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子芳

潘曉楓
跟設計師談技術,跟客戶談業務,拖著行李箱一溜小跑在出差的路上……工作中的潘曉楓說話快言快語,做事風風火火,總是分秒必爭。潘曉楓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單片電路部主任設計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她和團隊一起突破了我國微波毫米波核心芯片的關鍵設計技術,設計出的多項產品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她質樸、率直,用對祖國、對事業、對生活的熱愛感染著身邊人。
1999 年,潘曉楓從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畢業后,加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主要從事多功能芯片的研發設計和市場應用推廣,并逐步承擔了縱向課題、橫向產品開發等上百個國家項目。
假如時光倒回到二十年前,對于學習無線電工程這個熱門專業的潘曉楓來說,進入科研院所從事基礎研究并不是最佳選擇,甚至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在很多同學看來,參與商業項目很快就可以掘到人生第一桶金。“不要只看眼前得失,也不要只看個人得失,安心地在研究所工作。”父母的支持讓潘曉楓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微波毫米波芯片是信息化裝備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決定了整機裝備的性能和指標,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糧食”,重要性越發受到重視。
對潘曉楓來說,科學容不得一點馬虎,也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沉下心來做實事,從基礎科學研究做起才是正道。
芯片設計制造流程復雜,一顆芯片的誕生,可以分為設計和制造兩個環節,而設計是整個芯片成型最重要的一環,需要在很小的空間里對各種元件進行排布和組合,實現各種功能。每天與密密麻麻的設計圖打交道是一件“燒腦”的事,設計過程中常常會走彎路甚至需要推翻重來。潘曉楓用熱愛克服困難,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對微波毫米波芯片、器件的特點和規律更加了解,對技術方案的把控能力越來越強。
潘曉楓瞄準市場需求,開發出從工藝到設計全部自主可控的國內首款四通道主動式安檢芯片。由于這類芯片功能復雜、集成度高,國外憑借先進的GeSiBiCMOS工藝長期處于壟斷地位。芯片研發之初,潘曉楓便將芯片工藝鎖定為自主的InP 化合物半導體工藝,在其中各類電路甚至是簡單微帶線的設計上均拋棄了傳統的設計方法,創新性地提出了多種電路結構,優化了電路性能的同時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研發過程中,她進一步推動了國內InP 工藝平臺的成熟,同工藝研發人員一起解決了多層布線、介質平坦化及可靠性等多項工藝難題。經過兩年多的攻堅克難,該芯片成功實現安檢安防領域的實時成像,取得了大量市場訂單。
單功能電路方面,潘曉楓首次在國內實現了超寬帶移相電路設計技術,并成功將其應用于國家重點工程。她開發了國內體系較為完善的超寬帶接收機套片,最終實現變頻類芯片性能的提升、功能最大限度的集成。用于某火箭上的高精度幅相多功能芯片,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相位精度高、功耗低、功能集成度高等特點,任務難度大。在研制過程中,潘曉楓基于功能子電路結構的創新、電磁兼容的設計、信號完整性的分析等多種設計手段,將化合物器件優良的微波性能發揮到最佳,并克服化合物工藝設計數字電路功耗高及成品率低的短板,實現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的低成本化方案的產品系列。
優秀的背后是嚴格的自律和堅持。從一名普通設計員成長為芯片領域的“技術大拿”、主任設計師,潘曉楓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她設計開發了多品種微波射頻專用電路以及多功能芯片,如幅相類、變頻類、多通道Transceiver、倍頻器、檢波器等各類核心芯片,完善了產品體系建設,填補國內產品空白。潘曉楓通過對市場的敏銳嗅覺以及技術前沿方向的把握,承擔了一系列橫向和縱向任務,這些項目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她設計的一款款芯片應用到各類新型信息化電子裝備上,潘曉楓愈加感到驕傲和自豪。

潘曉楓和團隊一起分享芯片設計經驗
2019 年申報某項目時,由于時間緊、任務重,為獲得項目競標成功,潘曉楓一方面要準確把握各項目的關鍵所在,另一方面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數篇高質量的論證報告。潘曉楓和團隊一起攻堅克難,通過多次大大小小的研討會迅速掌握項目重點難點。接著,她帶隊查閱資料、分析論證、仿真驗證、撰寫報告,從白天忙到黑夜,甚至是通宵達旦。有人曾形容她是工作狂,不理解她為什么那么拼。但對潘曉楓來說,科研既是工作,更是一種享受,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她曾坦言:“如果不工作就感覺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設計研發以外,潘曉楓把很多精力放在帶隊伍上,助力年輕人實現理想抱負。如今,潘曉楓正帶領團隊著力建立較為完善的電路庫、技術體系文件以及設計報告,加強內部的溝通交流,通過實踐鍛煉讓年輕設計師盡快挑起大梁。這個平均年齡只有30 歲、全部是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團隊,正面向雷達、無人機、地形探測等多個領域,開發多通道收發幅相、混變頻一體化多功能芯片以及幅相控制電路、混頻器、倍頻器、檢波器、VCO等單功能電路。
盡管工作繁忙,但認識潘曉楓的人都知道,她愛好廣泛,尤愛作詞,是名副其實的才女。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她曾寫道:“中華文明,五千載而有余;泱泱國土,奮萬世而所及;傳古承今,非兵利而長怡;朝賀禮拜,崇尚和而行揖。古有強漢盛唐者,兵伐南北窮落碧;保萬民于無憂者,守家國以為大義……”在《八聲甘州——教師節感懷》中,她直抒胸臆:“感春風化雨,致德藝同求。笑尋常,風花雪月,到頭來,年華盡東流。遵師訓,淡名薄利,學海行舟。”
“對于一直在路上的我們來說,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繼續努力,砥礪前行。”這是潘曉楓在朋友圈分享的感言,也是她的追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