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滄海桑田,給林業和草原報道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在這次70年成就主題宣傳中,如何傳播好林業聲音、講好林業故事?怎么才能既把握好主旋律、體現歷史感,又避免千媒一面、視覺疲勞呢?《中國綠色時報》充分依靠林草行業優勢,提早策劃,精心組織,把創新的發力點定位于視覺影響上,用一幅幅主題大圖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內容接地氣,版面高質量,把主題宣傳做出特點、做得精彩,呈現了一批傳得開、叫得響的精品。
正如《中國綠色時報》的《林草輝煌70年·美麗中國相冊》特刊詞所寫的那樣:林草中國,有最養眼的綠色畫卷,有最神奇的自然萬物,有最動人的生態故事。一碧萬頃的森林、蒼茫遼闊的草原、孤煙直上的沙漠、多種多樣的濕地,以及此間生存的萬千精靈,共同構成了大自然的底色和特色,也是我國林草行業獨有的高顏值和好氣質。
從2019年5月起啟動特刊以來,《美麗中國相冊》圍繞一個獨特而有價值的主題,采取“1+N”模式,即1幅突出主題的高清大圖,N幅從不同視角解構主題的精美小圖,加上一篇詮釋主題的千字文章,以賞心悅目的視覺影像效果,提升傳播價值和影響力,讓生態保護與林草建設成果看得見?!渡郑鹤匀恢赖闹匾亍贰栋⒗疲何宀拾邤痰拇竺罒嵬痢贰度魻柹w,中國最美高寒濕地》等50多塊特刊,展現了森林、草原、濕地、沙漠及生物多樣性之美,用影像記錄了生態文明進程,把最經典的綠色畫卷、最動人的奮斗故事和最具標志性意義的中國林草建設與生態保護成果載入美麗中國史冊,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此外,2019年《中國綠色時報》還開設了《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年輪·1949—2019》等專欄,推出了《樹木傳奇·深度影響中國的樹木》視覺特刊、《林草輝煌70年》圖文特刊。共刊發專欄報道50多篇、視覺和圖文特刊165塊。特刊以整版篇幅、圖文并茂的形式,成規模、成系列、全景式宣傳林業草原綜合成就,呈現了70年來各地林業草原的發展變化和奮斗歷程。
重大主題宣傳既要求政治性、政策性,又要求持續性、可讀性。在這次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傳中,《中國綠色時報》走差異化之路,深挖記者、通訊員隊伍潛力,調動各記者站積極性,實施個性化服務,出版圖片特色化特刊,形成自身宣傳特色,為行業紙媒視覺轉型進行了新探索。
孫閣,是《中國綠色時報》河北記者站記者,河北省攝影家協會理事。他充分發揮自己攝影特長,用圖片展示河北70年生態建設巨變。2019年5月31日,《中國綠色時報》的《美麗中國相冊》特刊發表的《蒼鷺的愛情與親情》,以“1+6”模式,通過7幅圖片向讀者展示了蒼鷺的日常生活。同年6月11日發表的《塞罕壩,奮斗者的杰作》,以“1+9”模式,通過10幅圖片反映了塞罕壩人的創業故事。同年9月20日發表的《“人民楷?!崩畋?,以“1+6”模式再現了奮戰在科技興農、脫貧攻堅和教書育人第一線的人民楷模形象。
徐迪是《中國綠色時報》遼寧記者站記者,20年來堅守在林業工作的第一線,以自己獨到的視角,用影像記錄了遼寧林業的發展變化,特別是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國有林場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遼寧記者站還提供了很多無人機航拍圖片,從更高更廣的視覺角度呈現了林業草原建設的成就。2019年9月30日,《中國綠色時報》發表的《“楓葉王國”演繹紅色傳奇》,以“1+9”模式,通過組織10幅圖片展現了楓林谷森林公園之美,反映了楓林谷森林公園開發建設以來,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長,實現了“木頭經濟”向“生態經濟”的全面轉型。
多年來,《中國綠色時報》一直重視記者站和記者、通訊員隊伍建設,在全國設立了45個記者站,通訊員隊伍達3000人。通過組織培訓、在報紙開設專欄、舉辦比賽等方式,把記者通訊員隊伍建設成為報社事業發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各記者站充分發揮聯通作用,上通下聯,搭建信息暢通的橋梁,把報社的重要部署和各地的生動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這次大型宣傳活動中,各地記者、通訊員主動融入視覺轉型的實踐,展現了傳統攝影人的新價值,也在實際工作中提升了攝影水平。
新聞界曾有“一圖勝千字”之說,那么在圖片彰顯特色的主題宣傳中如何實現圖片的增值服務呢?作為融媒體語境下林業行業新聞傳播主體之一的《中國綠色時報》,不僅實現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聯互通,還與其他專業新媒體聯手,擴大覆蓋力和影響力。
重慶市林業主管部門與報社共同策劃了“林草輝煌70年·綠水青山看重慶”系列報道,將重慶人民特別是幾代務林人將河山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的勞動成果盡收眼前,重慶令人驚艷的綠水青山畫卷通過《中國綠色時報》、中國林業網、中國林業新聞網、生態話題公眾號及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等權威分發平臺和后期制作的“綠水青山看重慶H5”新媒體產品的轉發推送和融合傳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大大提升了重慶“美麗之地、山水之城”的美譽度。
重大主題報道是個系統工程,報社在做好提早謀劃、精心組織、抓住節點、精準發力的同時,還進一步創新形式,強化互聯網運用,融合新媒體、新技術,實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同頻共振,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行業媒體陣地,展示新氣象、新作為。通過這次重大主題報道可以看出,專業化的圖片、差異化的表達、高效化的宣傳效果,是林草行業媒體在重大主題宣傳中的獨特路徑,也為行業紙媒深耕攝影資源、沖出發展困境進行了有益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