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彭湃對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

2020-11-30 06:39:19
現代哲學 2020年4期

楊 俊

馬克思主義在傳入中國后,經歷了漫長的中國化過程。學界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起點問題,以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起點說(1)按郭德宏的意見,“多數學者”仍持有這種觀點。參見郭德宏:《近十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述評》,《黨史研究與教學》2004年第4期。、十月革命說(2)參見雍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毛澤東思想研究》2000年第6期;莊福齡:《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呂延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早期進程與理論成果》,《觀察與思考》2019年第5期等。、五四運動說(3)參見王先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出的學理探源》,《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4期;王朝慶:《“中國化”思潮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互動研究——以20世紀20-40年代為考察范圍》,《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8年第4期;胡振良:《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9年第2期等。、中共一大說(4)參見陶德麟、汪信硯:《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年第1期;周良書:《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黨內論爭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第4期;巴志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起點及其初步飛躍》,《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3年第4期等。、中共二大說(5)參見劉國普:《中共二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起步》,《理論月刊》2012年第12期;湯兆云:《中共二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肇始》,《黨的文獻》2013年第2期;徐方平、曾銀慧:《中共二大: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起點》,《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等。最為主流。“大革命失敗歷史起點說、孫中山說、八七會議說、遵義會議說、《反對本本主義》說、蔡和森說、瞿秋白說”(6)趙秀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起點新探》,《江漢學術》2013年第5期。等觀點,亦有一定道理。最近,趙秀華依據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對階級分析法的掌握,以調查研究為特點的群眾路線及以實事求是為核心的思想路線的創造,提出大革命后期起點說(7)同上。。

前人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起點問題的意見,揭示了以下事實:不論其起點在何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五四運動中國開始成批出現馬克思主義者后,到土地革命戰爭開始前,便已蘊含若干邏輯和事實,為肇始于土地革命戰爭初期的毛澤東領導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奠定了基礎。因此,1919-1927年,可定義為“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期”。此階段,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惲代英、蔡和森、瞿秋白等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已有定論或研究,孫中山等非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影響亦已有研究。

然而,恰恰是對于至少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人毛澤東“同為中國農民運動的開拓者”(8)王玉順:《毛澤東與彭湃農民運動思想之比較》,《中共黨史研究》1999年第3期。,甚至對毛澤東的革命理論和實踐具“相對前瞻性與先導性地位”(9)張澤坤:《近十年來彭湃研究綜述》,《紅色文化學刊》2018年第3期。的彭湃,學界卻很少注意到其革命理論和實踐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系。葉佐能認為,毛澤東“十分重視彭湃的農運經驗”,他主辦的第六屆農講所“開辦宗旨、課程設置、訓練方法等大體是參考彭湃主辦的一、五屆”,“湖南農民運動,那是在廣東農民運動的影響下興起”(10)鄭溢濤、林劍虹:《黨史專家葉佐能談〈彭湃研究叢書〉》,《廣東黨史》2008年第3期。。葉的研究,說明彭湃在農運過程中形成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對毛澤東的農民運動有直接且密切的奠基作用。毛澤東正是依據彭湃主導農講所時期該所各屆學員的調查數據,寫成《中國農民中各階級的分析及其對于革命的態度》和《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1)毛澤東:《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日]竹內實:《毛澤東集》第1卷,東京:中國共產主義研究小組,1976年,第166—178頁。。在此基礎上,毛澤東進一步躬親調查研究,寫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些事件已被趙秀華認定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起點,不過其說法可再商榷。通過以上文獻的梳理,可知彭湃對于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不可能不大。對此問題,學界仍研究得不充分,有繼續研究的必要。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定義

要研究彭湃對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先要厘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定義。學界對此問題有著三點共識:其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其二,其最重要的內涵便是將馬克思主義原理、蘇聯經驗與中國國情、具體實踐相結合(12)參見楊奎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4期。;其三,這是一套不斷發展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其中,第二點“結合”應至少體現以下四個關鍵特點。

(一)以實事求是為前提。其含義便是“立足于中國實際”(13)張靜如、魯振祥:《抗日戰爭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人民日報》1995年7月25日第9版。,“按照毛澤東的解釋,就是一定要尊重事實,一切從實際出發”(14)盧培琪、王立勝:《論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貢獻》,《中國網》2007年9月25日。。馬克思主義者在接受理論武裝的同時,還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對中國國情加以考察,不能以理論為真理準繩,套用理論框架“改造”中國實際情況。對中國國情加以考察,即“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15)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頁。,“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16)毛澤東:《關于社會調查的指示》,[日]竹內實:《毛澤東集》第2卷,第255頁。。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維原則”“是在一般原理和具體實際的結合上理論地反映對象的思想原則。”(17)盧培琪、王立勝:《論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貢獻》,《中國網》2007年9月25日。。因此,實事求是務必做到“正確調查”,即至少要求調查所得,確實基于理性分析,在某些方面如實揭示中國特性。“正確調查”亦即“正確研究”。

(二)走群眾路線。其含義便是中國共產黨人要“了解實際情況,只有到群眾中去和到實際中去作調查”(18)同上。。正如趙明義所說:“‘中國化’概念首先要求將馬克思主義的靈魂或精髓即立場、觀點、方法,帶上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以便于武裝中國共產黨人、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19)趙明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辨析》,《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2003年第2期。群眾路線是在實事求是基礎上,讓中國共產黨的工作“帶上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方法,這樣才能“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三)獨立自主。這指的是在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前提下,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是中國的共產黨人、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亦即《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所說的“各國無產階級立足于本國,依靠本國的革命力量和人民群眾努力,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通原理同本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把本國的革命事業搞好”(20)《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35頁。的意思。

(四)創造性過程。以上三點結合起來,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對中國情況進行“正確調查”,把調查結果研究透,再用于指導革命實踐的實踐路徑,就是“創造新理論,提出新觀點,拿出新辦法,來解決中國革命與建設中發生的新矛盾、新問題”(21)趙明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辨析》,《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2003年第2期。的創新性過程。

綜合說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革命的語境中,就是指中國共產黨人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通過對中國實際情況的正確調查(研究),創造出符合中國實際的新理論或新方法,從而讓中國共產黨具備獨立自主地領導中國革命的能力,改變單一依賴共產國際指導革命的范式。有了這個定義,關于彭湃對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的探討方可開展。

二、海豐農民運動經驗教訓的奠基

彭湃是中國最早意識到農民重要性的馬克思主義者(22)參見祝彥:《彭湃對農民問題的認識與貢獻》,《毛澤東思想研究》2007年第6期。。他領導的海豐農民運動,是最早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理論的農民運動之一。毛澤東在1926年9月高度評價了這場運動(23)毛澤東:《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日]竹內實:《毛澤東集》第1卷,第175—176頁。,稱彭湃是“農民運動的大王”(24)方孔木:《毛主席贊揚彭湃同志》,《革命文物》1978年第5期。。早期馬克思主義者領導的農民運動,多以階級斗爭為特色。然而,對于這場運動,有觀察者評論到:“農民之趨農會,恍如二十年前鄉人之趨向天主教。”(25)李春濤:《海豐農民運動及其指導者彭湃》,《彭湃研究史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13頁。“各區官吏怕農會長,猶如前清大老爺之怕神父。”(26)李克家:《海豐的農民運動底一個觀察——和雨后君討論〈海豐的農民運動〉》,《彭湃研究史料》,第322頁。甚至還有親歷者說,運動期間,農會的主要工作是“防止田主升租吊田”和“維持農業的發展和安寧”,“找不出什么‘布爾塞維克主義’的事實來”(27)同上,第321—322頁。。海豐農民運動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情況,仍需進一步剖析。

(一)下鄉初期的挫折

1922年6月,彭湃深入家鄉海豐農村,從事農民運動(28)《彭湃同志生平年表》,《彭湃研究史料》,第370頁。。一開始,他藉走訪親近農民,向農民宣傳地主侵奪他們勞動果實的內幕,勸農抗租(29)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3—125頁;蘇素:《“農民大王”彭湃的二三事》,《彭湃研究史料》,第358—359頁。。但農民表示“耕田還租是天經地義的事”(30)蘇素:《“農民大王”彭湃的二三事》,《彭湃研究史料》,第359頁。,沒人愿和彭湃長聊。接連數日,彭湃從農村無功而返。彭湃的失敗,雖和他“穿著白的學生洋服及白通帽”(31)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第123頁。,農民感覺不易親近有關系,但當他“把學生裝丟了,改穿一套平常人的衣服,然而農民還是不理他”(32)易元:《彭湃同志略傳》,《彭湃研究史料》,第341頁。。可見,穿著不是他發動不了農民的主要原因。

下鄉前夕,彭湃說到,社會主義是“對于現代社會制度(組織),大抱不平”的“有心人”取“社會革命”(33)彭湃:《誰應當出來提倡社會主義》,《彭湃文集》,第9頁。方法來取締現有不公平社會制度的行動。他在《告同胞》中,甚至引用《共產黨宣言》,對污蔑、非難社會主義的論調進行反駁(34)葉佐能、謝乾生:《海陸豐農民運動》,《彭湃研究論集(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第187—188頁。。如此可知,彭湃在下鄉前夕,應能大體掌握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亦預示著未經實踐洗禮的彭湃發動農民的手段,只能是向農民宣傳“原教旨”的階級斗爭。這種理論,農民聞所未聞,自然無人理睬。

之后,彭湃改走訪為宣講。他“裝束成一農民,獨自帶著留聲機落鄉”(35)彭震:《追述彭湃》,《宇宙風(乙刊)》1939年第6期。,“專找在農民往來最多的十字路中去”(36)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第125頁。,“唱留聲機……站在板凳上”(37)彭震:《追述彭湃》,《宇宙風(乙刊)》1939年第6期。,“唱自編的歌謠”(38)李思賢:《“六人農會”》,《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第140頁。向眾人宣講連較聰明的農民也表示“我也不曉”(39)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第127頁。的道理。他聲情并茂的演說、歌唱,確實吸引了三四十人的聽眾,但卻遇到“鄉村的農民也有許多人都信我是精神病的人”(40)同上,第126頁。的新情況。

查中醫對癲癥病狀的描述為:“或笑或歌,或悲或泣,如醉如癡,語言顛倒,穢潔不知。”(41)[清]林佩琴編著、劉藎文主校:《類證治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年,第197頁。連聰明的農民林沛和讀過些書的徐友植都聽不懂彭湃說的話(42)徐友植:《我和彭湃在一起的日子》,《彭湃研究史料(上)》,第38頁。,鄉人更易誤解彭湃“語言顛倒”。有了這種誤解,彭湃演講時“激昂時,頓足流涕,憤怒時,目眥發指”(43)彭震:《追述彭湃》,《宇宙風(乙刊)》1939年第6期。,還常唱歌吸引農民的情狀,確可能被誤解為“或笑或歌,或悲或泣,如醉如癡”。他“一副苦黃臉,頂上覆著蓬亂的黑發,長長地垂到后背,足有三月不剃”(44)彭震:《追述彭湃》,《宇宙風(乙刊)》1939年第6期。的形象,也可能被誤解為“穢潔不知”。鄉人相信彭湃“發癲”,說明要農民理解、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存在很大難度。

彭湃下鄉初期遭遇的挫折,主要緣于他照搬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向農民宣傳革命。這說明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理論不能很好地發動群眾、領導革命及解決中國問題。遭遇挫折的彭湃,在部分農民的幫助下,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和改良,摸索出發動農民的正確路徑。

(二)“六人農會”初現成功

彭湃的聽眾中,有位叫張媽安的農民向彭湃表示自己和林沛、林煥、李老四、李思賢“很相信你的說話”(45)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第126頁。。7月29日晚,彭湃在赤山會見五人,成立“六人農會”(46)李春濤:《海豐農民運動及其指導者彭湃》,《彭湃研究史料》,第280頁。,并接受林沛的建議,決定趁晚上農閑時,由五人介紹入村,做“淺些”的宣講(47)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第127頁。。

從1922年7月29日“六人農會”成立到1923年1月1日海豐總農會成立,農會由最初的6人發展到16590人,取得了重大發展(48)彭湃:《彭湃給李春濤(1923年2月9日)》,《彭湃文集》,第25頁。。然而,彭湃說“湃本來是要仿照‘蘇維埃’的組織法,不過我對于這種組織,尚未徹底明白”,因此仿照“普通學生會式的章程”制定海豐總農會簡章(49)彭湃:《海豐總農會臨時簡章》,《彭湃文集》,第19頁。。彭湃用以發動那么多農民的手段,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有什么關系?

彭湃發起農會,借用了農村秘密會社的形式與組織。“六人農會”中,李思賢“學過武術,會打拳”(50)李思賢:《“六人農會”》,《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41頁。。彭湃發動農民時曾“試著向閑間拳館這方面入手”,“向他們學習拳術”(51)蘇素:《“農民大王”彭湃的二三事》,《彭湃研究史料》,第359頁。。武術,是秘密會社標準特征。“六人農會”成員李思賢曾說:“彭湃告訴我們說:對外我們稱農會,對內則叫做‘貧人黨’。并為‘貧人黨’規定了三個手勢作為秘密聯絡的信號。”(52)李思賢:《“六人農會”》,《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41頁。農會成員活動時,須完整亮出三手勢“暗號”,表明是“自己人”再談話。農會活動的三大紀律是絕對服從上級指令、堅決為貧人請命、高度嚴守機密。以上行動規定與洪門高度類似(53)趙虎:《彭湃對農村秘密社會的借鑒與改造》,《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后來的十人團“采用了三點會的儀式,要殺雞,吃雞血酒,發誓等”(54)陳修:《回憶海豐農民運動前后二三事》,《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45頁。。十人團“須常常開秘密會議……須絕對秘密,此為秘密性之訓練”(55)《廣東農民運動決議案》,《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86頁。。這幾個反復的“秘密”,充分揭示了十人團的秘密會社性質。此時農會,在農民心目中,更像為民請命的“俠義團體”。

從《海豐總農會簡章》、各約農會簡章及農會利益宣傳單等僅存的農民運動資料來看,農會的綱領為“圖農民生活之改造,圖農業之發展,圖農民之自治,圖農民教育之普及”(56)彭湃:《海豐總農會臨時簡章》,《彭湃文集》,第18頁。,具體工作為“防止田主升租,防止勒索,防止內部競爭,兇年呈請減租,調和爭端,救濟疾病,救濟死亡,救濟孤老,救濟罹災,防止盜賊,禁止煙賭,獎勵求學,改良農業,增進農民智識,共同生產,便利金融,抵抗戰亂”(57)《農會利益宣傳單》,《彭湃文集》,第15—17頁。17條,確實看不出多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影子,反而能明顯看出農會保障農民利益、協助農業和農民發展的“農民之友”色彩。

在“六人農會”的組織下,農民運動取得長足發展,主要原因是彭湃和農民代表們一道結合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的若干特點,將農會塑造成“俠義團體”和“農民之友”。這種結合雖少了馬克思主義色彩,但極具中國特色,成功地讓馬克思主義者“帶上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并在某種意義上“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發動了大規模的農民運動。這說明只有從中國特殊國情出發,了解群眾,依靠群眾,才能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此時的彭湃似有依據他對中國社會的若干特點的初步認識,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實踐的想法。

(三)實現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與農民斗爭工作的結合

從1923年初海豐總農會成立,至8月15日“七·五”農潮被反動勢力瓦解,海豐農民運動漸現高潮,發展到海豐、陸豐、惠陽、紫金、惠來、普寧六縣,約134000農民加入農會,聲勢浩大(58)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第148—150頁。。這時,農民運動的特征可歸納為以下三點,體現了彭湃依據中國農村社會的若干特點發動農民運動,再以階級斗爭理論引導農民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的思路。

第一,農會的壯大,與彭湃借用秘密會社成功發展農會的經驗有關。彭湃成功發展東城王黨、三點會等秘密會社領袖加入農會(59)《彭湃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88—89頁。。同時,彭湃將有各派秘密會社背景的農民統一在“烏紅兩色對綴四聯合的農會會旗”(60)同上,第71頁。下,以馬克思主義旗幟,初步統一、改造了秘密會社。

第二,借助農會發動農民開展抗租、維權、救濟、教育、改良生產、醫療、仲裁調解等工作,樹立的威信。階級斗爭理論在農民內部有了較有效的傳播。在農會的宣傳、組織下,農民已能作為“先鋒隊”,一手拿農會的大紅旗,另一手拿寫著“反對升租吊田”“反對三下蓋”“反對伙頭雞”等訴求標語的白布參加大游行(61)《海豐勞農節報告書》,《彭湃文集》,第33頁。。階級斗爭理論,已被農民初步接受。

第三,農村調查得以初步開展。1923年7月成立的廣東省農會,設調查部,對農村經濟狀況、階級結構、農民失業情況、現實災害等略作調查(62)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第149—150、154頁。。盡管這次調查未能形成報告,所有調查資料“都被軍閥燒了”(63)彭湃:《彭湃給文亮》,《彭湃文集》,第46頁。,彭湃對農村階級結構的認識仍依稀可見,如“農民中,自然是佃耕農占大多數。赤山約約占十分之九”(64)彭湃:《彭湃給李春濤(1922年11月18日)》,《彭湃文集》,第12頁。,“海豐農民,有田可自耕者,百不得一,余則皆就田主領田佃耕”(65)《海豐全縣農民泣告同胞書》,《彭湃文集》,第48頁。等,較為籠統,或夸大其詞。雖然彭湃此次調查未盡完善,但從實際調查著手,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實際結合的手段,為彭湃在后來的農民工作中延續下來,為孕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奠定了基礎。

海豐農民運動中,彭湃基于對廣東農村社會若干特點的正確認識和運用,初步將馬克思主義闡述為能被農民接受的主義。其發動的農民數量,居同時期馬克思主義者領導的農民運動之最。歷次請愿、游行運動中,農民作“先鋒隊”的事實,也說明馬克思主義初步“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農運期間產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現實特點結合的原則,團結更多人參加革命的方法,依賴調查研究農村實際情況的方針,都為彭湃在后來的農民運動工作中所發揚,似將引導彭湃對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做出重大貢獻。

三、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期的重大貢獻

1924年7月,已經海豐農民運動洗禮的彭湃,于廣州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彭湃主導下,農講所共辦五屆。1926年初第六屆開始,改由毛澤東主持(66)余炎光:《彭湃——中國現代農民運動的先驅》,《暨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3期。。第一屆農講所辦學期間,彭湃重新開展海豐農民運動中未能完成的調查工作,首次實事求是地依據馬克思主義原理,“正確調查”了農村社會的實況,并在總結、反思農民運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實踐,成功開辟或拓展了黨在“群眾路線”“武裝斗爭”“統一戰線”等方面的實踐內容。

(一)首創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農村社會調查方法

彭湃對廣東農村情況的“正確調查”,主要體現在農村階級結構和社會經濟情況方面。

第一,階級結構方面。1924年10月16日,李勞工回憶彭湃分析農民問題時說:“農民中自耕兼佃農約占全農戶百分之三十,純佃農約占全農戶百分之五十。”(67)李克家:《海豐的農民運動底一個觀察——和雨后君討論〈海豐的農民運動〉》,《彭湃研究史料》,第316頁。李勞工(克家)回憶這個片段發生在1922年7-12月,屬孤證。依據上文相關論述,可知彭湃不可能在海豐農民運動期間,便已得出這個結論。因此,李勞工回憶的時間有誤,確切時間仍待考證。1934年,廣東農村經濟調查團對全省38縣152村進行了調查,數據為自耕農32.6%、佃農57.2%、其他10.2%(68)《廣東的農村生產關系與農村生產力》,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館,1934年,第71—72頁。文中廣東農村經濟調查團的調查,是1930年代馬克思主義者主導的唯一一次針對廣東農村社會情況的學術性調查。。依據以上兩組數據,都可得出廣東農村自耕農少于佃農,而這兩種農民均遠多于地主和雇農的結論。排除十年間“農村衰落,將馴而至于全國破產而后止”(69)同上,序第1頁。可能導致佃農數量增加的影響,可知在1924年10月16日前,已對廣東農村階級結構有了“正確研究”。

第二,社會經濟情況方面。彭湃在1924年5月11日和陳獨秀說到,在租額高漲的現實情況下,按中等年況算,佃農每佃進一石種田,就會“每年虧本二三十元之多”(70)彭湃:《關于海豐農民運動的一封信》,《向導周報》第70期,1924年6月18日。,導致負債。這種說法值得推敲。首先,廣東農村經濟調查團統計的廣東農民負債率為43.9%(71)《廣東的農村生產關系與農村生產力》,第85頁。。按彭湃的說法,佃進土地的農民占70-80%,負債率也應為70-80%。此比率較處于衰敗期的10年后的數據還高得多,顯然有誤。其次,如佃進土地便會虧本,大量產生的應是雇農和半雇農,而不是佃農和半自耕農。可見,直到1924年5月11日,彭湃的研究還不夠準確。

1924年10月16日,李勞工回憶,彭湃認為農民生活困苦原因是:①帝國主義操控下,工業品價格增長飛快,而農產品價格“只能保持原狀”;②政府捐稅過重;③地主(李所說的“新興資產階級”,應是彭湃所說的“地主”(72)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第119—120頁。)向因前兩種緣故入不敷出的農民放高利貸,農民只能拿田抵債,漸無產階級化;④地主抬高地價和田租,讓農民苦不堪言(73)依據以下文獻參正,李克家:《海豐的農民運動底一個觀察——和雨后君討論〈海豐的農民運動〉》,《彭湃研究史料》,第316—317頁;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第116—120頁。。

廣東農村經濟調查團也總結了廣東農民生活困苦的三個原因是:田租高昂,捐稅繁重,商業、高利貸資本的剝削(74)《廣東的農村生產關系與農村生產力》,第29—53頁。。第一點與前段④對應,第二點與②對應,第三點與③對應。前段①便是“剪刀差”,劉大鈞代表調查團總結到,在中外、城鄉產品的“剪刀差”背景下,“我國農村未能適合于工業化之世界,致農業未能改進,產品日受淘汰”(75)同上,序第1頁。導致我國農產品價格難以上漲,農民日漸困苦。這些內容,亦可與前段①對應。

據以上內容綜合推斷,彭湃對廣東農村階級結構和社會經濟情況的“正確研究”,實現于1924年5月11日至10月16日間。彭湃在該時間段共開展過三次農村調查:1924年6月初,彭湃前往廣寧縣調查(76)《廣寧農會進行之近況》,《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81頁。;7月3日,第一屆農講所開辦,該所每周日均派遣學員往廣州市郊調查(77)《本部一年來工作報告概要》,《中國農民》1926年第2期。;7、8月間,彭湃又赴花縣調查(78)《劉爾嵩給團中央的報告》,《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92頁。。其中,廣州市郊調查的內容,可從農講所課程尋其蹤跡。對農村階級結構的“正確研究”須依賴統計學知識,而對農村社會經濟情況的“正確研究”須依賴政治經濟學知識,農講所恰好設有“統計學”和“政治經濟之淺釋”課程。(79)《本部一年來工作報告概要》,《中國農民》1926年第2期。因此,彭湃的“正確研究”更可能是和農講所同仁共同開展的廣州市郊調查的結果。

彭湃的廣東農村社會調查,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定義中的實事求是原則,確能在運用階級分析法、政治經濟學知識的基礎上,如實反映廣東農村社會的特點,應是“正確調查”。經由此次調查,彭湃已在國內馬克思主義者中,首創實事求是的農村社會調查方法。

(二)經總結、反思產生新的理論自覺

彭湃對廣東農村社會的“正確調查”,就建立于彭湃對海豐農民運動的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彭湃及其主導的農講所的相關活動,亦可體現彭湃對農民運動經驗的總結和教訓的反思。

從課程設置和教學情況來看,第一屆農講所有較深的“彭湃特色”。其一,“中國秘密社會簡史”(80)同上。等課程的設置,體現了彭湃對海豐農民運動有效方法的繼承。團結可團結的力量參加革命,蘊含一定的統一戰線思路。其二,農講所“最注意于所外活動,凡星期日須有農村運動實習……及東西南北四郊之實際調查”(81)同上。,重視實習調查,亦是彭湃對海豐農民運動經驗的總結。調查工作有計劃地推行,說明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等“新東西”已有一定理論自覺。其三,農講所特設“軍事訓練”課程,規定學員須在黃埔軍校進行為期十天的軍訓(82)《本部一年來工作報告概要》,《中國農民》1926年第2期。同上。,也體現了彭湃對海豐農民運動未竟事業的反思(83)據彭湃回憶,海豐農民運動未有武裝農民。彭湃:《海豐農民運動》,《彭湃文集》,第170—171頁。,這也可理解為武裝斗爭思路的萌生。

彭湃經對廣東農村情況的研究,總結、反思海豐農民運動的經驗教訓,產生了實事求是的理論自覺,萌生群眾路線、武裝斗爭、統一戰線等新設想。之后,他將三種設想付諸實踐。

第一,群眾路線方面。第一屆農講所共38名學員,其中“以要‘入民間去’(即‘到群眾中去’)之分子為多”(84)《本部一年來工作報告概要》,《中國農民》1926年第2期。。第二屆農講所學員的選拔工作,增加口試、入學檢查等內容。口試先“把一般聞聲投靠的及無聊的學生盡數排除了”(85)同上。。入學檢查表設“你有無親切戚友在鄉村”“你出世在城市抑或在鄉村”“你習慣農民生活否”“你由何年起至何年止在鄉村居住”(86)《本部一年來工作報告概要》,《中國農民》1926年第2期。等問題。經此兩關,第二屆農講所學員中農民比例上升到40%,工人比例上升到30%,第三屆農講所農民學員比例更是上升到72%(87)同上。,正好體現了實現干部“從群眾中來”的嘗試。

三屆農講所大部分畢業生被派往各縣擔任特派員,組織農民運動。學員開展工作時,必“先將該村戶口及生活狀況作詳細之調查”(88)同上。,再動員群眾,組織農會。這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工作方針,以及依靠群眾學得農村情況,用所學黨的主義加以研究,再于研究的基礎上幫助群眾實現其訴求的過程,較好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觀。

第四屆農講所開始招收外省學員。截至1926年初,在農講所畢業生的工作支持下,廣東已有44縣70余萬人參加農會,湖北、直隸、河南、四川、廣西、湖南等省亦成立了農會(89)陳公博:《農民運動報告》,《中國農民》1926年第2期。。農民加入農會的行為已有一定“自覺性”。彭湃和農講所同仁已初步探索出“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的方法。黨在農村的群眾路線,依托農講所,取得重大發展。

第二,武裝斗爭方面。接受過軍事訓練的第一屆農講所學員莫萃華,在學期間,屢邀彭湃到東莞洪屋渦指導農運(90)陳登貴、林錦文主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人物傳略》,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18頁。。二人聯合組織了第一支農民自衛軍。1924年8月11日,農民自衛軍五百余人,“旗幟數十幡,步槍三百余桿,馬數匹,隊伍異常齊整”(91)《東莞農民聯歡會紀盛》,《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97頁。地接受了彭湃、阮嘯仙等人“檢閱”。8月27日,依托第二屆農講所,廣東農民自衛軍正式成立,彭湃親任總指揮(92)和森:《今年五一之廣東農民運動》,《向導周報》第112期,1925年4月26日。。這支部隊參加了1924年第一次北伐、鎮壓商團叛亂、東征陳炯明、驅逐劉楊之役、援助省港大罷工、武裝逮捕涉嫌暗殺廖仲愷的譚啟秀、肅清鄧本殷等軍事活動(93)羅琦園:《會務總報告》,《中國農民》1926年第6、7期合刊。。同時,“維持地方治安,保衛農民利益”(94)李永芳:《國民革命時期的廣東農民自衛軍述論》,《中共黨史研究》2018年第6期。,一直是農民自衛軍的主要職責。截至1926年初,廣東農民自衛軍總人數增長至3萬余人(95)陳公博:《農民運動報告》,《中國農民》1926年第2期。,它的創設,為“各省農民自衛軍的建立與發展樹立了光輝榜樣”(96)李永芳:《國民革命時期的廣東農民自衛軍述論》,《中共黨史研究》2018年第6期。。各省農民自衛軍,又為土地革命戰爭初期工農革命軍的創立,奠定了武裝、兵員和干部隊伍的基礎(97)參見李永芳:《國民革命時期的廣東農民自衛軍述論》,《中共黨史研究》2018年第6期。。廣東農民自衛軍的創設,可視為黨的武裝斗爭路線的開端。

第三,統一戰線方面。1924年6月,彭湃調查廣寧、花縣農潮時,已借國民黨媒體宣傳,并派對農民“表同情之工友,跑入內地向農民宣傳奮斗”(98)彭湃:《為廣寧、花縣農潮事給團中央的報告》,《彭湃文集》,第71頁。,利用新學生社等學生團體“跑入內地派傳單,向農民慰勞”(99)同上,第71頁。。11月,彭湃回到廣寧,繼續領導農運,率農民自衛軍抗擊反動地主武裝,并促成大元帥府派出鐵甲車隊及第三師一營開赴廣寧“保護農會,剿辦匪徒”(100)《孫中山派鐵甲車隊支援廣寧農運的命令》,《彭湃研究史料(上)》,第201頁;《關于廣寧農民反抗地主的斗爭的五個報告》,《彭湃文集》,第77—81頁。。12月19日,官兵到達廣寧,彭湃隨即組織農兵聯歡大會。會上,彭湃表示,兵農本屬一體,廣寧地主劣紳則是“效法軍閥”的“反革命”,是軍人和農民“受種種無窮痛苦”的緣由。他號召士兵和農民一道,以“農民、兵士個個都能夠衣食住充足”為目標聯合一致,戰勝地主劣紳(101)參見彭湃:《在廣寧農兵聯歡大會上的演說》,《彭湃文集》,第75—76頁。。1925年初,大元帥府再遣衛士隊馳援廣寧(102)《廣東農民運動報告》,出版地不詳,1926年,第72頁。。在彭湃的組織、協調下,農兵聯合隊伍抵制了縣長蔡鶴朋對農運陽奉陰違的阻撓,逮捕了假意和談的民團局長譚侶松,揭露了衛士隊長盧振柳勾結當地反動派的陰謀,將鐵甲車隊、衛士隊和農民自衛軍統一在前線黨組織的號令下,取得了農民斗爭的勝利(103)肖甡:《鋒芒初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8—60頁。。此次農運,彭湃多層次地整合農、工、學、兵等多種力量,促成黨對農民斗爭指揮權的落實,較為多元地在實踐中發展了統一戰線。

第一屆農講所創辦前后,以彭湃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者,首次實現對廣東農村階級結構和社會經濟情況的“正確調查”。之后,彭湃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依托于“正確研究”和領導農民運動的經驗教訓的總結、反思,產生了“群眾路線”“統一戰線”“武裝斗爭”等方面理論自覺。這在當時便把農民運動推進至新高潮,也為黨在進一步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實踐中,完善群眾路線、武裝斗爭、統一戰線等多方面的理論實踐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 語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其內涵主要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點。彭湃對于此三點內容,均有基礎性的重要貢獻。

第一,“實事求是”的最重要內涵是“當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作家的某些具體論斷與中國國情不相符合時,在‘中國化’過程中絕不允許生搬硬套,而只能從中國國情與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創造新理論,提出新觀點,拿出新辦法,來解決中國革命與建設中發生的新矛盾、新問題”(104)趙明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辨析》,《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2003年第2期。。海豐農民運動期間,彭湃已通過實踐,證明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原理不可行,發明了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農村社會的若干特點相結合的革命手段。主辦農講所時期,彭湃首創實事求是的農村社會調查方法。這說明“絕不允許生搬硬套,而只能從中國國情與實際出發”的要求,已能為彭湃所深知并踐行。這在當時開啟了黨的實事求是實踐的先河,也為后來反教條主義者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重要的斗爭依據和行動指南。

第二,“群眾路線”要求“到群眾中去和到實際中去作調查”(105)盧培琪、王立勝:《論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貢獻》,《中國網》2007年9月25日。,并“將馬克思主義的靈魂或精髓即立場、觀點、方法,帶上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106)趙明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辨析》,《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2003年第2期。。海豐農民運動期間,彭湃成功地讓馬克思主義和農運工作相結合,初步實現馬克思主義“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主辦農講所時期,彭湃在對農民運動經驗教訓的反思和總結,以及“正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干部選拔方式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試驗;在農民工作中,貫徹先調查、后動員的方式,較好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觀,初步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第三,“獨立自主”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是中國的共產黨人、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彭湃領導的農民運動,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開創的農民革命事業,無疑為當時“一切均借俄助”的中國共產黨人,開辟了獨立自主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

從創辦農講所開始,彭湃領導的運動緊密有條,明顯是由其經實事求是的調查和研究形成的新理論來支撐的。也就是說,彭湃在農民運動中展現的一切,不僅是一種實踐或行動自覺,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理論自覺。在理論自覺的主導下,從廣東農民自衛軍的創建、廣寧農民斗爭的若干實況來看,彭湃已初步開啟了黨的“武裝斗爭”路線,并更為靈活、多元地豐富了“統一戰線”的內涵。總之,彭湃在農民運動領域的探索,對于黨進一步在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實踐中,開展或完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丝袜啪啪|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四虎综合网|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噜噜噜久久| 国产在线第二页|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性|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欧美高清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无码国产伊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性视频网站|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玖玖视频|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婷婷|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99视频在线看|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美女被操91视频| 欧美a网站| 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久久福利网| 毛片卡一卡二|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区一区|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91黄色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 免费在线一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日韩在线中文|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成人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