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信息資源的數量呈現海量性和多樣性,而大數據技術則能夠從中快速獲取所需信息供新聞報道制作使用。民生新聞作為社會新聞的一種,涉及的內容均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這樣的背景下,利用大數據技術做好民生新聞的選題策劃是提升民生新聞競爭力水平的必然選擇。
1.增強報道深度,擴大影響力
內容為王是新聞報道的關鍵核心,尤其是對于民生類新聞來說,報道內容是否吸引人、報道的深度是否能夠獲得人民群眾的滿意,決定了新聞報道的成功與否。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越來越多、越來越便捷,民生新聞想要站穩腳跟,勢必要挖掘新聞內容的深度,探尋背后的故事,體現其現象背后的深刻內涵。由此可見,民生類新聞節目的選題策劃非常關鍵,只有做好選題策劃,才能為擴大民生新聞的影響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2.拓寬題材范圍,增強傳播力
選題策劃關注的是當下的熱點話題,聚焦的是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話題,增強民生類新聞報道的選題策劃能力,打開思路,拓寬題材范圍,有助于增強新聞報道的內容傳播力。傳統的民生新聞報道過于注重本土化,定位較窄,傳播力有限,只有持續擴大傳播力,新聞報道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青睞。在這樣的目的驅使下,選題策劃是關鍵的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3.把握正向輿論,加強引導力
大數據技術的成熟使得新聞報道具備了更便捷的手段和獲取新聞線索的工具。利用大數據技術增強選題策劃的效率和質量,一方面有助于新聞報道能夠把握住當下最熱的話題,另一方面也是抓住了引導正向輿論導向的中心線。正確的報道方向是民生新聞報道的本質特性之一,引導公眾順應時代發展、傳播正能量是民生新聞報道的責任和義務。
4.形成品牌欄目,塑造公信力
傳統新聞媒體中,公信力和權威性較強的都是央視等主流媒體。而在信息化時代下,主流媒體的地位正逐漸受多樣化的信息傳播渠道影響而有所動搖。民生新聞若想形成具有口碑和權威性的品牌欄目,就必須從選題策劃入手,給觀眾耳目一新之感,結合當地特色,以獨樹一幟的欄目風格,在民生類新聞報道節目中脫穎而出。
1.注重民本取向
民本取向是新聞媒體的核心和必然選擇。新聞媒體行業依靠的是廣大人民群眾,依靠的是公眾的支持,依靠的是其在社會大眾中的口碑。民生新聞報道應將民情、民心、民意放在首位,以人民的需求為最高標準,衡量新聞選題的輕重。
2.注重信息篩選
選題策劃是一個系統工程,本質在于對周圍信息的有效捕捉和提取,并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為我所用,形成有價值、差異化明顯的選題。民生類新聞主要關注的是與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主題,其新聞線索數量多、質量參差不齊,這就需要運用大數據技術在短時間內對信息進行分類提取和對比總結,從中篩選出最能切中熱點話題,同時與國家政策及人民生活密切關聯的、有價值的信息來進行民生新聞報道的制作。
3.注重特色差異
各地區、各行業都有自己的特色,民生新聞在選題策劃時應多關注本地區、本行業的特色,發揮地方本土優勢,將個性化、差異化貫徹到民生新聞的選題中。尤其是在報道角度方面,要注重從細微處或從創新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探尋新聞線索中的隱含內容。
1.用心用情用力,多角度多層次關注民生。民生類新聞報道必然要關注的是民情、民意、民心。為了能夠成為人民群眾的朋友,真實反映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節目制作相關人員都必須秉持用心、用情、用力的原則,用心去感悟,用情去投入,用力去挖掘,深入思考選題角度,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的前提下,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調研民生情況,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量化研究,增強報道的全面性、客觀性。
2.做好做實做細,履行民生新聞社會責任。借助大數據技術,能夠有效挖掘民生話題,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預測新聞內容未來的發展趨勢走向,從而形成具有報道價值的系列追蹤報道。同時,民生新聞還應遵循正面引導、正向指引的原則,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營造積極、和諧、美好的新聞輿論環境。
3.求新求變求真,避免同質化,打造品牌特色。當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得可視化技術及虛擬現實技術輕而易舉地與傳統新聞報道的形式相融合。民生新聞在選題策劃過程中,應該考慮到這些先進技術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報道過程中利用大數據技術、動畫技術、網絡技術等豐富觀眾的視野,吸引觀眾的注意,實現與觀眾的交互式體驗,在發揮傳統媒體優勢的基礎上求新求變求真,努力打造優質欄目和品牌欄目,提升民生新聞的收視率。
民生新聞的選題決定著新聞欄目的制作水準和質量,選題的價值取向則是社會輿論發展的風向標。為了提升民生新聞選題策劃的質量,民生新聞應堅持關注民生、履行責任、打造特色的思路,制作出廣大人民群眾滿意的民生新聞報道,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尤其是在大數據技術繁榮發展的背景下,新聞信息的廣泛性和海量性使民生新聞的獲取和篩選成為民生新聞選題策劃的關鍵,只有選擇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話題,幫助人民群眾解決燃眉之急,才能發揮民生新聞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