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馳
近日,揭陽市老促會聯合市地方史志辦公室、揭陽日報社、揭陽廣播電視臺再次推出關注革命老區村的大型系列報道。這一次鏡頭對準的,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該市老區村傳承革命精神,加快發展步伐,走上脫貧奔康道路的歷程。
揭西縣南山鎮火炬村在解放戰爭時期作為廣東省潮汕人民抗征隊司令部駐地,積累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大北山下的火炬村,今日正以發展紅色旅游開啟新的征程,一步一個腳印打造成了區域內傳播紅色精神的黨建基地、傳承革命文化的旅游勝地與人民群眾休閑放松的“網紅村”。紅色旅游為紅色村注入新活力,讓革命老區“紅”起來!
2017年,火炬村被廣東省委組織部列入“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2019年,火炬村被認定為揭陽市首批市級黨員教育基地;2020年,火炬村被評為“揭陽十大美麗鄉村”、“國家森林鄉村”……這些成績的背后,源于地方黨政在發展全域旅游中對紅色旅游的高度重視,干群勠力同心走出了一條“黨建+文旅”的紅色旅游發展之路。
黨建引領,文史筑基,打造紅色教育基地
黨建引領是火炬村發展紅色旅游的政治保障。地方黨政與文旅、史志相關職能部門,始終把保護和利用好火炬村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高位推進。
火炬村在紅色資源開發中,有力地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紅色旅游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組織部門的指導下,揭西縣委組織部印發了《揭西縣開展南山鎮火炬村“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實施方案》,堅持“抓示范、創特色、帶整體”的總體思路,把火炬村打造成區域內基層黨建示范點。作為省定貧困村,在精準扶貧對接幫扶中,東莞市委黨校、揭陽市直工委掛鉤成為火炬村的幫扶單位,依托黨建業務優勢在火炬村的黨建引領中發揮了積極作用。2019年,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火炬村成為黨政部門組織開展實地革命教育的首選場所,眾多黨員干部體驗重走“來時路”,感受到了更具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的黨性教育。
紅色旅游開發必須依托堅實的文史基礎。揭西縣文史部門在原有文史積累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整理出品了《潮汕人民抗征隊誕生地—火炬村》《揭西縣革命遺址選錄》《廣東省揭西縣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等與火炬村相關的文史書籍。同時,文化部門把見證火炬村革命歷史的潮汕人民抗征隊誕生地舊址天寶堂等舊址作為珍貴革命文物予以保護。嚴謹翔實的文史材料和具體可感的文物實體,為火炬村紅色旅游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活水和基礎資源。
目前,在“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的有力帶動下,作為紅色教育基地的火炬村已經初具規模。廣東省委組織部投入500萬元配套費用完成了司令部、后勤部、兵工廠、軍政法庭、彈藥庫、后方醫院、北山樓等革命舊址修復工作。
在此基礎上,當地投入資金1600多萬元,規劃建設黨建示范村第三期工程項目12個。黨建示范工程的深入推進,為紅色旅游的發展開好新局,同時也為紅色研學等旅游項目的開展奠定基礎。
文旅融合,業態培養,發展紅色創意產業
紅色旅游必須特色鮮明。揭西旅游一起步便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打造“綠色、古色、紅色”的“三色旅游”,不斷深化紅色革命文化與紅色旅游的融合,以火炬村為重要依托探索發展紅色創意產業。
火炬村在開發建設中,明確提出了“紅色主題文化村”的定位,在修復革命舊址基礎上規劃建設宣誓廣場、紅色科研基地等項目,不斷充實打造紅色文化體驗區,為講好紅色故事提供平臺。同時立足火炬村這一紅色景點,通過“紅色文化體驗游”主題游線、革命文化游徑等旅游線路規劃,推出“山水龍躍、紅色搖籃”等旅游精品線路,以點帶面壯大紅色旅游。
面向市場加強業態培養,是紅色旅游長足發展的根基,火炬村在這方面也開展了行之有效的探索。2019年,地方政府通過與文旅公司合作的方式,在火炬村成功舉辦了“火炬村紅色之旅千人徒步”活動?;顒游吮镜睾椭槿堑貐^1500多名游客報名參加。
紅色之旅千人徒步活動舉辦當天,所有參與者穿上紅軍服,以徒步的形式重溫火炬村紅色革命勝跡?;顒釉谇捌谠靹荨⒚襟w報道以及制作“永遠跟黨走”火炬村徒步獎牌紀念品等文化創意產品方面,都頗有可圈可點之處。參與者在“江山留勝跡,吾輩復登臨”的紅色之旅中,加深了對揭西革命文化的了解,提升了精神境界,也為揭西紅色創意產業的發展貢獻了消費力。
統籌發展,以民為本,振興紅色革命老區
火炬村把發展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工作統籌結合,促進旅游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群眾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力地促進了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
近年來,火炬村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抓手,大力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破解鄉村發展困局,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完成了村道硬化、村衛生站等項目建設,抓緊實施“綠滿家園”和“穿衣戴帽”等項目,破舊立新的新農村建設讓革命老區煥發新顏,在夯實紅色旅游基礎的同時也讓美麗宜居環境造福當地百姓。
同時,立足當地農業資源,結合紅色旅游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當前,火炬村正在以“幸福時光田園”為主題,發動鄉賢、企業家參與休閑農業產業項目建設。
這些舉措都有利于盤活革命老區的農業資源,帶動激發農民干事創業熱情,引領老區鄉賢回歸,有效地激活和充實了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內生動力。2019年,該村集體收入達12.5萬,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77元,在新時期精準扶貧進程中如期全員脫貧。
在“黨建+文旅”的進程中,火炬村實現了革命老區的自我更新,推動了革命精神的傳承發揚,增進了老區人民的民生福祉。路漫漫其修遠兮,火炬村必將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發展紅色旅游地道路上勇往直前,讓紅色火炬永放光芒,讓革命精神薪火相傳!(攝影:南山鎮人民政府 風林 何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