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軒彤
如今,以新媒體為代表的傳播形態已然將原有傳播秩序打亂,呈現出一種全新傳播形態——媒介融合。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為更好適應媒介融合發展,新聞從業者的思維及觀念必須隨之發生改變,唯有如此方能更好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發現,目前國內關于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好報紙新聞編輯工作的研究不在少數,但研究深度大都較為淺顯。為進一步豐富相關研究,本文繼續對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好報紙新聞編輯工作進行淺要論述。
關于媒介融合,相關概念界定很多。美國學者伊契爾·索勒·普爾(Ithiel De Sola Pool)認為,所謂媒介融合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是不同媒體形態之間的融合。通常情況下,媒介融合主要有如下3 種表現形式:1)媒介組織的融合;2)媒體終端的融合;3)內容生產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成因主要為:1)數字技術促進了媒體融合的出現;2)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間的競爭推動了媒介融合的形成;3)政策支持是媒體融合的外在催化劑;4)大眾需求是媒體融合形成的內在因素。
媒介融合給報紙新聞編輯工作帶來一定挑戰,這一點毋庸置疑。那么,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究竟如何切實做好報紙新聞編輯工作呢?結合已有研究認為,具體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報紙新聞編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欲更好做好自身本職工作,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必須首先保證報紙新聞傳播內容的質量,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保證傳播內容質量,報紙新聞編輯首先應對報紙新聞內容進行反復審核,避免出現錯別字和標點符號等方面的錯誤。在報紙新聞的語言組織方面亦應反復斟酌,爭取精益求精。在排版設計方面也應盡可能科學合理,做到賞心悅目。報紙新聞內容還應盡可能做到真實性、新鮮性、實用性、正義性等典型特征的并存。除此之外,為保證報紙新聞傳播內容的質量,報紙新聞編輯還應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把握好新聞角度,做到“三個結合”:
1)大主題和小角度的結合。
2)指導性和可讀性的結合。
3)熱點和冷點的結合。
第二,運用頓悟性思維,提高新聞采寫能力。
第三,積累新聞素材,是提高新聞采寫的重要因素。
第四,在采寫實踐中,虛心學習與積累經驗。
第五,把握新聞采寫的實效性。
誠然,保證報紙新聞傳播內容的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可采取的具體措施也有很多。只要報紙新聞編輯能夠將新聞傳播內容的質量始終放在首位,在思想上足夠重視,產出的報紙新聞質量一定會得以有效保證。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報紙新聞編輯不僅要保證新聞質量,更應在此基礎上保證報紙新聞始終秉持正確輿論導向,報紙新聞的正確輿論導向不僅有利于本報紙媒體的健康、長遠、可持續性發展,更利于我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在當前的信息爆炸時代,網絡上存在很多虛假新聞,對廣大公民產生了錯誤輿論引導。作為正規媒體,報紙新聞編輯在新聞正式發布之前,必須對新聞內容進行反復審查,一旦發現新聞內容可能存在錯誤輿論引導,必須及時修正新聞內容,保證輿論的正確引導性。為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保障報紙新聞的正確輿論引導性,建議報紙新聞編輯應對如下理論進行認真學習:1)馬克思關于輿論和制造輿論的觀點;2)我黨早期關于輿論的理解;3)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輿論類型及其功能的闡釋;4)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輿論力量的認識;5)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輿論導向”論;6)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輿論引導”論;7)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關于新聞輿論的新認識等。當報紙新聞編輯真正理解上述理論的內涵后,心中便會明晰如何避免錯誤輿論導向。目前,大多數報紙已然形成了數字化,開始在網絡上發布。此種情況也表明報紙媒體會有更多受眾,如若報紙新聞出現了錯誤輿論導向,輕則會受到社會公眾譴責,重者則會受到新聞出版總署的懲處。所以,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報紙新聞編輯在工作中必須做到認真負責,確保報紙新聞的正確輿論引導性,避免出現錯誤輿論引導。
眾所周知,媒介融合導致報紙新聞生存空間發生改變。信息傳播速度便捷化,信息傳播主體多元化及信息閱讀習慣碎片化等均在不斷壓縮報紙新聞的生存空間。為突破生存困境,更好適應當前的媒介融合環境,報紙新聞編輯必須提高策劃能力,強化媒體公信力,豐富表現形式,改良互動方式,加強媒體融合。而要真正做好上述幾點,則要求報紙新聞編輯必須保持創新思維理念。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很多報紙新聞編輯仍故步自封,在新聞創作過程中普遍缺乏創新。正因如此,才致使很多報紙越辦越差,最終被時代淘汰。所以,作為媒介融合時代的一名合格報紙新聞編輯,必須始終保持創新思維理念,在具體工作中積極進行創新。研究表明,報紙新聞創新有助于整合媒體資源,有利于塑造報紙的品牌,也有利于受眾獲取全面的新聞信息,更有利于提高受眾閱讀體驗。因此,報紙新聞編輯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應保持創新思維理念,切實做好如下幾點:
1)堅持內容為王,豐富并創新內容;2)進行技術改革,加強技術支撐;3)建立互動平臺,加強與受眾互動。最后,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報紙新聞編輯僅擁有創新思維仍遠遠不夠,在此基礎上編排思想必須提高,新聞采寫方式必須改善,應增強新聞報道的感染力,讓時效性、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融會貫通。
除了上述幾點之外,媒介融合時代還要求傳統報紙新聞編輯盡快熟練掌握數字化編輯技術。媒介融合時代,報紙新聞編輯工作更注重時效性,而采用數字化編輯技術不僅可讓報紙新聞編輯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更可讓報紙新聞編輯工作的反饋性增強。數字化編輯技術對報紙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要求更高,要求報紙新聞編輯必須積極利用工作之余時間,對目前的先進數字化編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除此之外,為提升報紙新聞的數字化編輯能力,還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報紙新聞編輯參與數字化編輯技術培訓。培訓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報紙新聞編輯足夠的理論知識,更應注重引導參與培訓的報紙新聞編輯親自動手操作,通過動手操作不斷夯實自身的數字化編輯技術。具體實踐研究過程中發現,目前很多報紙新聞編輯雖掌握了一定的數字化編輯技術,但掌握的大都是一些淺顯的數字化編輯技術。雖然如此,這部分報紙新聞編輯卻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已經完全可勝任數字化編輯工作。殊不知,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數字化編輯技術亦在不斷發展。對于媒介融合時代的一名合格報紙新聞編輯而言,必須秉持終身學習思想,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掌握最新數字化編輯技術。唯有如此,方能不被時代淘汰,更好適應媒介融合發展。
總而言之,媒介融合發展已然成為一個不爭事實,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們的報紙新聞編輯也應與時俱進,積極做好轉型發展的準備,并將其具體付諸于實踐,積極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更好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誠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報紙新聞編輯僅做到上述幾點仍遠遠不夠,更多需要做的工作還需報紙新聞編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與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