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平
【摘 要】 目的:梳理綜合社區護理在社區糖尿病護理中的體會。方法:選取社區醫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1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綜合社區護理,1年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知識知曉率,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護理前后變化,總結體會。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知識知曉率較高,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水平較低,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社區糖尿病護理中,行綜合社區護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護理依從性和知識掌握效果,控制血糖水平。
【關鍵詞】 綜合社區護理;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xperience of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nursing in community diabetes nursing. Methods: 122 diabet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rom November 2017 to November 2018. After 1 year, we compared the nursing compliance,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meal blood glucos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s: The nursing compliance and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munity Sugar In the nursing of urine disease,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nursing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compliance and knowledge mastery, and to control the blood sugar level.
[Key words]Comprehensive community care; Diabetes; Fasting blood glucos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糖尿病屬常見慢性、代謝系統疾病,以患者血糖水平的異常升高和控制能力下降為核心病理表現,可引發代謝系統異常,并累及患者下肢、腎臟,引發一系列并發癥。目前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臨床多主張通過藥物和護理活動實現患者病情緩解、控制。有學者分析發現,常規護理模式下,患者的依從性、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完全理想,給予綜合社區護理,可實現上述問題應對,優化患者預后[1]。目前針對綜合社區護理應用的研究仍不充足,不足以為后續工作提供充分理論依據。本院結合此前工作進行糖尿病綜合社區護理分析,所獲體會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社區醫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選取12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1例。對照組:男34例,女27例,年齡53~74歲,平均(63.3±2.8)歲。病程2~12年,平均(6.2±1.7)年。觀察組:男33例,女28例,年齡54~76歲,平均年齡(63.5±2.7)歲。病程2~13年,平均(6.4±1.6)年。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和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結合患者病情,告知用藥方法,囑患者定期復查,傳遞基礎知識,包括飲食要求、行為要求等。觀察組行綜合社區護理,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行遠程指導、家庭護理、延伸護理:
1)遠程指導。將患者納入到集中化遠程平臺內,借助微信群、電話等進行指導。請患者在離院前預留電話、社交工具聯系方法,將觀察組患者納入到微信群中,集中進行知識傳遞,如糖尿病患者應減少脂肪、碳水化合物攝入,通過優質低蛋白飲食降低代謝負擔等。與此同時,遠程指導可發揮在線交流優勢,患者之間可就自我護理進行知識共享,也可以向護理人員提出服務請求。如患者買入了家用血糖儀,未能掌握使用方式,可由護理人員給予在線指導。2)家庭護理。構建以護理人員、患者和家屬共同構成的護理工作小組,由護理人員傳遞護理工作要求、方法、疾病知識,鼓勵家屬和患者同步掌握對應信息,實現家庭護理。如家屬可督促患者早晚進行運動,保持每日60min左右的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重視對患者進行飲食管理,保持清淡飲食、少食多餐,避免夜間無限制飲食等。3)延伸護理。延伸護理包括心理疏導、行為干預等輔助性內容,如告知患者病情的積極進展、治療技術的進步等,使患者應對疾病的信心改善,提升其依從性。部分患者無法遵醫控制飲食和行為,可借助遠程平臺傳遞知識信息,如將糖尿病足、糖尿病眼部并發癥等病因、病情資料發送給患者,有助于患者更深入的了解疾病危害,自覺提升依從性,進而實現護理工作優化。
1.3 觀察指標
1年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知識知曉率,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護理前后變化,總結體會。護理依從性以自制10分量表調查,得分超過7分為依從。知識知曉率以自制10分量表調查,得分超過7分為知曉。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為SPSS 21.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知識知曉率
2.2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水平變化
護理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較低,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對患者生活和身體健康情況的影響明顯,且治療困難、無法根除,這使得護理工作得到普遍關注[2]。常規護理模式下,工作精細化程度不高,開展渠道狹窄,患者護理依從性多不高于80%,且血糖指標改善有限[3]。給予綜合社區護理,患者護理依從性超過90%,血糖指標改善明顯[4]。本院研究結果與此類似。
對護理工作進行體會梳理,可發現綜合社區護理重視結合疾病特點、患者需求提供服務,具有理想的覆蓋面和延伸性[5]。具體工作中,觀察組護理強調3個方面措施,包括遠程指導、家庭護理、延伸護理,遠程指導改善了護理工作的延續性,使患者在院外也可得到專業服務。家庭護理重視發揮親情紐帶價值,使患者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中,長期提升院外護理的有效性。延伸護理偏重于提供工作輔助,可改善患者依從性。
患者王某,男,62歲。確診為2型糖尿病,病程8年。2018年1月起接受綜合社區護理。每2個月進行1次復查,患者血糖指標穩定,血糖自控能力得到緩慢改善,且院外遵醫情況、疾病知識掌握情況良好,家屬參與度高,護理1年后疾病控制情況理想。
綜上所述,社區糖尿病護理中,行綜合社區護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護理依從性和知識掌握效果,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玉萍.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響[J].中國民間療法,2019,27(22):96-97.
[2] 袁學俐.社區個體化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12):135-137.
[3] 王艷.護理干預在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措施和滿意度觀察[J].心理月刊,2019,14(22):67.
[4] 賈艷.社區家庭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90):340-341.
[5] 余亞平.糖尿病患者進行社區綜合護理的方式分析及研究[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9,08(0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