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構建運行權責清單,對各級主官和機關的權責進行梳理列單,對權力運行流程進行明確規范,能夠督促部隊領導機關合理運用手中權力、積極履行應盡職責,保障官兵有效行使正當的知情權、參與權、建議權、監督權等合法權益。這是在部隊管理實踐中探索創新依法治軍方式的實際舉措,對于解決部隊管理中存在的管理多頭、職責不清、效益不高等問題,提高依法治軍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部隊領導機關應采取有力措施,從思想、組織、能力、機制等方面加強相關保障,確保部隊權責清單順利構建、有效運行,切實提高部隊管理實效。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部隊構建和運行權責清單,首先需要強化官兵的“法治意識”“權責意識”和“清單意識”,加強權責清單構建和運行的思想保障。
強化官兵的法治意識。部隊領導機關應積極通過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隨著新的法規制度相繼出臺,部隊在大力宣貫各項軍事法律、法規,讓廣大官兵熟知相關內容的同時,更應將軍事法律、法規的具體要求寓于部隊文化思想傳播之中,通過春風化雨般的文化熏陶和教育,使廣大官兵真正樹立法治理念,使法治意識融入官兵的頭腦和日常行為之中。
強化官兵的權責意識。部隊領導機關在進行法治宣傳教育時,應重點組織官兵學習與工作職責密切相關的軍事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使官兵真正明晰自身擁有的權力與擔負的責任,包括權力的來源依據、規范的權力行使流程以及具體的追責情形,從而進一步強化廣大官兵的權責意識,促進領導機關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引導各級領導干部養成依法用權、依法履職的良好習慣,做到不擅權專權、不徇私謀私。
強化官兵的清單意識。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運用清單建立管理規則,用責任清單約束員工的不作為行為,用信用清單作為獎懲實施依據,提高了企業管理效能。同理,在部隊管理實踐中,應強化官兵的“清單意識”,將領導機關的權責和官兵的崗位職責列出清單,使廣大官兵從日常的繁雜事務中解放出來,真正以戰斗力標準為導向,抓好主責主業,形成按清單用權、依清單履職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部隊管理效能。
部隊權責清單主要包括各級主官權責清單、機關領導權責清單和各級機關權責清單,權責清單的構建和運行工作涉及部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推進此項工作需要部隊領導高度重視,抽調精干力量,建立組織機構,加強權責清單構建和運行的組織保障。
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專項領導小組應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明確工作要求,部署任務分工,跟蹤工作進度,指導專項工作小組開展工作,及時協調解決權責清單構建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困難,確保權責清單構建工作穩步推進。
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專項工作小組是部隊權責清單初稿的擬制者,具體負責本部門相關軍事法律、法規的整理、匯總,依據權責清單制定的原則要求和內容要素,對本部門的權責事項進行梳理、清理,完成本部門權責清單初稿的擬制工作和修改完善工作。
成立專項監督小組。專項監督小組不僅要監督部隊權責清單構建過程中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情況,還要監督權責清單構建完成后機關各部門、處(科)室具體執行情況。此外,部隊還應通過網絡、櫥窗、報刊等方式公開權責清單,發動廣大官兵對領導機關用權、履職、盡責等情況進行監督,廣泛收集整理官兵的監督意見,及時處理官兵提出的問題并向廣大官兵反饋問題處理情況,真正使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處于陽光之下。
部隊權責清單是否科學合理、領導機關能否有效運用權責清單,與部隊官兵的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密切相關。這要求部隊權責清單構建者要熟知軍隊各項法規制度,具備良好的法治素養,同時要求各級領導和機關人員具備較強的依法行政能力。為此,應著力提升官兵的“三種能力”,加強權責清單構建和運行的能力保障。
強化領導機關對法定權責的認知力。只有努力提高領導機關對法定權責認知力,才能樹立依法行政理念,才能以法治思維推動各項工作落實,才能養成“依法用權”的行為習慣。部隊領導機關應通過開展“學法規、用法規”專題教育活動,組織領導和機關人員深入學習與部隊各項權責相關的具體法規,做到領會精神內涵、牢記內容要求、熟知具體規范,不斷強化領導機關對法定權責的認知力,確保權責清單的構建全面合法、權責清單的運行順暢有效。
強化權責清單的執行力。一項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力。部隊權責清單來源于法規制度,是法規制度在管理實踐中運用的細化版,只有提升權責清單的執行力,才能保證其生命力。因此,權責清單構建完成后,部隊在組織實施各項活動中,應依據權責清單將工作任務定人定位,從部隊主官、部門領導到每名機關工作人員,逐一明確具體權責,并定時進行考核評估,檢查權力是否按照規定的流程使用、每項責任是否落實到位,在管理實踐中不斷強化權責清單的執行力。
強化清單運行的監督力。權力的規范運行離不開強有力的監督,責任的有效落實也需要廣泛的監督。部隊構建權責清單的目的在于明晰權責,運用權責清單的目的在于規范權力使用,督促各級責任落實。因此,部隊領導機關應以權責清單構建和運行為契機,著力強化領導機關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的監督力,明確領導機關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的監督主體、監督對象、監督程序、監督方法和監督責任,切實讓各項權力在強有力的監督下規范運行,讓各級責任在強有力的監督下得到有效落實。
部隊構建權責清單涉及多個機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權責清單構建完成后如何有效運用于部隊管理實踐,也面臨很多矛盾問題需要解決。為此,需要建立相關保障機制,加強權責清單構建和運行的機制保障。
建立協作機制。構建權責清單目的之一,是厘清機關各部門之間的權責邊界,而不是割裂各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部隊管理實踐的復雜性和未來作戰行動的聯合性,決定了部隊各部門之間必須要加強協作。權責清單構建過程中需要機關各部門、各處(科)室共同協商明確權責邊界,權責清單運行過程中也需要機關部門之間加強溝通協作,通力完成工作任務。為此,部隊應建立由機關相關業務部門或者處(科)室牽頭的協作機制,協商辦理需要多部門聯合處理的綜合性管理事項。比如,部隊綜合性安全檢查,可以由部隊管理部門牽頭實施;部隊綜合性演習保障管理,可以由作戰保障部門牽頭實施。
建立監督機制。部隊權責清單公布后,領導機關應按照權責清單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切實維護權責清單的嚴肅性、權威性。為防止權責清單構建完成后空置,部隊應建立有效的權力運行監督機制,由紀檢部門牽頭,通過依靠業務部門專項監督、機關部門互相監督、發動群眾廣泛監督等方式,構建嚴密的監督網絡,定期通報機關和個人違規用權和履職不到位等情況,確保權責清單在強有力的監督下有效運行。
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權責清單構建的意義在于將部隊領導機關的權力限定在固定而明確的范圍之內,同時明確權力事項對應的責任。因此,部隊在實際運用權責清單時,應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指定專門機關,對照權責清單中明確具體的追責情形,對用權不規范和履職不到位等情形進行追責。在追究相關責任時,必須具體到個人,才能真正發揮責任追究的作用。否則,不明確責任主體,則很難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