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致雅
與時俱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創新是當代科技發展的主旋律。
在1992年2月,美國尚處于春寒料峭之時,總統候選人克林頓在其競選文件《復興美國的設想》中旗幟鮮明地提出:20世紀“50年代在全美建立的高速公路網,使美國在以后的2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為了使美國再度繁榮,就要建設21世紀的‘道路,它將使美國人得到就業機會,將使美國經濟高速增長。”
一年后,在克林頓就任美國總統后不久,“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工程計劃被提出,也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克林頓政府計劃投資4000億美元,用20年的時間逐步將電信光纜鋪設到所有的家庭用戶。
彼時,大洋彼岸的中國能做到的還只是“三類線”,而“五類線”概念才剛剛提出。此時獲知這一消息的張文陽卻敏銳地認識道:“計算機聯網是未來的重要方向。”
就此,一舟股份成了國內第一批做數據線的企業之一。如今,風雨兼程三十載下來,一舟股份已經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公司,發展為致力于提供網絡通信、網絡能源、智慧城市產品與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全球化企業。
它是怎么做到的?
2019年創業邦和寧波保稅區共同組織了“逆風而揚,向上而生”——2020年創新在寧波系列活動,通過與寧波本地大企業的交流,分享頭部企業創新案例,探討寧波本地大企業創新需求及業務難點、痛點,就企業場景創新應用進行實質性交流,吸引更多優質創新企業加入,促進創新企業與大企業的業務合作,同時帶動本土傳統大企業創新升級。
9月18日,創業邦帶領園區企業走訪了一舟股份,并對一舟股份總裁王迺寧進行專訪,探索這家公司的發展創新之路。
四個“五年計劃”,創新即顛覆自我
坐落于東海之濱的寧波一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以網絡通信、網絡能源、智慧城市、消費品電子等板塊為核心的投資控股集團,如今是一家擁有1家海外上市公司、2家國內擬上市股份制公司、員工4000多人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30年前,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不過是一家OEM代工廠。經過10年的初創期,公司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這10年間,公司員工從六七個人增長到近千人,集團產值超億元。
正是在這10年間扎實打下的基礎讓一舟股份抓住了中國加入WTO的“外貿紅利”,并進入快速增長期。
不過,公司是要一直做被動的OEM還是另尋出路?未來的方向在哪里?集團創始人張文陽決定,要每五年就給一舟制定一個戰略發展規劃。
2001年到2005年,“SHIP”“一舟”品牌誕生,并且根據發展規劃張文陽還推出了綜合布線解決方案,建立起全國營銷渠道。
2006年,公司進入品牌擴張期:連續榮獲中國市場十大綜合布線產品品牌、市場占有率進入國內行業前三、SHIP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借此機會,公司推出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2011年開始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公司開始放眼國際市場,并在全球70多個國家建立起營銷機構。這期間,公司不僅成立了美國分公司,還收購了德國上市公司VIVANCO Group,這是一家擁有90多年歷史的上市公司,也是歐洲著名的通信連接產品商,這一收購舉動使得一舟的全球化戰略進一步加速。
2016年至今則是公司的大數據戰略期。這期間,公司進行了重大戰略調整,實現以大數據產業為核心,開始向全生命周期企業的轉型。
根據王迺寧介紹,從技術發展和行業應用來看,公司的布線系統從3類、5類、超5類,到今天的6類、6A類、7類、8類,主流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闊。
如今,綜合布線作為城市信息化需求與發展的主要傳輸介質,它和樓宇智能化、樓宇自控、消防、電視監控等綜合系統息息相關,正逐步被整合到整個大的網絡平臺中。不僅如此,從社會經濟角度看,社會在不斷發展,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必然進程,布線行業在其中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在過去10余年的應用過程中,綜合布線系統一直在綜合電話、數據通信應用方面向縱深發展。從綜合布線作為基礎設施來說,其本質就是要進行信息化建設,尤其在這個時代,綜合布線將依托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從而得到更廣的橫向發展空間。”王迺寧說,這也是為什么一舟股份發起二次創業,并向產業應用縱向延伸,成立了網絡通信、網絡能源、智慧城市三大事業部。
根據王迺寧介紹,在網絡通信產業,一舟股份為全球客戶提供先進的端到端網絡通信解決方案,其致力于架構人與人、物與物之間的連接橋梁,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社會。
通過在行業中近30年的深耕細作,一舟股份結合全球通信行業快速發展的趨勢,針對基礎網絡、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不同領域,提出了智能樓宇布線解決方案、數據中心布線解決方案、5G布線解決方案及工業互聯布線解決方案等,以此滿足政府、教育、醫療、金融等不同客戶群體和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為客戶提供高品質、全生命周期的網絡通信產品及解決方案。
在網絡能源產業,一舟股份提供專業的網絡能源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在邊緣計算、云計算等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領域有著全系列、完善可靠的產品解決方案。尤其在邊緣計算領域一舟提出了“預制化、模塊化、小型化”的理念,有著室內、戶外等多樣的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滿足政企、交通、金融、醫療、教育等多個行業的一站式信息化建設需求。
在智慧城市產業,一舟股份致力于打造成為新型智慧城市的運營商,通過 “一個城市大腦,二個中心(數據中心和大數據管理中心)”的設計理念,為城市提供項目咨詢、規劃設計、產品研發、項目集成、落地實施、綜合運營等完善的配套服務。同時,一舟股份堅持以人為本,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手段,結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六個一”為要素,將城市資源有效地進行整合利用,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生產效率和服務能力,促進城市治理、民生服務、商業活動等各個方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真正做到上情下達、上聯下用,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城市居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如今,距離第四個“五年計劃”已過去大半有余,2019年一舟股份全球銷售收入52億元,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技術先行,打造智慧大腦
綜合布線、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智慧城市這三大主營業務之間是否有協同?王迺寧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近幾年,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迅速,有關智慧城市的研發成為一舟的戰略重點。然而,智慧城市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
“在未來,各種芯片和傳感器將遍布智慧城市中心,而連接這些傳感器并與數據中心有機結合則離不開綜合布線系統。作為信息傳輸的高速通道,綜合布線系統可謂是建設智慧城市的‘神經脈絡,而數據中心則是智慧城市的‘中樞、SHIP智腦平臺,更是智慧城市的‘大腦。”王迺寧說。
根據王迺寧的介紹,進入數字化的時代,一舟股份將從硬件、軟件和生態三個方面持續創新。
首先是硬件方面,邊緣計算是一舟股份技術開發的重點。邊緣計算是在高帶寬、時間敏感型、物聯網集成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技術。對物聯網而言,邊緣計算技術取得突破意味著許多控制將通過本地設備實現,無須交由云端,其處理過程也將在本地邊緣計算層完成。
“同時,在硬件方面,我們在江西設立了制造產業園,包含大數據產業園和智慧物聯網產業園兩個園區,整體占地1300畝,將在2022年整體交付并投入使用。大數據產業園專注于網絡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硬件開發和制造,占地面積220畝,其第一期已經投入使用,將緊密圍繞5G、邊緣計算、超融合基礎架構等行業的發展特點,以一舟網絡通信和網絡能源產業為核心,通過整合一舟的設計、研發、市場等優勢,在銅布線、光布線、數據中心布線、模塊化數據中心等產品領域不斷創新,為國家“新基建”戰略提供各類產品與解決方案。”
“另一個是智慧物聯網產業園,將圍繞核心產品傳感器,通過整合傳感器產業上游研發、設計技術、相關軟硬件以及相關測試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對溫度傳感器、光傳感器、聲音和噪聲傳感器、水位傳感器、運動傳感器、圖像傳感器等多種傳感器產品進行制造與分裝,為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汽車電子、消費品電子四大領域提供完善物聯網產品與解決方案。”王迺寧說。
在軟件方面,一舟股份建立起了自己的工業物聯網數據中臺,可以進行設備集成、設備管理及數據采集分析、物聯網應用開發等。“有了這些部署,我們就可以進行終端統一物聯管理,深化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建設,挖掘海量數據采集價值,把應用層面開放給更多廠家。”王迺寧說。
最后,創新離不開生態合作。據了解,一舟股份和中科院一起合作開發了城市智慧大腦;與紫光華智在大安防和視頻解析領域的合作等。合作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智慧城市、智慧園區、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智慧企業、智慧醫療、智慧金融等領域,共同促進雙方業務發展和產品延伸,進展顯著。
在第四個五年規劃基本執行完畢的情況下,一舟股份已經開始規劃起第五個五年規劃。
下一個周期的戰略定位,叫平臺型戰略。
未來:定義標準,培育產業群
作為一舟集團旗下的一級主體公司,一舟股份、VIVANCO Group、甬舟科技分別從基礎設施、全球化布局、創新業務(智慧城市相關領域)三個方面支持著一舟邊界的延伸。
對于未來,一舟股份思考得很清楚:通過平臺化戰略,建立生態鏈服務體系,打造產業生態。
目前,一舟股份建立起了四大賦能平臺,分別是資本平臺、營銷平臺、智能制造平臺和政府支持平臺。
“產業集聚有三大核心要素,分別是營銷網絡要素、產業基金要素和產業載體要素。”據王迺寧介紹,營銷網絡得以提供一舟股份成熟的營銷管理經驗和遍布全球的銷售網絡,直接為被投企業帶來銷售助力,提升企業規模,被投企業更容易跨越初創期風險,快速進入成長期。
產業基金方面,一舟股份成立了一舟鄞工產業基金,首期1億元。產業基金與上市公司資本接力投資,其被投的項目更易獲得下輪融資。此外,一舟股份還成立了專業的投資團隊與龍頭企業高管顧問團隊,能夠從戰略投資的角度為產業發展賦能。
在產業載體方面,一舟股份寧波智慧產業園一期工程占地1.5萬平方米,二期工程占地3萬~5萬平方米;一舟股份江西大數據產業園及一舟智慧物聯網產業園總占地1300畝,重點集聚5G、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物聯網傳感器等上下游產業鏈硬件制造型企業。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還得到了寧波市、鄞州區人才政策、產業政策的支持。
平臺化戰略的下一步是制定行業標準。
2020年7月7日,在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的支持下,一舟股份憑借對智慧園區場景的理解力和豐富的智慧園區落地實踐經驗受邀參加了《智慧園區設計標準》制定會議。隨著涉及智慧城市建設的兩項國家標準再次發布,以及對智慧城市平臺建設和術語使用提出細致規范,標志著智慧城市建設進入精細化、因地制宜的成熟階段。
“標準的制定意味著全連接、萬物智能時代已經來臨,未來的機會也一定屬于5G、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創新的企業平臺。”王迺寧說。
古詩有云,“一葉扁舟波萬頃”。至此,一舟股份已經走過了近30年的風雨,從綜合布線領域的行業龍頭到網絡通信、數據中心、智慧城市標準的制定者,它已經撬動了萬億的產業集群。而作為創新發展的先行者,一舟股份的發展秘籍是:與時俱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創新是當代科技發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