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媒體時代技術不斷更新,有助于推動傳媒行業持續發展,但是只有核心技術進步才能徹底解決實踐層面的效率問題。而實踐層面效率問題實質是如何提高信息生產效率、信息傳播效率等,從而有效保證其傳播方便性、靈活性及實用性等。智能化媒體技術孕育出全新的信息傳播形式,促使信息傳播模式向體驗臨場化、分發人際化等方向轉變。同時,受4G網絡大范圍普及影響,網絡視頻步入飛速增長時期,小體量的短視頻就能吸引大量的觀眾。與圖片、文字等傳統信息傳播媒介相比,網絡短視頻具有信息量大且真實性強等鮮明特點,能大大提高信息傳播效率,應在智能媒體時代下大范圍應用。
1.視頻內容適應觀眾瀏覽習慣
在移動互聯網日益普及的當下,短視頻因制作簡單、發布方便等特點得到蓬勃發展,已成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打發零碎時間、滿足自我表達需求的重要方式。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公布的《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短視頻市場規模達467.1億元,同比增長744.7%,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無處不在的傳播場景、持續增長的用戶規模、超乎想象的驚人流量,彰顯著短視頻旺盛的生命力。
網絡短視頻進行精細化運營后,能優化視頻內容,獲得詳細的數據,視頻觀看完成之后,平臺可以準確地判斷視頻質量,根據用戶觀看行為進行分析,從而能準確了解到用戶在觀看過程中哪些視頻是直接跳過以及被重復觀看的,最后根據視頻細節的優化,使推送視頻具備高質量。細化并構建獨立用戶頁面,可以快速查看用戶總體觀看情況,比如,通過分析觀眾地域分布,可以查看主要人群空間分布情況;通過分析觀看終端,可以了解到觀眾使用設備的總體情況;通過分析觀看時間段,可以了解到具體時間段的觀看時長,方便調整推送內容及發布時間,從而能更好地適應用戶瀏覽網絡短視頻的習慣。對這類數據的了解,可以輔助細化用戶頁面,明確目標群體。運用精細化運營方式從宏觀的角度來了解用戶,再從微觀的角度洞察用戶,有助于平臺更深入地了解用戶,從而賦予平臺多維分析能力。
2.個體用戶化身短視頻主人
智能媒體時代的到來已經成功打破了單向直接傳播的現狀。傳統主流媒介不再擁有宣傳的專有權,“人人都是獨立媒體,人人都是作家”已逐漸取代傳統傳播模式,新媒體已成為主流。短視頻平臺也是如此,只要用戶注冊并登錄賬戶,就可創建及發布短片。平臺給原創作者更多的保護。視頻傳播的內容、風格等皆由創作者自己決定。
1.短視頻內容嚴重同質化
提供高質量的內容和準確的信息,是短視頻平臺長期發展的基礎。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短視頻傳播方式也越來越娛樂化,“內容”成為需要關注的重點對象。為了滿足觀眾的需求,短視頻平臺合理利用了新技術,但還是避免不了視頻內容出現同質化現象,內容同質化具體體現在背景音樂、舞蹈或拍攝風格等方面的大量模仿上。盡管主角換了人,但主題和特定內容還是一樣。比如,鳥叔的“騎馬舞”視頻點燃了抖音短視頻平臺的用戶熱度,由此引發了大量用戶相繼模仿,但其內容乏味且重復,沒有創新的想法,長此以往,便會導致人們喪失審美能力。
2.短視頻用戶呈現明顯低齡化趨勢
綜上所述,使用氨甲環酸可以顯著減少脊柱轉移腫瘤手術中的出血量。在氨甲環酸組中更少的患者術后需要輸血及圍手術期并未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
網絡短視頻大部分用戶年齡在18歲以下,這些用戶心智不成熟,自覺能力較弱,不能正確分辨短視頻。一方面,未成年人會花費大量的空閑時間觀看簡短的娛樂視頻,長時間瀏覽的話,將嚴重損害他們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對短視頻內容情節的判斷能力,未成年人則容易受到短視頻平臺中不良內容的影響。
3.短視頻內容不健康問題頻發
網絡短視頻不良內容不僅影響著觀眾感官,也影響著其身心健康。
例如,《北京青年報》曾報道,一些人模仿網絡視頻里的段子用筷子開酒瓶,導致手掌扎傷。從2019年4月1日起,一組用筷子開啤酒瓶的視頻在多個直播平臺上開始流行。杭州的一名醫生說,近年來類似的病例很少見,但2019年夏天該醫院在半個月內就已經接診了5個病例。根據患者的講述,他們都是因為在網絡短視頻中觀看了類似內容的視頻并進行模仿,想在朋友面前秀一把,也希望能發布到網絡短視頻中吸引大量的粉絲以提高播放量,結果演砸了。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副研究員劉金瑞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談道:“中國以前沒有關于短視頻發布的具體規定,而且很難從法律上確認事故與短視頻之間的因果關系。成年人對自己行為負責任是基本原則。”
1.合理運用算法推送內容
短視頻平臺受歡迎,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
其一,該平臺提供了新穎時尚的內容,涵蓋范圍廣泛,大部分內容能夠快速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滿足更多人們的需求。
其三,平臺的推送方法便于人們點擊、瀏覽。
其四,平臺的推廣力度大,大量的廣告宣傳是短視頻平臺傳播的引擎。
對大量網絡短視頻內容同質化的現象,應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應避免網絡視頻內容的重復單一,加強網絡短視頻監管工作,嚴格把控內容。
其次,應用好“算法推薦”,根據觀眾瀏覽需求和喜好來推薦內容。
最后,在發展過程中,平臺不應盲目追求經濟價值,而應針對客戶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在社會發展中發揮出更大的正面作用。
2.合理限定未成年人瀏覽短視頻的時間
網絡短視頻爆炸式高速增長,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都宅在家里,大都刷網絡短視頻來打發時間,而短視頻平臺大多數用戶群體都是未成年人。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們無法判斷短視頻內容是否“有益”,容易出現長時間瀏覽的現象,從而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網絡短視頻平臺應根據用戶的相應年齡進行合理推送,建立青少年保護機制,控制其觀看短視頻的時間,避免未成年人因長時間瀏覽短視頻而造成視力下降。合理規劃未成年人瀏覽網絡短視頻的時間和內容,不僅能使未成年人在平臺推送的學習內容中提高知識,還能使平臺運營更加規范和標準化。
3.完善短視頻監管法規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近年來,大量網絡短視頻平臺涌現。短視頻因隨時分享、隨時傳播等功能深受人們的歡迎。當短視頻行業一路高歌猛進時,如何對內容進行有效監管,已成為一個較為迫切的課題。
推動短視頻走向規范,構建清朗網絡空間,必要強度的監管很重要。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行業協會針對網絡短視頻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依法依規處理了一批違法違規網絡短視頻平臺。如,為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短視頻,在網絡短視頻平臺上全面推廣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出臺并落實《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開展短視頻服務的網絡平臺以及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的標準進行規范。針對短視頻行業種種亂象,關鍵是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把監管之“手”伸長一點,把監管的籬笆再扎緊一點,落實好實時跟蹤、動態監督等有效舉措,發現不良苗頭及時出手、嚴肅追責,既盯得緊又管得住,形成對不良低俗以及違法違規內容上傳者的威懾效應,引導和倒逼短視頻行業健康發展。相關部門應健全監管標準并規范行業秩序,推動大量優質產品的產生。通過行業協會的推動,促進短視頻平臺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提升輿論引導能力,向社會注入正能量,抵制庸俗和有害內容的傳播,并保護青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和諧的網絡空間。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網絡短視頻平臺雖然目前是爆款,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還會出現更多的媒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