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迎來全新的教育大環境。在全新教育環境中,要想實現新課改教學目標,校方要改變以往保守教學思想、單一教學理念,引進大數據技術,開展互聯網信息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總的來說,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新型技術的應用降低了偵查教學工作難度,應用新型科學技術,利于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及時獲取犯罪嫌疑人個人信息,鎖定犯罪嫌疑人偵查的范圍,有效部署偵查力量,提高破案率。
大數據技術是行業術語,其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其他常規軟件而無法完成的任務,有效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集合進行捕捉管理以及處理,是一種全新的處理模式,具有較強的決策力以及洞察力,可以優化數據的處理流程,對大量的數據信息進行精準和高效的捕捉與處理。大數據技術具有自身優勢,其容量較大、種類繁多,獲取數據的速度較快,能夠真實反映數據。大數據技術在當下憑借自身優勢在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
從以往的偵查工作模式到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以信息為主導的工作模式,我國偵查工作主要出現以下幾個不同方面的轉變,下文詳細進行分析:
1.偵查工作理念的轉變
以往偵查理念把人放在主要位置,把證人、線人、目擊人、犯罪嫌疑人作為證據的主要線索,由于沒有監控錄像,偵查機關需要對案發現場的目擊人進行詢問,詢問其發生了什么、事件如何發生,若沒有找到相關記錄,偵查機關要進一步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詢問,問其跟誰聯系較多、聯系過程中說了什么重要信息。此外,數據信息獲取難度較大時,各類犯罪相關信息容易被遺漏。
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可以把海量信息聯系在一起,并獲取刑事案件中各類重要信息,通過偵查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獲取實時、全面的數據信息,利于工作人員把海量信息作為依托和支撐,降低偵查難度,擴展偵查思路,多角度和全方位開展偵查工作。
2.偵查工作方式的轉變
以往偵查機關在偵查工作過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模式:一是從案例到人的偵查模式,二是從人到案的偵查模式。在偵查工作期間,偵查工作人員為了一個線索,不停轉換場所與不同線索相關人員溝通交流,偵查工作難度大,過程較為煩瑣。偵查工作以點到點的模式開展,受二維模型的影響,無法擴張和傳遞信息。
應用大數據技術可改變以往偵查模式,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強化情報捕捉,通過多樣化的方法獲取海量數據,提高偵查效率,降低偵查工作難度。
以往公安教育過程中,常應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導致公安教育效果不夠明顯。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對公安專業教學工作帶來一定影響。高校管理者及教學人員在實際教學期間應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學習大數據技術理論知識,并構建公安機關信息數據交流平臺,利于學生接受全新事物。
大數據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以往的偵查教學模式,也影響了人才思維的培養,改變以往依據經驗和直覺、跑斷腿的偵查思維,把信息化、數據化融入偵查工作中,培養偵查人員利用數據思維、應用各類新型技術來采集信息、數據,利于培養出高素質、能力強、善于應用新鮮事物及新技術的人才。
公安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把技術過硬作為目標,課程設置和安排均與公安工作有較大聯系,且每個公安院校均有公安類的專業,依據專業課程設置配套教學課程、學科。盡管以往公安院校學科設置及教學體系構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一體化的偵查模式下,當下公共科目的學習無法滿足目前公安工作的實際需求。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把大數據技術作為公安工作的支撐,應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全新的教學體系,做好學科的設置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偵查工作,實現各個警種的有效配合。需要注意的是,教學人員切莫把刑事偵查理論知識簡單地認為是專業的基礎性學科,而應把其看作公安專業的必修教學課程,把邏輯學、統計學及計算機學等全面結合,創新公安院校學生的偵查理念,加強偵查意識,落實一體化偵查工作。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把大數據技術和偵查工作相結合,利用大數據進行預測和全景式記錄工作,明確偵查范圍并部署偵查力量,有效提升辦案率。
為更好地應用大數據技術,發揮技術優勢,做好偵查工作,高校在教學期間應具備大數據意識,大力宣傳新思維和新技術,探索偵查教學的有效途徑,利用新技術創新教學。
此外,也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效果,做好學科的設置工作,把刑事偵查相關基本理論作為基礎,并把理論知識融入到公安教育課程中,優化教學體系,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