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新聞傳播行業取得了極大的改變,廣播電視新聞的主體地位也受到了極大沖擊,但是當前在我國整個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廣電新聞仍舊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覆蓋范圍比較廣,并且新聞內容的權威性也是其他新媒體平臺難以匹敵的。
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需要進一步重視電視新聞記者工作的開展,對電視新聞記者自身的專業素質作更加深入的分析,從而確保廣播電視新聞可以更具競爭力。
當前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我國的媒體形式越來越多,而廣播電視臺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其承擔著一定的政治宣傳功能,所以廣電新聞記者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工作的過程中,始終有大局意識,聯系發展實際,為群眾服務,不斷提升新聞宣傳水平,主動進行學習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新聞節目的質量和新聞記者的工作息息相關,可以說記者的采訪素材質量將會直接關系到新聞內容的最終呈現,所以新聞記者要多采訪報道大眾關心的事情,加強和民眾之間的有效互動。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堅持新聞的黨性原則,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好宣傳,并且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廣電新聞可以進一步發揮作用。
在新媒體時代,大眾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但是廣電新聞仍舊依靠其高質量的內容輸出而具備一定的權威性,廣電新聞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抓好典型報道,發揮出典型報道的積極作用。
所謂典型報道,包括典型的人物、事件、經驗等多個內容,通過典型報道工作的開展,能夠在社會上起到弘揚正氣的積極作用,并且有效提升廣播電視臺自身的影響力。
對于廣電記者來說,做好典型報道是一個必備的素質。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典型,深入群眾中,尋找典型事件。新聞記者自身也需要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主動對先進人物和典型事件進行采訪報道。
廣電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報道時,自身必須具備一定的精品意識,記者的精品意識會大大促進新聞質量的提高。這對于廣電新聞記者而言,是一項必須具備的素質,這是記者自身責任感的體現,廣電新聞記者在新聞采訪報道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敷衍。
精品新聞內容的輸出是對廣電新聞記者的試金石,也是記者自身能力的直觀展現。在工作過程中始終堅持精品意識并且踐行精品意識,對于記者自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工作中必須付出更多的精力。新聞寫作需“胸中存大局,筆下有細節”,有聲有色的鮮活報道,才能吸引受眾的眼球。
近年來電視新聞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大,廣電新聞記者的工作也面臨更大挑戰,只有堅持精品意識,才能確保新聞的高質量輸出,使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時代有更大的競爭力,促進整個新聞行業更好地發展。
新聞是為大眾服務的,電視新聞記者自身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這就要求廣電記者在工作時,必須有“以民為本”意識,自覺履行新聞職責。能否寫到人民心坎上,是決定新聞是否能成為精品力作的關鍵要素。
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不能以完成采訪任務作為唯一目的,而是要以服務大眾為根本,將采訪對象的利益放在首位,為大眾服務。
在新聞采訪活動中,廣電記者應關注老百姓的生存狀態,借助新聞輿論的作用,幫助有困難的人解決問題。堅持以民為本,將新聞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利用新聞為群眾服務,這是廣電新聞記者必須具備的一個素質。
對人的尊重與關懷,要求媒體報道能夠懲惡揚善,能夠客觀、善意、建設性地引領輿論,能夠幫助人們辨是非、知榮辱。從這個角度講,報道立意就是要宣揚能夠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社會各個階層廣泛認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個方面力量的共同理想。
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以民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作為一名記者,必須具有新聞眼光和智慧,以基層最鮮活、細微的事實充分詮釋黨和政府中心工作、反映廣大人民群眾訴求。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本身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并且其工作質量也會直接影響到廣電新聞的輸出質量,因此在當前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記者專業素質的重視程度,繼續學習,不斷增強自己的專業素質,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擴大優質內容產能;努力創新傳播手段,搶占媒體深度融合制高點;著力增強“四力”,鍛造素質過硬的新聞宣傳工作隊伍;致力于夯實宣傳陣地,不斷拓展廣電新聞覆蓋面,擴大宣傳報道影響力,推動廣電新聞宣傳工作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契合新媒體時代發展需求,使廣電新聞能夠實現高質量的內容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