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在臨床中預防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的效果。 方法 便利選擇在2018年8月—2019年9月期間該院重癥監護室106例患者,其中53例為對照組,其余53例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情況。 結果 ①觀察組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因肺炎病死率分別為7.55%、1.89%,對照組分別為16.98%、9.4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32、5.324,P<0.05);②干預前,兩組WBC、CRP以及PCT指標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上述炎癥因子相關指標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針對需要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重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若予以綜合護理措施干預,可有效降低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從而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以及在提高護理滿意度的同時提升整體護理效果。
[關鍵詞] 重癥監護室;綜合護理;常規護理;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9(b)-0108-03
Clinical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related Pneumonia in Intensive Care Unit
XU Feng-qin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Yucheng People's Hospital, Dezhou, Shandong Province, 251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related pneumonia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 Convenienty choose 106 patients to ente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September 2019, of which 53 cases were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maining 53 cases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nursing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 Results 1.The incidenc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related pneumonia and mortality due to pneumon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7.55% and 1.89%, respectively,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6.98% and 9.43%,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132,5.324,? P<0.05); 2.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BC, CRP and PCT index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above-mentioned inflammatory factor-related index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ho need to rece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related pneumonia, thereby reducing the mortality rate, shortening 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and improv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While improving the overall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 Comprehensive care; Routine ca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related pneumonia
重癥監護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又名為重癥加強護理病房,是為重癥或者處于昏迷狀態的患者提供的一個救治(或隔離)場所,在這個場所中,治療、康復以及護理措施可同時開展,為患者提供綜合治療、最佳護理等一系列服務[1]。重癥監護室當中,危重病人較為集中,且受病情嚴重的影響,不僅給治療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對于護理人員更是一項挑戰。在重癥監護室中,大多數患者需要接受機械通氣治療,輔助幫助呼吸,從而提升搶救質量,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以及治療過程當中,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卻較高,是指在進行機械通氣之后的48 h內肺部出現感染,屬于該類患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一旦發生,會極大影響治療效果[2]。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為患者提供科學的護理模式。基于此,該文便利選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該院重癥監護室10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便利選擇該院重癥監護室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10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其中53例為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其余53例為觀察組,接受綜合護理方式干預。對照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35~71歲,平均年齡(59.98±3.08)歲;觀察組:男29例,女24例;年齡36~71歲,平均年齡(60.00±3.10)歲。組間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研究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②由患者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③均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伴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確保病房內安靜,做好口腔清洗工作,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現象,對機體多項生命體征指標進行觀察與記錄,便于及時發現異常并予以措施干預,對病房定時進行消毒與清潔等。
觀察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①組建綜合護理小組:小組共6名成員,主管護士1名、護師3名以及護士2名,且成員需要臨床工作年限≥5年;在開展護理工作之前,小組需要對每位患者的情況進行詳細掌握,制定出科學的護理方案。然后參與培訓,主要培訓工作有導致出現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的主要因素、在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操作時應當注意的事項、護理工作中的重難點等。②心理干預:如果患者處于清醒狀態,可充分利用抑郁自評量表以及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判,若焦慮評分>50分(或者抑郁評分>53分),護理人員便需要對其引起足夠重視,積極開展心理綜合護理工作。例如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糾正錯誤認知,以及介紹插管術治療原理、應當注意的事項、可能會出現的一系列并發癥等,幫助減輕心理負擔;此外,還需要定時觀察病情以及情緒變化,當情緒波動較大時,需要及時交流,必要的時候還可予以鎮靜劑干預。③呼吸道干預:導致出現氣道黏膜損傷的一項重要原因是氣囊壓力問題。若行最小漏氣充氣干預,當機械通氣吸氣到達高峰的時候,會溢出少量氣體,從而改善壓迫氣管壁等情況,可保護呼吸道黏膜;在行機械通氣治療時,需要做到全程濕化,若痰液黏稠,需要行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霧化吸入干預,在吸痰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操作標準,并對多項參數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與記錄,若吸痰處理效果較差,還可行三步排痰法干預。④呼吸機管路管理:細菌大多寄居在呼吸機管路當中,因此需要定期進行清潔,每間隔1周還需要更換管路,并采集、培養最深位置的分泌物,結果若顯示有致病菌,即刻對患者行抗感染治療。⑤冷凝液也需要定期更換,每日定時對氣體過濾、傳感器等消毒,最大程度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因肺炎病死率以及炎癥因子相關指標、入住ICU時間、總體住院時間、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觀察與對比。①炎癥因子相關指標:白細胞計數(WBC)、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②護理滿意度評判標準:用該院擬定護理滿意度問卷表進行調查分析,分值范圍范圍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護理滿意度情況越理想,劃分為3個級別,非常滿意、較滿意以及不滿意,分值分別對應90~100分、60~89分、0~59分。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x±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因肺炎病死率比較
觀察組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因肺炎病死率分別為7.55%、1.89%,對照組分別為16.98%、9.4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炎癥因子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組間對比WBC、CRP以及PCT指標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上述炎癥因子相關指標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入住ICU時間及住院時間
觀察組入住ICU時間(7.43±3.98)d、總體住院時間(11.87±4.69)d均較對照組(14.02±4.86)d、(20.39±7.43)d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護理工作滿意度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別為98.11%、83.02%,組間對比觀察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對于在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的患者而言,由于其本身機體功能較差,且病情危急,大多需要呼吸機進行治療[3]。以往研究指出,在我國重癥監護室當中,患者發生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的幾率較高,接近50%,且病死率也較高。經過分析,主要是該類患者本身多項器官均處于衰退中,肺功能也會因此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無法有效抵抗外來病菌[4]。除此之外,部分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自身綜合素質并不是很高,關于預防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方面的護理知識掌握不理想,無法最大程度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5]。
常規護理方式所開展的護理工作均較為常規,但是重癥監護室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科室,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較高,而常規護理方式無法有效滿足要求。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因肺炎病死率以及治療后WBC、CRP、PCT炎癥指標水平、 入住ICU時間、總體住院時間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重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行綜合護理干預后可獲得理想的效果。董冬梅學者[6]在其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研究中報道,行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機械通氣肺炎發生率為7.69%,病死率為2.56%,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分別為17.95%、10.26%,同該文觀察組7.55%、1.89%,對照組16.98%、9.43%基本一致。綜合護理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一種護理模式,其核心是護理程序,并對護理程序進行系統化,從護理質量、護理人員自身責任、患者健康教育、護理計劃、出院計劃等多個方面出發,將其作為框架,在整體上實現一致性,確保每一個環節均是環環相扣的,從而獲得提升護理質量的目的。該次研究開展過程中,首先組建護理小組,對該疾病以及預防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相關知識進行總結與探討,分析常見原因、患者情況等,不斷匯總、明確護理工作中的重難點;應用焦慮以及抑郁量表,對患者進行評估,然后具有針對性地予以疏導、緩解情緒波動較大者,必要時行鎮靜劑干預,有利于幫助患者保持良好、平穩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然后予以呼吸道干預、呼吸機管路管理干預,幫助濕化氣道,并確保呼吸機管道無菌等,均有利于幫助降低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從而促進康復以及改善預后等[7-8]。
綜上所述,針對需要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重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若予以綜合護理措施干預,可有效降低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從而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以及在提高護理滿意度的同時提升整體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越.急診重癥監護室重癥患者急救中應用纖維支氣管鏡的臨床效果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9,25(4):590-592.
[2]? 吳志偉.ε-聚賴氨酸干預法對兒科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 35(19):1474-1477.
[3]? 趙鈺,侯曉華.振動排痰機治療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血氣分析及預后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10):1531-1533.
[4]? 陳波,戴月琴,吳海珍,等.低聚殼聚糖溶液在重癥監護室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患者口腔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9,26(5):625-627.
[5]? 謝建平,厲旭光,譚九根,等.纖支鏡灌洗治療機械通氣患者肺部感染的應用效果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 27(10):2237-2240.
[6]? 董東梅.綜合護理干預對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 2017,21(3):275-276.
[7]? 吳召賓.亞低溫對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臨床轉歸和免疫功能、氧化應激損傷的影響[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7,23(20):3213-3215.
[8]? 竇琳,林竹,路玲,等.重癥監護室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臨床監測的多中心研究[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7,26(3):302-307.
(收稿日期:2020-06-16)
[作者簡介] 徐風芹(1970-),女,漢,大學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