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交往方式,引發了國家對于社會治理問題的深層思考。鄉村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方面,鄉村治理的轉向伴隨著鄉土社會的變遷。政務融媒體發揮著政民溝通的渠道作用。《關于推進政務融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范》指出,政務融媒體要盡量開設在群眾聚集的平臺上,向縣級融媒體開放入口,縣級融媒體應發揮媒體、黨建、政務和服務的功能。
本文以甘肅省隴南市9區縣的縣級政務融媒體為研究對象,考察新浪微博平臺、騰訊微信公眾號平臺、抖音短視頻平臺等,努力梳理出縣級政務融媒體助力隴南鄉村治理的路徑。
政務融媒體為村民提供建設所需要的政策信息、經驗示范,激發村民的建設熱情,讓村民積極投入國家和地區的建設事業中,助力鄉村共建。
1.政務融媒體的矩陣景觀。政務微博影響力居全國前列,凸顯政務告知功能。2019年隴南市政務微博競爭力指數位于全國百強城市第11位,居全國縣級融媒體上榜數量的首位。
政務微信體系完整,有強大的服務功能。首先,開發@隴上江南公眾號矩陣加掛在市級公眾號@隴南發布平臺,集成106個區縣部門。其次,開發了統一的后臺@隴南鄉村大數據,嵌入各縣級公眾號。最后,開發微信小程序@隴南辦事、@禮縣就業扶貧用工信息平臺、@文縣家庭減災資源調查等。
視頻號宣傳色彩濃厚,配合電商經濟。1區8縣均開設了黨政政務抖音號和黨政政務西瓜號。“隴南成縣發布”和“隴西融媒”躋身抖音2020年2月融媒體TOP20榜單。
2.脫貧致富的電商傳播。電子商務是商務活動在信息社會中的媒介化行為,擴充了人們的購買品類,擴大了人們的物流范圍,使“長尾”商品走入千家萬戶。隴南地區借力縣級融媒體的宣傳效應,補足“巷子深”的短板,用原生態、有機種植為產品背書。隴南官方注重宣傳手法與營銷手法的相互配合,打造“禮縣蘋果”“武都花椒”等特色品牌,主辦抖音短視頻大賽,貫穿花椒節、核桃節、蘋果節等。
縣級政務融媒體助力鄉村共治,為村民提供大數據、云平臺、智能辦公等技術手段,提供網上便民服務,賦予民眾協商與監督的權利,參與智慧城市治理。
1.智慧便捷的服務型政府。所謂服務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的理念下,開展服務職能的執政類型。隴南政府借助微信平臺便民的特點,開發微信端口為民服務。
微信小程序@隴南辦事向百姓開放日常生活生產的辦事入口,使村民享有“指尖政府”的快捷服務。@隴南康縣發布、@隴南西和發布實現了村村信息共享,村民在平臺上找村醫,發布房屋租賃、生意轉讓、二手買賣等信息。
2.清朗公正的責任型政府。所謂責任型政府是政府在發揮社會治理功能時擔負道德與行政責任,接受普遍監督的執政類型。隴南各縣的村民可通過政務微信@隴南鄉村大數據查詢政府部門業務受理數量,也可登錄村民網留言板塊留言,查看市委書記、市長、縣委書記的留言量和回復量。
縣級政務融媒體為村民提供參與式傳播的手段,讓自我記錄、表達鄉村生活,讓他者認同與分享鄉村生活,助力鄉村共享。
1.煙火味道的自我展演。鄉村故事往往包含著多種價值觀念。過去,它們是奉獻的故事、淳樸的故事、奮斗的故事……如今,鄉村故事增加了更多的價值觀念,它們成為美食美景的故事、原生態的故事、慢生活的故事……
隴南官方和民間網友紛紛利用融媒體努力講好鄉村故事。如@隴南西和發布秋天八峰崖航拍作品;@隴南禮縣發布展示巨變的禮縣草坪村;@隴南電商局拍攝《喜劇之王》花椒版“我摘花椒養你啊”……
2.“一起去隴南”的他者圍觀。鄉村故事有著多種觀賞方式。過去,它們刻印在紙本中,留存在記憶中。如今,融媒體為講故事的人提供了共情的時間與空間,讓聽故事的人圍觀與評論,鄉村故事不再僅存在于彼時,而是此時的講述與傾聽。
隴南政府在抖音平臺上發起#嗨一起去隴南#的話題,話題累計播放量6億。隴南博主“西北小強”錄制自己母親制作西北美食視頻,在視頻平臺累計擁有362萬粉絲。
隴南縣級政務融媒體布局完善、影響力大,區域融合、跨平臺融合體現出了頂層設計,為國內其他地區的縣級政務融媒體提供了很好的建設示范作用。但隴南縣級政務融媒體在發展中也應注意一些問題,如高度統一導致的“千號一面”現象,政務信息過于刻板缺少人性關懷,這也是縣級政務融媒體在發展中應克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