏色則會帶來冷感。色彩要素在服飾設計中的重要性在于能夠對舞者的表現進行不同情感態度的表達,例如白色象征純潔、神圣,舞蹈演員想要表現出高貴、冷艷、不可褻瀆的氣質,就可以將服飾設計為白色;而紅色代表熱情奔放,是桑巴舞常見的顏色等。服飾設計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到,不同顏色能夠產生不同的感官體驗,例如,藍色代表保守、內斂,黃色代表直接、威嚴,綠色代表和平、祥和,紫色代表憂郁、神秘等。服飾設計人員準確地運用不同的色彩要素,有助于舞蹈人員有效地塑造性格情緒,全面提高舞臺效果[1-2]。
舞蹈服飾設計中的色彩要素搭配,需要充分考量舞臺燈光、背景環境、演出氛圍等外在因素,舞蹈服飾設計要注重協調性和統一性,且舞蹈服飾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明確舞臺主題,豐富舞蹈內容。色彩是顏色設計的統稱,不同的色彩搭配達到的表演效果有明顯不同。符合舞蹈主題的服飾色彩要素搭配,能夠滿足群眾視覺上的色彩需求,給人們帶來良好的視覺享受,因此,在舞蹈服飾設計的過程中,想要保證舞蹈藝術表現效果,就要注重服飾色彩與舞臺環境的協調性,減少服飾色彩與燈光之間的沖突。一些舞蹈服飾設計中色彩要素的應用,會對舞臺燈光效果產生影響,而設計人員在服飾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先了解舞臺燈光的主要構成,讓服飾色彩要素與舞臺之間達成統一。
無彩色系主要指的是白色、灰色和黑色,3種顏色作為彩色的組成部分,在舞蹈服飾設計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無彩色系以黑白作為基礎顏料,有效地調節裝飾物品的反射率,調整舞蹈服飾的整體明度,利用無彩色系作為舞蹈服飾設計的主色,能夠更好地表現出舞臺的整體效果。例如黑色代表深沉、莊重,白色能夠提高服飾的亮度,灰色為舞蹈表演增添了朦朧感。因此,舞蹈服飾上的無彩色系與舞臺燈光的有機結合,能夠更好地體現出舞蹈藝術效果。
單一色彩在舞蹈服飾設計過程中的有效應用,能夠直接為群眾帶來視覺沖擊,在開場的第一時間,引起人們對服飾色彩的注意。一些舞臺場景的設計,不需要過多的服飾色彩進行點綴,通常只需要應用單一的顏色,就能呈現出想要的舞臺效果。例如在喜慶的節日晚會上,紅色能夠給人溫暖的感受。因此,在舞蹈服飾設計的過程中,添加紅色元素,能夠更好地彰顯節日主題。
多色彩主要指的是各種顏色之間的混合搭配。不同色彩之間的搭配設計,能夠保證服飾整體呈現效果的協調性,使得多種色彩之間可以形成鮮明的對比,讓身穿不同顏色服飾的舞蹈演員在舞臺的互動過程中,營造出良好的藝術意境,形成立體化的空間形象,直觀地表達出舞蹈中蘊含的情感內容。同時,舞蹈服飾設計要通過不同的色彩要素進行色彩調整,例如冷暖對比、色調對比、明暗對比、面積對比等,保證不同色彩之間的和諧性。
色彩并不代表簡單的化學配料。在服飾設計的過程中,色彩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色彩本身就對服飾的整體形態起到裝飾作用,和諧的色彩搭配能夠與優美的服飾圖案有機結合,而在相同結構的服飾類型上,通過色彩的選擇帶來不同的裝飾效果,使得色彩元素之間有機結合,能夠深化舞蹈服飾所具有的內涵。舞蹈服飾是指舞蹈演員在演出過程中需要穿著的服飾,服飾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舞蹈演員塑造角色,讓舞臺演出風格變得更加具體化。在表演的過程中,舞蹈服飾的應用能夠起到營造氛圍的作用,同時,服飾上的色彩元素能夠給群眾帶來視覺沖擊力。服飾色彩作為舞臺畫面中的活動色塊,與舞蹈氛圍和舞臺空間交相輝映,演繹出一幕幕動人畫面。在舞臺服飾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舞蹈的劇情和內涵,通過不同的色彩搭配,突出舞蹈演員的性格特點,創造出優異的藝術表現效果。服飾設計中的色彩要素是舞臺藝術表現中的重要環節,設計師需要在舞臺準備階段,結合舞蹈劇情選擇合理的色彩元素進行統一搭配,調整色相飽和度與明度,實現舞臺整體色調的和諧統一[3]。
在舞蹈服飾設計過程中,色彩要素的應用會對舞臺燈光產生影響,因此,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到燈光這一環境因素。舞臺燈光的應用能夠營造出良好的舞臺氛圍,充分調動觀眾的情緒,讓舞蹈人員更好地投入到藝術表現中。此外,燈光的運用能夠對舞蹈服飾造型設計提供輔助,讓舞臺布景和舞蹈演員之間進行有機融合,構建一體化的表現場景。群眾在燈光中所感受到的色彩,并不是真正的色彩渲染,而是通過光線刺激形成的不同視覺感受,一旦光線發生變化,舞蹈服飾中的色彩元素也會產生改變,從而出現視覺差異。如果在演員表演過程中,采用強烈、明亮的燈光,就會提高服飾色彩的亮度;如果選擇暗色系的燈光,就會影響服飾色彩的飽和度,同時色彩之間的碰撞還會產生不同的視覺體驗。例如,舞臺運用白色熒光燈,搭配冷黃色系的舞蹈服飾,就會讓整體的表現效果更加傾向冷色系,使得服飾上的暖黃色飽和度逐漸降低。因此,舞蹈服飾設計人員需要在色彩選擇的過程中,合理地考慮燈光的影響因素,做好服飾色彩搭配工作。
在舞蹈服飾設計過程中,色彩要素的合理搭配需要參照舞臺整體風格,這就需要設計人員了解舞臺的背景。舞臺背景主要負責提供舞蹈表演的環境,需要保證舞臺布景和舞蹈服飾之間的有機結合,為觀眾營造出立體化的舞蹈藝術表現效果。舞蹈服飾中的色彩應用需要與燈光進行協調配合,從而有效地提高舞蹈畫面的動態化。同時,舞蹈服飾色彩元素與舞臺布景之間的有效配合,能夠改變舞蹈呈現效果,為觀眾帶來良好的視覺感受,這就需要把握好色彩要素之間的協調關系,充分發揮出舞蹈服飾的表現力。設計人員在選擇舞蹈服飾色彩時,需要參考舞臺布景的整體色調,保證色彩搭配的合理性,尤其是一些大型舞蹈表演,會不斷更換舞臺布景,這就需要對舞蹈服飾的色彩進行控制,例如,當舞臺布景為紅色時,為了更加突出舞蹈演員的表現力,就不能運用紅色作為舞蹈服飾的色彩。
古典舞中的服飾色彩運用需要以高度和諧為主,色彩元素要貼近歷史特征,一般在進行古典風格舞蹈服飾設計的過程中,要選擇相對成熟的款式,夸張的色彩元素不適合應用。此外,流行色也要謹慎考慮,古典風格的舞蹈服飾設計盡量運用單一色彩,黑、藍、灰、象牙白等都是常見的色彩元素;古典風格舞蹈服飾可以利用古代服飾的特點,選擇特殊的古典服飾面料,裝飾物一般采用明亮色進行點綴。
民族舞中的服飾色彩運用,需要結合民族文化背景。我國是多民族國家,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飾文化,選擇的色彩內容也存在差異,因此,設計人員在進行民族風格舞蹈服飾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民族的氣候文化內容,了解各民族人民對色彩的喜好,為服飾增添不同的色彩特征。例如,女式無袖藏袍里面的襯衣大多以紅色和綠色作為基礎色調,在舞蹈過程中伸展自如,瀟灑飄逸;回族青年人更喜歡穿鮮亮的顏色,如紅色、藍色、綠色;苗族服飾會選擇多種強烈的顏色形成對比,體現出厚重的艷麗感,主要用色有紅、黑、白、黃、藍。
服飾在裝飾人的外表的同時,還能夠展現出人的內涵和氣質。舞蹈服飾中色彩元素的有效應用,能夠將舞者、舞臺、環境等元素進行有機結合,給舞蹈欣賞者帶來不同的視覺享受。現代舞中服飾色彩的運用,需要結合舞蹈風格來選擇顏色。浪漫舞蹈風格主要選用甜蜜、輕柔的淺粉色,或者帶有透明感的米白色和淡黃色。這樣的色彩運用能夠充分體現出舞蹈服飾的甜美華麗,給人帶來清快、活潑的視覺感受。
綜上所述,在進行舞蹈服飾設計的過程中,要從色彩要素、色彩運用、色彩選擇等方面深入分析,結合舞蹈內涵和舞者即將表現出來的情緒特點,選擇適合舞者的服飾色彩。此外,舞蹈服飾設計人員需要了解色彩要素搭配的重要性,考慮服飾色彩要素與舞臺燈光、布景之間的關系,表達出不同的舞蹈風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