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交往頻繁,西方的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等不斷滲透到我國,給當下年輕人的思想造成很大的沖擊,很多年輕人接受西方的發達國家的思想文化、價值觀,甚至社會上還涌現了一大批哈韓、哈日、哈美一族,對發達國家的思想文化瘋狂崇拜。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一個國家得以發展的根本。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自身獨特的歷史、社會價值觀、文化傳統,為文化產品創意賦予了不同的內涵。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為我們后代留下了寶貴的物質精神文化,但是我國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過程中,一直沒有充分利用優秀的文化[1]。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比較慢,一直在模仿西方發達國家,導致國內的文化創業產品模仿現象十分嚴重,缺乏原創性。典故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古文詩詞、戲曲、民間藝術等,將其運用到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可以為文化創意產品提供新的思路,設計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提高我國文化創意產品的競爭力,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典故指詩文中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者詞句。典故可以分為成語典故、歷史典故、文學典故、文化典故等。典故包括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中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體現了不同民族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不同價值觀和思想,具有一定的社會性。我國典故以自身特有文化底蘊貫穿到整個文學作品創作中,因此典故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隱喻性。
故事性指典故一般具有豐富的故事情節,并有明確的出處。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例,牛郎織女講述了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編織彩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單調生活,她逃離了天庭,偷偷來到了人間,并私自嫁給了牛郎,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被天帝得知大怒,派天兵天將捉拿織女。織女被捉拿以后,牛郎一路追擊,王母娘娘大怒,用金叉在牛郎和織女面前劃了一條銀河,允許他們每年七月初七見面。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感動了喜鵲,喜鵲飛來,在銀河之間搭了一座鵲橋,讓牛郎和織女相會。最早來源于《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隱喻性指典故的派生意思,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典故派生了引申意、比喻義。在特定環境下,往往將這種概念與典故的特殊意義聯系在一起,這種關系的關鍵作用就是隱喻。比如鴻門宴這個典故來自司馬遷的《史記·項目本紀》,項羽在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一個宴會邀請劉邦參加,其本意是在宴會上誅殺劉邦,在現代喻指不懷好意的宴席。
文化包括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的內容,也包括自然科學、語言、文字等費意識形態的內容。典故文化就是與典故相關的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的內容,典故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具有一定教化功能,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2]。
文化創意產品包括廣播電影電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設計、廣告設計、服裝設計等以創意為中心的文化產品。文化創意產品是一種含有自身文化特色的產品,是根據本地文化實際情況,經過創意加工形成的文化產品。與其他的產品相比,文化創意產品強調文化創意,追求人們精神需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分不開,20 世紀60 年代,歐美國家出現了大規模的社會運動,給傳統工業社會帶來一定的沖擊,人們開始追求個性解放,反對主流文化,多文化的形成,為個人創造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創意產業的發展[3]。目前,由于歐美國家的文化創意發展比較早,目前歐美國家的文化產業十分發達,在國民經濟比重非常大。我國文化創意產品出現的時間比較早,早在封建社會時期,我國出現了陶器、瓷器、絲綢等工藝品,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風俗習慣、宗教等,在設計方面帶有濃厚的中國文化風。比如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西漢素紗單衣,色彩鮮艷、紋飾精美、薄如蟬翼,僅重49g,反應了西漢的養蠶、制造工藝。
我國典故中含有很多文化符號,根據典故發生的人物、地點以及歷史事件,可以將文化符號創作出具有大量辨識度的典故文化產品。最常見的有電影,近年來,我國電影電視產業快速發展,大量的典故被翻拍,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比如《西游記》《白蛇傳》《封神榜》等作用,并在這些作品的基礎上,延伸了很多相關的文化產品。以《西游記》為例,目前上市場上關于《西游記》的文化產品非常多,包括西游主題的首飾、Q 版公仔、絲巾,以師徒四人形象的文具等,連云港市還打造了西游記主體公園。在開發旅游產品的時候,當地的旅游開發商也會積極尋求典故有關的符號,創造雕塑、壁畫等藝術作品。比如安徽合肥包公祠內,以包公為原型,建造了蠟像館,蠟像館根據民間流傳的包公故事原型,設計了《怒彈國丈》《打龍袍》《鍘美案》幾個故事常見的蠟像。典故文化除了符號的應用,還有隱喻性,可以將其透射到文化創意作品中,提高文化創意的內涵[4]。比如我國嫦娥探月工程,是受到嫦娥奔月這個故事的隱喻影響,將其作為我國探索月球工程的名字,傳承了我國古代人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典故文化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傳承數千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對傳承和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我國文化產業取得一定的進步,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具體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文化創意產品形式單一,缺乏可持續性。在開發我國古典文化的時候,往往需要結合到古典文化自身特點,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典故可以給人營造一種美的意境,帶給美的享受[5]。比如昭君出塞,王昭君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美的化身,和平的使者,她個人做出的貢獻和歷史功績得到了歷史學家的充分肯定,她的故事家喻戶曉,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但是關于她的文化創意產品主要集中在音樂、影視、文學方面的創作。相傳王昭君出塞時,走到漫天黃沙的塞外,望著天邊的大雁,想起在漢朝生活的點點滴滴,彈起她心愛的琵琶,一曲《出塞曲》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聞之讓人動人,連天邊的大雁聽到憂傷的琵琶音,也紛紛撲落在黃沙上,留下了平沙落雁的典故。千百年來,關于王昭君的形象只有在影視文學作品中呈現出來,并沒有將其衍生出可視化的文化創意產品。第二,缺乏典故的隱喻作用。典故的隱喻性是典故留下來的重要特點,在文學作品或者日常生活中使用典故時,都是由于典故表達的言簡意賅,但是意義豐富,可以起到借古喻今的意義。然而當前的文化創意產品中并沒有充分運用到典故文化的隱喻作用,從而沒有發揮出文化創意產品教化功能[6]。
隱喻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隱喻是人們認知過程中最基本、最原始的思維方式,一般應用在文學作品中,將某一個事物概念映射到另外一個事物上,找到兩者之間的相同點,讓觀眾對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她是一顆夜明珠,在黑夜里散發出燦爛的光芒。這里就是將一個人比喻夜明珠,說明這個人很有魅力,可以散發光芒,影響到大家。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下,典故中表現出來的表層概念和深層的文化隱喻對本土的人來說,這是他們較為普遍的人生體驗,這是一種只可會意不可言傳的東西,是人們在認知過程中相互作用的結果[7]。因此,典故的隱喻一定程度具有一定民族性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典故的隱喻性往往通過典故的來源和表達的思想體現出來,我國的來源于神話傳說、文學作品、民間故事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還有一些特定場景下的語言也可以成為典故,比如前兩年流行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錦鯉”“店小二”等詞語被人們瘋狂傳播,其中店小二是舊時社會茶館、酒肆、飯館等場所負責接待的伙計,店小二熱情周到的服務,可以為顧客帶來美好的體驗。2018 年浙江省政府的領導人提倡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要做好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的店小二,店小二逐漸引申出新的意思,指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為企業服務的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8]。
現代文化產品設計過程中,往往將典故文化結合起來,通過創新方式,將文化產品的內涵融入到產品設計中,將傳統的一些造型轉化到現代文化產品種,讓文化產品具備生活化和心理機能化,創造出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產品,這屬于嫁接方式。市場上推出的以魏晉時期竹林七賢形象設計出來的工藝擺件,根據湖北省博物館展覽的編鐘形象用來設計調料罐,增加了生活用品的文化內涵。北京故宮博物院通過自主研發和企業合作,研發了一系列的文化產品,云起如意的領帶,就是以故宮中收藏的龍袍中寓意吉祥如意的云紋作為設計元素創作的;火爆的朝珠耳機,就是選擇清朝宮廷的朝珠為設計元素,并選擇現代電子產品耳機,將文物與現代產品結合一起,將耳機和朝珠聯系在一起,既賦予文物新的生機,而且方便攜帶,具備現代功能,是一種富有文化寓意的裝飾品[9]。北京故宮博物館依托優秀的文化創意團隊,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結合在一起,將一件件簡單的商品賦予了新的文化內容,同時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高科技技術,打造了數字博物館,給觀眾帶來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比如故宮博物館退出的端門數字博物館,利用端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將其與天安門和故宮博物館連接在一起,利用數字影片為觀眾介紹紫禁城和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技術以及文化價值,讓觀眾對故宮博物院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與體驗。
基于典故文化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過程中,也可以采用這種用古造今的設計方法,將典故中蘊含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信息,通過對典故的理解和提煉,對典故中的隱喻特點進行再創作或者用于產品外觀的開發設計,讓產品不僅具有現代功能,而且具有一定的典故隱喻性,這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創作手法[10]。孔夫子舊書網設計出來的木制而立尺,是根據《論語·為政》篇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的自我評價,后人逐漸將孔子的自我評價作為自己不同人生階段需要達到的生活理想狀態。求學的學子以“尺”為鑒,在求學的道路上嚴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不逾矩,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完成什么樣的事情,沿著自己設定的目標去努力,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綜上所述,通過對典故文化、文化創意產品之間的分析,找出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并將典故文化應用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利用典故文化的隱喻特征,將典故文化嫁接到現代文化創意產品,讓經典繼續為人們日常生活服務,實現典故在現代社會的價值和教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