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虹
當前,部隊練兵備戰日益向高層次邁進、轉型升級不斷換擋提速、嚴抓嚴管已經成為常態,官兵承受的壓力更大、面對的困擾更多,亟須各級加強心理疏導引導。檢視一些部隊的心理工作,總體上不夠規范、系統和到位,還處于低層次循環狀態。部隊心理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上下合力、綜合施策,確保官兵心理健康、昂揚向上。
一是緊張焦躁。面對繁重現實任務、越來越嚴的訓練考核標準,一些官兵感到難以適應、壓力較大;面對“連軸轉”的工作節奏,基層一些官兵長期處于滿負荷或超負荷狀態、身心比較疲憊,存在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
二是孤僻封閉。單親、離異、重組、留守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官兵,自卑心較重、自信心不足,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不夠陽光開朗。一些邊防哨所、維穩執勤點和小散遠單位,駐地邊遠偏僻、文化生活單調,官兵心理釋放空間有限,更容易產生孤獨封閉的心理障礙。
三是心理失衡。青年官兵入伍前絕大多數成長在舒適安逸、自由自在的家庭環境中,入伍后面對緊張艱苦的軍營生活,一些官兵思想上難以接受,行為上難以適應,心理上難以平衡。有的堅決不愿意當兵,但家人強迫他們在部隊鍛煉成才,苦悶心理長期郁積;有的對部隊超強超嚴的生活心生畏懼,個別的甚至聽到號聲就言行失常。
四是脆弱沖動。當前青年官兵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心理承受能力弱,耐挫抗壓能力差,缺乏堅毅頑強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意志。有的不能正確對待批評,有的不能正確對待人生挫折,有的不能正確對待家庭和婚戀變故,往往遇事不夠冷靜,要么沖動過激,要么自暴自棄,引發了一些不該發生的問題。
五是偏激逆反。一些官兵想問題做事情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影響和后果;有的認識問題非此即彼、以偏概全,遇事愛鉆“牛角尖”,認死理;有的對部隊條令條例和紀律規定心存抵觸,不讓干的偏要干。一些官兵“反權威”特征比較明顯,對上級的命令要求有負面理解和消極抵抗情緒,特別是對智能手機集中管理、周末集體活動等部隊規定很反感。
一是對心理問題的認知不夠到位。有的把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混為一談,認為心理問題就是思想問題,總想用批評教育的方法解決心理問題;有的把心理問題等同于精神病,認為有心理問題的人就是精神不正常;有的認為心理問題是世界性難題,防不住、治不好,也沒有啥好辦法。
二是預防心理問題的體系不夠健全。從組織領導看,一些單位普遍沒有年度工作計劃和階段性任務安排,也很少分析部隊心理工作形勢。從職責分工看,各級職責不明確,任務分工不具體,工作交叉重復、上下一般粗。從保障機制看,心理知識普及、心理骨干培訓等教材比較短缺,心理訓練咨詢診治設備沒有正式列裝;心理咨詢室建設不夠規范,相關器材設備缺乏;心理測查量表修訂不夠及時,還沒有規范下發軍人專用量表,現有量表針對性準確性科學性不夠強。
三是心理工作的層次質量不夠高。有的心理教育訓練沒有納入年度教育訓練計劃,時間沒保證,內容不落實,近80%反映沒有參加過心理行為訓練;有的組織心理教育照本宣科,與官兵心理需求相脫節;有的開展咨詢疏導主要是上上課、聊聊天、做做游戲,化解不了官兵心理問題;有的盡管開設了心理咨詢網站、開通了服務熱線,但多數有名無實,咨詢服務不及時。
四是心理工作骨干隊伍比較薄弱。專業力量缺乏,心理專業畢業學員較少,醫學心理學專業更少,部隊70%以上的心理醫生和心理咨詢師不是科班出身,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求。基層心理骨干隊伍培訓率低,經過1 個月以上培訓的基層心理骨干不足10%,絕大多數都是由政工干部或思想骨干兼任,有的團級單位沒有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基層心理骨干開展工作能力弱,要么發現不了官兵心理問題,要么發現了卻解決不了。
(一)轉變思想觀念。一要樹立做好心理工作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切實從維護官兵健康成長的高度,認識到做好心理工作是事關官兵全面發展的大事,是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是對官兵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的最大關心和愛護。二要樹立做好心理工作就是鞏固提高戰斗力的觀念。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離不開頑強的意志品質、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穩定健康的心理素質作保證,需要在教育訓練實踐中通過艱苦扎實的工作來培塑。三要樹立做好心理工作就是堅持依法從嚴的觀念。堅持依法從嚴治軍,加強管理工作離不開對官兵心理特點規律的研究把握,重視研究心理問題、加強心理工作是提高部隊科學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只有把嚴格要求、嚴格管理與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有機統一起來,才能促進部隊管理水平的整體躍升。
(二)構建防控體系。一要成立領導機構。應成立心理工作領導小組,由1 名單位副職領導任組長,機關部門各1 名副職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處(科、股)長和1至2 名心理專家參與,辦公室設在宣傳部門,負責對本單位心理工作實施統一領導和具體指導,研究制訂工作計劃,安排部署工作任務,開展經常性心理服務,完成應急心理救援任務。二要明確職責分工。心理工作應由政治機關宣傳部門牽頭,其他部門按職責協同配合。訓練部門主要負責心理行為訓練;宣傳部門主要負責經常性心理教育和咨詢服務工作,并負責心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業務;保衛部門主要負責預防犯罪和自殺問題;干部和兵員部門主要負責心理骨干隊伍編配、培訓和進出管理;衛生部門主要負責心理測查和心理疾患的防治與救助。三要搭建服務網絡。軍以上單位應建立一級心理服務體系,依托醫療機構和疾控中心成立1~2 支心理救援隊伍,負責相關課題研究、提供專業指導和執行控邊維穩、搶險救災等任務中的心理救援;師旅團級單位應建立二級心理預防體系,依托醫院、衛生隊設立心理咨詢站(室),負責經常性心理咨詢服務和階段性任務伴隨保障,提供面對面心理服務;營連應建立三級心理預防體系,在黨委(支部)統一領導下,建立5 名以上經過專業培訓、具有咨詢資質的心理骨干隊伍,負責發現和解決一般心理問題,遇有高危人員和嚴重情況能及時發現、及時報告。
(三)加強心理服務。一要普及心理常識。堅持把心理知識學習教育納入經常性教育計劃,采取官兵自學、網上授課、專家輔導等方式,抓好心理常識的學習普及,引導官兵正確認識心理現象,消除對艱苦環境、工作壓力和身體傷病的恐懼、焦慮心理,掌握意念放松、自我暗示等基本調節方法,提高自我化解心理問題、維護心理健康的能力。二要加強心理培塑。堅持把心理訓練與日常教育訓練緊密融合,根據官兵不同心理特點,廣泛開展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結合軍事訓練、部隊管理、執行重大任務抓好吃苦耐勞和抗挫耐壓訓練,讓官兵體驗艱難困苦和挫折失敗的心理感受,培養剛毅堅強的鐵血品格,砥礪戰勝一切困難的血性虎氣。三要科學干預救治。嚴格落實心理醫生網上值班制度,搞好經常性咨詢疏導。對一般性心理問題,采取“鍵對鍵”與“面對面”相結合的方式,提供個性化服務,把問題解決在始發狀態。對患抑郁癥、焦慮癥和輕度精神異常等比較嚴重的,要在加強心理疏導干預的同時,嚴格落實“三包一”全時管控措施,防止發生意外。對心理和精神疾患嚴重的,要及時送醫規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