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為全體人民服務的理論。在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1]同時,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揭開了社會產生貧富差距的根本原因,進而提出共產主義才是“對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地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2]新時代,中國繼續認同這一理念,體現了馬克思的人民理念在新時代的發展。
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人類的目標所在。然而資本主義制度使資產階級為了自身利益加大對無產階級的剝削,這使得人民不但沒有感覺到幸福反而更加的痛苦。因此,馬克思主張使人民大眾團結起來反抗資產階級。中國共產黨要做到“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些方面下功夫”。[3]這一目標是馬克思主義人民幸福理念在新時代的發展。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就深刻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4]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共享發展理念就是要讓全體人民共同生產同時共同享受社會財富。馬克思主義的共享理論在新時代繼續的發展。
首先,批判思維體現在“自我革命”上。我們黨之所以能戰勝各種困難并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就是我黨始終保持這種批判精神。歷史上,黨在面對任何重大問題時都能積極保持“自我革命”的精神,并一步步成為執政黨,帶領全體中國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仍然具有“自我革命”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思維在新時代的發展。
其次,批判思維體現在“偉大斗爭”上。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思維不僅表現在理論方面也表現在實踐方面。回顧我黨的歷程,在各個歷史時期我黨都進行過“偉大斗爭”。主要表現為在任何時期都保持批判思維同任何錯誤思想做堅決的斗爭;進行各方面的改革,堅決改革各種不適合新時代發展的體制機制等。新時代的斗爭不同于以往的斗爭,是在法治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與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之間的斗爭。這場斗爭正是新時代對于馬克思批判思維的繼承與發展。
中國準確掌握世界發展趨勢。中國在政治上主張要尊重各國的道路選擇;在安全上主張各國之間要加強合作,共同抵御危害世界和平發展的各種危險;在經濟上主張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在文化上主張各種文明都要交流互鑒,共同發展;在生態上主張各國要溝通與交流,共同應對全球生態問題。正是在這種遠大視野基礎上,為我們解決當今世界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主張世界文明多種多樣,文明之間應該平等交流。長期以來,西方社會認為自己的文明是全球最優越的文明,自己的意識形態是最優越的意識形態。針對這種狀況,中國主張,世界上的各種文明沒有優劣之分,文明之間要共同發展。
中國積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今世界發展既面臨機遇也存在挑戰。世界呼吁新的全球治理體系。中國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旨在構建和諧美好的世界。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遠大視野在新時代的進一步發展。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傳播有了進一步發展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
目前我國的經濟政策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國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必須改革不適合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各種體制機制。這是因為,經濟體制的改革激發了人們對于利益的追求,人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為了獲取最大利益,人們之間往往會產生沖突,甚至有些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會降低成本,制造劣質產品或者有危害性的產品并以高價銷售給消費者,從而從中獲取利益。完全不從消費者的安全和利益層面出發,只關注自己的利益,這使得人們的價值觀念受到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使西方的一些負面思想嚴重影響到我國人民的意識形態。同時在越來越激烈的經濟競爭的背景下,受資本主義的價值觀的影響,那種為他人服務,在必要時候舍棄自己利益保護集體利益的觀念越來越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利益,會使用一切手段來達到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目的,完全不顧他人的利益和安危,這與我國所倡導的價值觀念是極大不符合的,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時制止這些錯誤思想,人們會受這種錯誤思想的影響越來越嚴重,這給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的傳播造成了很大的挑戰。
網絡信息的復雜化給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傳播帶來了阻力。由于網絡信息非常的復雜包含各種各樣的信息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包含在網絡中,而且據統計大部分的人們都受負面消息的影響較多,例如以金錢為前提才會給予他人一絲的幫助。或者一些商家出售假貨給消費者,嚴重損害他人利益和權益等等。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的正確選擇。
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的傳播有了進一步地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許多的困難與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并積極在實踐中踐行,從而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時代更好地發展。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傳播有了進一步地發展,但這并不能說各種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言論已經不復存在了,也并不意味著廣大人民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已經完全理解、學懂、學透,并自覺的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國內外的各種敵對勢力會利用各種機會打擊馬克思主義。面對這一系列的挑戰,中國應該勇于面對這些挑戰并采取果斷措施極力抵制這些錯誤思潮,重新確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人們要對每一種理論進行深刻理解并深刻握它。所以我們要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不會主動的迎合我們的需要,而是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研究努力掌握其理論中國共產黨人要不斷地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并把學習掌握的理論運用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當中去,從而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涵豐富,中國共產黨人要不斷地傳承并且發展馬克思主義,就要不斷地從中汲取智慧源泉和精神給養,并運用到新時代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來,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
當今時代,要應對西方世界價值觀的影響,回應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指導的種種疑慮,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科學的理論方法,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不斷地發展變化著的,新時代,要使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地與當今中國的實際特點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同時也要使馬克思主義為中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所認識和理解,并自覺運用這一理論建設我們的社會,從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從而使馬克思主義更好地指導新時代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從而促進我國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