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仁武 陳彩紅 朱燕


【摘 要】 目的:研究舒適護理在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方法:本研究納入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并行腹腔鏡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80例,采用隨機信封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分別采用舒適護理和常規護理,護理團隊也隨機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分別實施舒適護理和常規護理。結果:觀察組術后第一次復查舒適護理評分為(57.9±1.4)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9.2±5.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舒適度,并有利于提升手術護理的水平,值得推廣并不斷動態循環改進。
【關鍵詞】 舒適護理;子宮肌瘤;腹腔鏡
[Abstract] Objective: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comfort care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uterine fibroids.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80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who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envelope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Comfortable care and conventional care were used.The nursing team was also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people, and implemented comfort care and routine care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score of comfort ca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7.9±1.4) in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review,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9.2±5.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fort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fort of patients, and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urgical care.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continuous dynamic circulation improvement.
[Key words]Comfort care; Uterine fibroids; Laparoscopy
子宮肌瘤是一種子宮平滑肌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是婦科常見的疾病,育齡婦女患病率可達25%,而尸體解剖統計的子宮肌瘤發生率高達50%以上[1]。對于符合手術指征的患者,需要手術剔除子宮肌瘤,目前子宮肌瘤手術剔除術已是微創時代,腹腔鏡是常用的子宮肌瘤手術方式,技術層面已經非常成熟,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2]。但是腹腔鏡手術畢竟也是有創手術,需要麻醉、氣腹等操作,也會給患者帶來不適和風險[3],從護理層面來講還有改善和提升的空間[4]。舒適護理是一種近二十多年興起的護理模式,已被廣泛用于各種疾病和手術護理中,可顯著提升患者舒適度及促進康復[5]。本研究納入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并行腹腔鏡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80例,分別采用舒適護理和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納入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并行腹腔鏡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80例,采用隨機信封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4~52歲,平均年齡(36.2±6.8)歲,體質量46~72kg,平均體質量(53.2±5.4)kg;對照組26~50歲,平均年齡(36.4±6.4)歲,體質量47~70kg,平均體質量(52.8±5.1)kg。分別采用舒適護理和常規護理,護理團隊也隨機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分別實施舒適護理和常規護理。兩組患者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內容包括:對患者進行入院指導,評估病情變化;囑患者保持清淡飲食,禁止辛辣、寒涼飲食;加強術前訪視,幫助患者了解治療和護理方案[6]。
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護理方案根據研究開始前3個月的調研結果確定。調研包括本院“舒適護理”小組成員的頭腦風暴,網絡上患者的手術經歷自述,患者術后訪談等形式。調研圍繞舒適護理理論的生理、精神心理、社會和環境4個方面展開[7],每個方面總結描述出可以改進提升的細節點,形成調研問卷,再通過問卷擴大樣本量選出每個方面患者認為最需改善的3個護理細節點。根據問卷結果制定本院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的舒適護理方案。見表1。
1.3 護理效果評價
根據舒適護理方案中4個方面共12個改善需求點制定護理效果評估表,調研護理過程中患者對這12個點是否滿意,量表的評分采用Likert五級評分法,十分滿意5分,滿意4分,沒感覺3分,不滿意2分,十分不滿意1分。量表的總分代表病人整體舒適的總得分,滿分60分。術后第一次復查時患者進行問卷填寫。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間的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表達為(±s)。選擇α=0.05作為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的信度標準。
2 結果
觀察組術后第一次復查舒適護理評分為(57.9±1.4)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9.2±5.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舒適護理理論是由Katharine Kolcaba于1995年首先提出,后來不斷豐富完善,有分析模型框架和流程,具有很強操作性,也是一種動態循環、不斷改進的護理理論。舒適護理具體來說是通過采取以及強化一定護理措施,降低患者不愉悅程度,使患者在社會、心理、精神、生理等方面達到最舒適狀態[8]。
舒適護理近年來廣泛腹腔鏡手術的護理,特別是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的護理。但是現有的研究對舒適護理理論理解欠深入,未能按舒適護理理論提供的二維分類結構分析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護理患者所需什么樣的舒適護理,也沒有按照舒適護理所提供的流程先調研需求,后制定方案,護理后評估護理效果,再總結后對舒適護理方案繼續完善[9-11]。
而本研究按照舒適護理理論二維分類結構、流程,充分調研分析需求,結合實際認真制定有針對性的舒適護理方案。研究結果顯示,該舒適護理方案在本院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護理中實施效果較好,觀察組舒適護理評分為(57.9±1.4)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9.2±5.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另外,本研究結束后,對于效果良好的護理措施筆者將形成文件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固化,再開展下一輪的需求分析、舒適護理方案改善、實施及評估,將舒適護理理論動態循環用于本院手術護理中,不斷提升本院手術護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專家組.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7,52(12):793-800.
[2] 關雪.腹腔鏡下治療子宮肌瘤的進展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07):12-13.
[3] 潘晶.腹腔鏡手術患者中手術室舒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天地,2019,16(10):292.
[4] 李翠珍,李紅.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及新進展[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04):67-68.
[5] 陳群.舒適護理的應用現狀及研究進展[J].心理醫生,2018,24(23):215-216.
[6] 蘇芳.舒適護理和傳統護理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效果對比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05(26):5-6.
[7] 毛智慧,張歡,孫曉婷,等.舒適護理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7,(05):6-10.
[8] 鄧亞妮.舒適護理干預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剝除術病人術后康復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9,06(05):120,124.
[9] 王芳.舒適護理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護理效果探討[J].醫學美學美容,2019,28(17):123-124.
[10]李冬嬌,劉曉.舒適護理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治療認知度與效能感的影響[J].微創醫學,2018,13(05):137-138.
[11]葉玉潔.舒適護理模式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健康大視野,2019,(2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