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紅
“5G 技術的推進”應從兩個層面上理解:一是從5G 技術自身的研發而言,它是指5G 技術的不斷進步與革新;二是從5G 技術的普及層面上而言,它是指現有5G 研究成果的生活化普及過程。這也就是說,總結影響5G 技術推進因素的時候,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技術自身的研發;二是普及緩慢的原因。對于前者而言,又有研究者把技術自身的原因稱之為主觀原因;對于后者來說,普及緩慢的原因,也被稱之為客觀因素。
首先,5G 的推進需要廣泛的基礎設施建設。5G 技術的推進,從地域的層面上看,它是全世界范圍的事情;從技術發展的歷程上說,5G 的推進或者說普及它有賴于4G 的普及時所構建的網絡。因4G 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存在著不均衡的現狀,因而5G 推進受到影響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即使對于國內而言,4G 網絡也并非呈現出均衡發展的態勢。在國內的很多地區,2G、3G、4G 并存的現狀是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在一則研究5G 推進所需要的基礎設施的文章里,研究者得出了這樣的數據:因為中國的4G 基站數超過350 萬個,總基站數超過640 萬個,這是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企及的,例如,美國4G 基站數不超過30 萬個,印度總基站數不超過70 萬個。基站數多意味著網絡覆蓋能力強,網絡品質好[1]。從引文可知,在4G基站的建設中,或者說原有可以利用的網絡上,中國具有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這就意味著5G在中國的普及速度會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同時,雖然中國4G 的基站眾多,但相對國內而言,它也是不能滿足全國5G 發展,因為在很多地區還有3G、2G 的基站有待于升級后才能使用。
其次,5G 設備自身的能耗問題。在生態保護的視角下,5G 推進的過程中也需要關注環境的保護問題,低碳的發展理念,使眾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5G 設備的能源消耗。5G 推進中的能源消耗主要體現在基站對電能的消耗上。根據中國聯通莆田市分公司目前的資料,2G、3G 及4G 基站能耗占總運維成本的30%,5G 基站能耗估算更是可能達到45%(同數量級站點)[2]。從引文中可知,5G 基站的能源消耗也理應成為關注的焦點。如何才能改變這樣的能源消耗呢?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基站建設技術的升級、改造。
技術競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通過彼此之間的競爭可以促進行業技術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行業間的彼此競爭也會出現許多阻礙技術進步的因素。中國華為的5G 技術備受世界關注,因而在技術的正常競爭中卻受到美國政府的打壓。在前不久的貿易中,由美國政府發起的對華為的技術封鎖就是如此。在一則新聞報道中,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他曾收到了超過50 余份與華為做生意的特別許可。從羅斯的表態中可知,美國對華為公司進行了怎樣的技術打壓。正如中國政府所言,貿易戰沒有贏家,技術封鎖的直接影響表現在5G 技術整體推進上。如何才能破解因為技術競爭而影響的5G技術推進呢?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技術創新。在華為受到美國政府技術封鎖的時候,華為公司一步步地推出了自己的技術成果,特別是“鴻蒙系統”的研發,更是一石激起了千尺浪。
打鐵還需要自身硬。只有掌握了先進的技術,不受至于其它行業、其它國家政府的羈絆,5G 技術的推進才有可能更加快速。
5G 技術的推進,它是新技術的普及過程,也是一種企業間、國家間的商業行為。為此,它必須通過降低商業成本才能快速地推進5G 技術的普及與應用。上邊曾經談及5G 基站建設中過高的電能消耗。眾所周知,僅從5G 基站建設的角度講,影響其成本過高的因素并非只有電能消耗。其它的因素還包括基站選址中的租金問題,基站建設中所選擇的設備問題等。
5G 推進中的成本,還可以通過與原有通訊設備的互補實現消減成本的目的。5G 技術擁有現有通訊不可比擬的優勢,但這樣的優勢卻并非所有的行業、所有人員的必需。因此,針對有需求的用戶進行5G的普及,無疑是能夠消減成本,促進5G 普及的推廣之路。5G 有“數字經濟新引擎”的美譽。針對人工智能發展的需求,參與物聯網建設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5G 推進,無疑會使5G 的普及走出一條嶄新的推進之路。
5G 的推進需要與其他相關設備的匹配。在一則談及5G 與物流產業結合的文章中,作者認為:5G以其高帶寬、廣連接、低時延等特點,被稱為通向產業互聯網的高速公路,推動著物流產業進行智慧變革,促進物流在運營效率、服務質量、運作成本、用戶體驗等多個方面不斷優化提升。[3]從引文里可知,要彰顯5G 的特點,需要其他設備的研發。高寬帶、廣連接,需要相關設備的支撐;與此同時,5G 要想與物流業整合,原有的物流業的相關設備也需要技術升級改造。適應于3G、4G 技術的相關設備,它不可能能夠直接與5G 相關聯。為此,這就讓讀者明白了一個這樣的事實:5G 的推進,它涉及到的不僅僅是本行業的設備研究,而且還涉及其他與之相互整合行業的設備改造。前者如基站建設所需要的各種5G 設備,后者如物流業在與5G 整合里進行的新設備采購。
物流行業與5G 的整合是這樣,通訊業與5G 的整合也是如此。隨著5G 的普及,原來為3G、4G 制造的手機也需要進行改造后才能彰顯5G 的優勢。
2G 至4G 的技術推進中已表現出一個相同的特點,即需求的影響直接關系到某一技術的推進情況。5G 技術的推進也仍然會如此。面對不同的需要,5G 技術在不同行業間的推進也會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特點。通訊、影視直播、物聯網,鑒于這些行為對5G 的需求遠大于其他行業,因而5G 在這些行業的推進速度也一定會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特點。
任何一個技術的推進都需要人才的培養作為支撐。為此,培養推進5G 所需要的人才狀況直接關系到技術的推進情況。這里的人才培養,一方面是指5G 技術專業研發的人才,另一方面是指應用5G技術所需要的人才。只有這兩方面的人才培養都滿足5G 的推廣需求,5G 技術的普及才能呈現快速發展的狀態。否則,即使有再多的5G 研發人才,它的推進速度也會因為缺少應用人才而受到一定的影響。因而為了迅速推進5G 技術在國內的發展,我們的人才培養應該從宏觀的角度著眼,既關注5G技術研發人才的培養工作,也要關注各種能夠熟練運用5G 人才的培養問題。
在5G 人才的培養實踐中,應該關注3 個方面的人才培養:一是5G 技術人員的培養。5G 普及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因而在普及的過程中,技術人員的培養是前提,也是核心任務;二是5G 普及的管理者。技術人才的培養可以在技術層面上提供保證,但管理者的培養,同樣也可以提升5G 的普及進程。因此,人才培養實踐不能過于狹隘;三是原有技術人員的提升性培訓。5G 技術是源于3G技術,是4G 技術的升級,因而從這一層面上講,培訓原有技術人員是實現人才培養目的的捷徑。
在國際交流日趨頻繁,或者說技術無國界化的環境里,國內5G 技術的普及仍然需要國際間技術合作的支撐。雖然我們在5G 技術發展上具有了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如果不加強與其他國家間的交流,國內5G 技術的普及速度仍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華為公司的5G 技術可謂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但若想在美國的技術封鎖中取得快速的發展,仍然需要與其他國家,其中包括美國諸公司技術的密切合作。在美國技術封鎖的背景下,盡管華為公司有自己的“備胎計劃”,但美國技術封鎖對國內5G 技術的普及也仍然體現出了一定的影響。
5G 技術的推進備受眾人的關注,因而探討影響5G 技術推進的影響因素就至關重要了。我們認為,有如下5 種因素會影響到5G 技術的推進速度。它們分別是:5G 技術的自身研發因素、國際間的5G技術競爭、推廣商業成本、5G 相關應用設備的研發進程、不同需求的彼此影響、所需人才的培養以及技術普及中其他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