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忠,常亞麗
(甘肅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甘肅 康樂 731500)
自然保護區建設就是在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下提出的一項保護措施,通過保護自然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以及自然遺跡等,立足于有效區分管理權限和強化管理效率,增強林業資源保護效果,為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實現均衡發展提供保障。自然保護區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林業資源種類,林業資源可以用作觀賞,也可以維護自然平衡。所以,需要以保護自然保護區的水土和調節氣候等為著力點,盡可能減少環境污染,基于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全力做好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系統建設與保護工作,達到林業資源發展的需要。
自然保護區建設是一項需要高投入,花費較長時間的工作,若要獲得較好的生態效果,應該加大相關資金投入力度。然而在當前國內自然保護區建設當中,大多都存在缺乏資金問題,許多自然保護區甚至最基本的管理和維護單位保護站的經費都缺乏,還有部分地區因為經費短缺,導致保護區內管理系統不完善,一些維護工作由于受惡劣的辦公條件阻礙而無法開展[1]。此外,一些自然保護區無法配備基礎的生活設施,比如部分地區生產生活用水許多時候是直接采用山澗流水,沒有進行必要的殺菌消毒,員工的基本生活條件都無法得到保障。同時,自然保護區中缺乏救治設施和輿情檢驗設施,為節省管理費用,各地通常會通過對不同物種的動物進行統一管理,但這容易出現某種動物出現疫情時,快速地傳播給其他物種,不斷擴散疫情,提高了后期疫情源定位難度,對及時控制疫情不利[2]。
受到管理費用緊缺的影響,部分自然保護區在進行林業自然資源的商業開發活動時,保護區通常會和企業合作開發打造一些特色旅游景點或項目等,盡管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短缺現狀,但也帶來了其他問題。比如保護區為了獲得更好的資金回報,以較高的價格把一些景點承包給旅游開發公司。但卻沒有制定相關的制約制度,導致這些公司為最大化地獲得經濟利益,盡快地回籠資金,通常過度開發利用資源,而不關注資源保護,必要的資源保護設施投入較少,導致一些資源被毀滅性的破壞[1]。
此外,因為自然保護區監管工作不足,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借助開發資源的借口,實際上卻獵殺稀有動物來獲取暴利,導致本就稀有的動物面臨更加緊迫的生存問題。自然保護區中胡亂開發,導致保護區的本職功能被嚴重消減,自然保護區中的生態環境受到不可逆的迫害,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阻礙[2]。
我國林業、農業及國土等相關部門都具有林業資源管理權限,但是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聯動機制和統一的管理標準。在具體的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中,通常會出現多頭管理的現象。在設置管理單位時,缺少系統、科學的制度標準,一般會使設置的管理機構出現職能、職權交叉問題,削弱了這些部門的實際執行力,如果出現問題,還會出現互相推卸責任的情況。
所以,若要讓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可以獲得可持續發展,應該采取一定措施來強化建設林業資源管理制度,明確劃分權責,設置統一標準的管理機構,增強保護區各機構工作效率,推進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3]。
首先,加大對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重要作用的宣傳力度,讓人們正確認識它的價值,以此提高人們對林業資源的保護意識,讓其了解國內林業資源保護現狀與可持續發展,這對促進我國林業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還需要向人們宣傳破壞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讓人們意識到林業資源結構與形態的變化對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與后果。也就是林業資源被破壞之后,將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到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同時出現不容忽視的自然災害。因此,可以通過網絡等新媒體,向人們普及林業資源的重要作用與保護意義,同時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到林業資源保護當中來,發揮出人民群眾的監督管理作用,以此推進對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保護,真正落實這項對國計民生有益的工作。此外,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有關管理工作人員,在林業資源實際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將林業資源保護當做工作核心,明確林業資源保護所具有的重要性,結合管理內容,準確劃分林業、農業、國土等部門的管理范圍和權責,以此推進林業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正常、順利的進行。最后,還需要注重相關管理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管理能力[4]。
在進行自然保護區的林業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時,除了需要做好林業資源相關保護工作,同時還需要構思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措施,在促使產業有機結合林業基礎上,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的作用,尋找到做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林業結合經營模式,真正做好差異化的發展。比如不得砍伐保護區的林木和灌叢,或者組織在保護區內進行森林撫育和植樹造林,推動產業與林業結合發展。在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保護利用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情況下,林木數量與種類方面也隨著有一定程度的增長。基于此,構建合適的產業結構來擴展產業領域,以市場均衡為切入點,提高本地的林業經濟效益[3]。
隨著近年來出現的各種破壞自然保護區生態平衡的問題,我國開始越發重視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并針對自然保護區保護工作投入了許多的建設,以此為切實落實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提供保障。比如甘肅省蓮花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為保護本地的樺木林、冷杉林等林業資源,采取各種保護措施,加強監督管理工作,來保證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安全,同時提高巡視力度,針對那些可能損壞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不法行為,必須及時進行警告或者加以懲治。同時,政府方面應強化森林防火管理,通過進一步健全森林防火應急預案相應內容,不斷完善森林防火相關管理體系,以此有效避免發生森林火災,并實施應急預案,加強抵御由于火災而造成的損害[5]。針對存在的破壞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情況,政府應該制定并嚴格落實法律條款,規范并懲戒不法行為,以此為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現階段,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保護利用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發展自然保護區的旅游業,所以,怎樣立足于合理利用林業資源基礎上,有效提高其經濟效益是旅游業與林業資源結合發展的重點所在。為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甘肅省蓮花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應根據現階段自然保護林業資源實際情況和旅游業有機結合。按照具體的生態環境現狀,或者依據當地情況,制約旅游事業的發展,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保護生態環境,促使其可持續發展[6]。
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作為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利用工作,不僅有利于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同時可以推進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為有效發揮林業資源的重要價值,保證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結構的完整性,政府要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增強資金投入力度,健全相關法律,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合理實施林業、產業結合發展模式,增加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以此更好地保護和利用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并助推林業資源獲得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