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月,馬揚梅,張 津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合肥是安徽省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商業和信息中心,具有政策、信息、人才、交通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優勢。合肥歷史悠久,已成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和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榮獲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全國“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城市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殊榮。
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加上自身優越的科教優勢,使得合肥的會展市場需求旺盛,近幾年合肥會展業發展勢頭強勁,展覽數量及展會面積持續增長,區域影響力不斷提升。在商務部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2019年11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排行榜》中,合肥在111個城市中居第5位。2019年合肥市共舉辦展會196場,同比增長2.1%,展覽總面積達208.7萬m2。安徽國際會展中心和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兩館也于2019年成功加入全球展覽業協會(UFI),實現了安徽會展史上UFI會員零的突破[1]。
會展城市的發展,對內需要凝聚實力,對外也需宣傳城市品牌形象和自身實力。合肥素有“包公故里”、“江淮明珠”、“科教之城”等美稱,近幾年,合肥審時度勢,又適時推出“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城市名片,著力打造創新之都新形象。但是,就會展城市發展而言,合肥并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近幾年,合肥成功舉辦了世界制造業大會、中國國際徽商大會、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等知名展會,但這些展會范圍寬泛,規模有限,品牌效應較低,在公眾心目中并沒有形成突出印象。目前合肥會展城市定位模糊,缺乏有特色、有震撼力的品牌展會作支撐,難以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據有利地位。
營銷方式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革新,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但合肥在會展城市營銷的過程中,營銷主體并不明確,缺乏系統的營銷模式。政府在會展營銷方面整體投入較少,安徽省會議展覽行業協會、合肥市會展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的參與度低。另外,合肥在城市品牌塑造的過程中,習慣采用產品推介會、電視廣播、車身廣告、優惠促銷等傳統營銷方式,傳播對象分散,受眾面有限,傳播力度較小。伴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悄無聲息地發生改變,如果在如今的網絡時代,還采用傳統的營銷方式,往往會有一種力不從心的無奈感[2]。
目前,合肥市面臨著會展人才整體專業素質不高、會展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首先,合肥會展從業人員專業背景復雜,甚至很多從業人員從未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整個行業的準入門檻普遍較低。其次,合肥會展人才匱乏,特別是會展城市營銷、會展城市規劃、策劃人員等人才緊缺,吸引人才的環境和機制與一線大城市相比也處于劣勢。高素質營銷管理人才的匱乏極大地制約著合肥會展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合肥會展業起步較遲,發展緩慢,除了要面對來自國家會展大環境的競爭,還要面對來自周邊會展目的地城市諸如上海、杭州等會展大市的競爭。以上海為例,上海一直是我國著名的國際化大都市,根據上海市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共舉辦各類展會1043個,同比增長1.07%,上海展覽業去年直接帶動相關產業收入已超過1400億元。與上海相比,合肥會展城市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各要素難以高效完善配置,在與周邊市場競爭中將受到威脅。
會展城市的市場定位,必須因地制宜,依托當地資源和產業優勢,突出會展城市特色,使其在社會公眾心目中形成突出印象。當前,全國各地都在主打各種文化品牌,專注文化輸出,這種追本溯源的文化挖掘已讓人眼花繚亂、審美疲勞,此時,更有新意的城市定位無疑會讓人眼前一亮。
當前物聯網、高速網絡、數字經濟等的快速發展,為制造業提供智能化賦能。智能制造作為一個新興名詞,逐漸活躍于大眾眼前。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旨在實現人工智能應用于生產制造的全過程各階段。智能制造簡稱智造,智是智能,造是制造業,智造即實現制造過程的綠色化與智能化[3]。智造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也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合肥是現代制造大市,也是“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其正在快速發展智造產業,成果有目共睹。據2020年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合肥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新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9家,合肥已經形成了智能制造研發、設計、核心裝備制造、工程建設安裝調試、投資運營、售后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工業體系[4]。此外,合肥是世界制造業大會的固定舉辦城市,每年展會舉辦期間合肥智造都會吸引全球目光,可見選擇“創新智造”為城市品牌,符合時代特征和行業發展需求。
合肥市根據自身的特點提出了“創新智造”會展城市品牌,但由于其知名度不高,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其會展城市品牌創建活動,并加大宣傳力度。首先,要發揮合肥市政府的主導作用,打造一套自上而下并行之有效的會展城市品牌管理機制。其次,發揮安徽省會議展覽行業協會、合肥市會展行業協會等機構的影響力,協助政府做好會展城市的宣傳推廣工作。
此外,在城市內部開展“人人爭當宣傳手,個個都是代言人”的品牌宣傳推廣活動。通過在合肥市推行“整體營銷”、“全民營銷”的理念,努力調動各大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各行各業的合力來促進“創新智造”會展城市品牌營銷的效率最優化,讓每一個市民都成為合肥“創新智造”會展城市品牌的傳播者和代言人。
科技創新是驅動展覽業升級、打造會展城市的源動力。合肥在打造創新智造品牌展會的過程中,應更多地融入智能元素,樹立“觀眾”變“用戶”的意識,進一步運用大數據+智能化營銷,開展線上數字會展活動,將其廣泛應用于會展活動的各個領域。可以嘗試線下+ 線上融合全景“OAO”的雙線融合模式,線下定向互動公關,盤活聯系,線上瀏覽鎖定目標,精準邀約。此外,合肥應巧妙地將地方特色融入到會展活動當中去,以世界制造業大會為搭建平臺,合肥國際創新智造展覽會為龍頭展會,配套一系列諸如新能源汽車展、機器人展、中國聲谷展等專業展會,通過展創新、會科技、促制造,來凸顯合肥創新智造品牌,力爭將“合肥國際創新智造展覽會”打造成為中國特色品牌展覽會。
合肥會展城市營銷可以選擇傳統手段結合新興傳播渠道形成有效的媒體組合來進行,積極運用互聯網、移動端等新媒體和新技術,打造數字化會展城市,并在各項宣傳推廣活動中注重互動環節的策劃。具體措施有:①與各大合作網站進行多層次、全方位宣傳;②VR營銷、AR營銷,為創新智造城市品牌創建沉浸式體驗場;③利用生活場景類的媒體,實現會展城市品牌廣告的高頻傳播;④定制合肥會展城市營銷原生短視頻,匹配創新智造品牌的共振;⑤借助黨媒、官媒的公信力,進行事件營銷與公關營銷。
會展業是創意產業,也是智力產業,人才是會展業最活躍的因子。合肥應立足于市場發展,建立系統的會展人才培育機制。首先,合肥是科教之都,應充分發揮合肥教育部門的主導作用,推進高校會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根據會展學科特點和會展行業動態,制定新的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適時推進現代學徒制、“1+X證書制度”等教育模式融入會展專業規劃,進一步將高等職業院校校內的職業教育和校外的職業培訓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會展人才培養模式。其次,企業是會展人才走向市場的檢測儀,合肥應依托各大會展企業以及相關的行業協會,聯合開展會展職業培訓,進一步錘煉會展人才的專業素養和崗位適應能力。最后,合肥應進一步規范會展行業的人才標準,可以適當提高會展從業人員的就業門檻,完善晉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