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程麗


[摘要] 目的 探究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11月,共選取該院婦產科52名護士進行該次研究,對比組26名(2018年3月—2019年1月),研究組26名(2019年2—11月),對比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研究組進行護士分層管理,分析兩組的護理能力、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管理效果數據。結果 研究組的護理能力評分高于對比組,護理質量評分也高于對比組,護理總有效率大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采用護士分層管理方式,能夠較好地提升護士的護理能力,提升臨床護理質量和護理管理效果。
[關鍵詞] 護士分層管理;婦產科;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9(a)-009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e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ethods From March 2018 to November 2019, a total of 52 nurses from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26 cases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March 2018 to January 2019), the study group had 26 cases (February to November 2019), the comparison group was subjected to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managed by nurses by stratification, and the nursing ability and quality of care score and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dat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rsing ability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and the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nurses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ability of nurs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and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
[Key words] Nur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婦產科是臨床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科室,實際臨床中急診多,病情較為復雜,相對風險較高,高質量的護理對患者康復有較大的影響,目前臨床中醫護資源比較有限,患者的急劇增加要求臨床中更加合理地分配醫療資源,護理人員臨床工作的內容比較復雜,具體工作的難易程度也有所不同,為了更好地使臨床護理人員實現自身的價值,開展比較適宜自身的護理工作,在臨床護理管理中嘗試采用分層管理的方式,對護士自身的學歷、工作能力、年齡以及職稱等進行了解,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負責不同的工作,以此達到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過程中環環相扣,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在臨床中有效地實現工作價值[1]。現就該院2018年3月—2019年11月該院婦產科的52名護理人員,研究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的婦產科護理人員52名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女性,研究組26名,學歷:專科20名,本科6名;年齡在20~39歲,平均年齡(31.6±2.4)歲。對比組26名,學歷:專科19名,本科7名,年齡在22~39歲,平均年齡(32.1±2.2)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院方倫理委員會同意開展該次研究,研究有意義。
納入標準:納入正常完成在校課程的護士;納入對該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的護士;納入具備基本學習能力的護士。
排除標準:研究期間長時間請假或者未在院內的護士;該科室輪轉的護士。
1.2? 方法
對比組采用常規管理方式,研究組采用分層管理方式。①明確分組,依據護士的學歷,臨床工作經驗以及自身的護理優勢,將護理人員分為4層,對每位護理人員的臨床工作內容進行明確,同時制定相應的工作考核制度與標準,對婦產科護理管理的具體狀況進行考核與記錄[2-3];②分層管理中每層分為4組,護理小組進行輪班,每組自行選擇小組長,小組長在正常進行臨床護理的同時整合小組內出現的問題以及改善狀況,定期匯總至護士長處。③護理培訓:依據護理人員在臨床中出現的狀況組織相應的護理培訓,在每次進行培訓后均需要考核,以此督促護理人員認真對待培訓,提升個人護理能力,對每個分層的護理人員需要進行培訓的內容不同,初級小組需加強對監督以及健康教育的培訓,高級小組在臨床中需要培訓應對重癥產婦的護理內容,確保護理人員在臨床中能夠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在護理培訓過程中注意與高年資護士進行協調,了解臨床中新出現的護理問題,以及其在臨床中的護理經驗,逐漸提升培訓的可實踐性,以此提升護士的整體護理水平[4]。
1.3? 觀察指標
對比研究兩組的護理能力、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管理效果。護理能力主要考核護士的基礎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每項評分為50分,總分100分;護理質量評分主要評估護士的臨床護理結果,對具體的基礎護理內容,專科護理內容等進行綜合評估,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高;護理管理效果依據臨床護理狀況分為顯效(臨床中存在的護理管理問題得到改善,可良好地滿足臨床護理需求)、有效(臨床中存在的護理管理問題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滿足臨床的護理需求)和無效(臨床中存在的護理管理問題沒有得到顯著的改善或者護理問題加重)[5]。
1.4? 統計方法
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研究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能力、護理質量評分
研究組護理能力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大于對比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管理效果
研究組的護理管理總有效率明顯大于對比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婦產科主要就診者為產婦,其發生并發癥或者意外狀況的風險較高,在臨床中屬于高危科室,實際臨床中護理人員個人的護理能力不同,其自身的護理優勢不同,要良好開展臨床護理,護理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傳統護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較多,使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不能較好地實現護理價值[6-8]。有效地開展臨床護理,分層管理模式能夠使護理人員在臨床中能夠依據個人的護理能力與護理特長等開展臨床護理,能更充分地運用臨床護理資源[9-12]。科學的護理管理有利于護理管理行為和服務行為的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可以使護士所進行的每一項服務和每一項護理操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以培養護理人員科學的、嚴謹的工作態度。優質護理服務作為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內涵是由責任護士實施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可以增強醫院的活力,是改善服務的突破口,有利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護士分層管理制度可以加強該院的護理隊伍科學管理,落實責任整體護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建立和完善護士崗位管理。根據護士的能力、工作年限、學歷等將該院護理人員進行層級劃分;不同層級的護士合理搭配,將責任到人,工作到位。指定層級護士崗位職責及任職條件,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制定護士分層培訓方案,實行護士分層級培訓及考核制度,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和崗位能力,確保醫院各級護理崗位的人才需要。制定各層級護理人員晉級與標準,符合晉級條件,履行崗位職責到位。完善績效考核,院、科實行雙重績效考核管理。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進行護理分層管理,能夠有效改善臨床護理。數據顯示:研究組的基礎知識評分為(40.6±2.7)分高于對比組的(26.5±3.1)分(P<0.001);研究組的實踐操作能力評分為(46.2±2.4)分高于對比組的(33.8±2.9)分(P<0.05);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1.7±5.2)分高于對比組的(80.6±5.7)分(P<0.05),研究組的護理管理總有效率為92.31%優于對比組的65.38%(P<0.05);由此可以看出,分層護理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有較好的運用效果,能夠提升護理人員的個人能力與臨床護理質量,提高護理管理總有效率,促使護理人員實現自身的價值。有學者[13]在婦產科護理中進行了相似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較高;觀察組醫生對護士滿意度為97.56%,對照組為90.23%,觀察組的產婦護理滿意度為98.22%,對照組為89.7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該文中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可以有效地提升臨床護理資源的應用效率以及護理質量,提升護士的護理能力,臨床運用價值較高,值得廣泛推薦。
[參考文獻]
[1]? 盛嬋.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6):39-40.
[2]? 王愛平,王六平,胡潤珍.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12):1487-1489.
[3]? 田夢琪.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質與量的綜合評估體系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20):149-151.
[4]? 劉燕.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7,13(4):156-157.
[5]? 徐佳蔚.婦產科護理中應用護士分層管理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2):65-66.
[6]? 華維娜,常梅.安全文化理念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7):106.
[7]? 陳江宏,韓秀燕.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3):143-144.
[8]? 熱拜古力·斯依提,王玉蓮.安全文化理念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11):187,189.
[9]? 張碩梅.以人為本理念應用于婦產科護理管理中對患者并發癥及住院時間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20,17(4):26-28.
[10]? 張翠芳,倪虹.以人為本理念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34):182,191.
[11]? 廖曉英,蔣芳芳,王珊珊.基于病例分型的護士分層級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1):55-56.
[12]? 南軍萍.分析婦產科護理管理中應用安全文化理念的臨床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8):257-258.
[13]? 陳曦.婦產科護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探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9):3439-3441.
(收稿日期: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