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夢
【摘 要】《魔笛》是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劇之一,無論是劇情還是歌曲的創作都是非常經典的。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劇中的夜后詠嘆調《復仇的痛苦》,其是全劇中最為人熟知的女高音詠嘆調,莫扎特巧妙地運用花腔的方式,將夜后復雜且戲劇化的性格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夜后的出現促使劇情向前不斷發展,使這部歌劇變得更加熠熠生輝。舒曼說莫扎特即是音樂。在他僅有的三十五年時光里,大量優秀的經典作品廣為流傳與演唱。這部歌劇無疑是莫扎特最得意的歌劇之一,恰好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部歌劇。
【關鍵詞】莫扎特;花腔女高音;夜后詠嘆調
中圖分類號:J83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4-0016-02
莫扎特創作的歌劇數量之多,不勝枚舉。他的作品中不乏優秀的歌劇作品,旋律優美,故事連貫且編排新穎,并反映時局等等,但歌劇《魔笛》中的《復仇的痛苦》仍然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更是其最有特色的代表作之一。莫扎特巧妙地運用花腔演唱的形式,刻畫出夜后嫉惡如仇、復雜矛盾的性格。觀察其作品可以得知,不同的社會背景造就了莫扎特不同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思想。本文將從莫扎特歌劇《魔笛》的藝術表現、夜后花腔詠嘆調分析、歌劇《魔笛》的演唱技巧這三方面進行論述。
一、莫扎特歌劇《魔笛》的藝術表現
《魔笛》是一部德語歌劇。當時的莫扎特處在生活窘迫且郁郁不得志的極端絕望的精神狀態中。可即便如此,莫扎特依然有很高的創作熱情。席卡內德為了讓莫扎特專心創作,給了莫扎特一個小屋居住。莫扎特曲子寫到一半的時候接到命令去指揮另一個曲子,就在這個時候收到委任,寫一部懷念他死去妻子的《安魂曲》,同年七月份進行演出,并且是莫扎特親自指揮。1791年《魔笛》首演,莫扎特親自擔任指揮。劇中莫扎特把塔米諾的成長和心路歷程作為主要敘述路線,男女主人公從黑暗中探索理智的光輝,這種精神是神圣的,與笨拙又自私自利的捕鳥人形成對比,構成一部充滿趣味性卻也透露出人類真實本性的優秀作品。莫扎特創作《魔笛》時,全力刻畫出他心中的大千世界,具有矛盾的意味,光明與陰暗、和平與殺戮、愛情與仇恨間的矛盾對抗,也是十八世紀巴洛克時期互相制衡的對抗理念。
世界即將陷入一場巨大的戰爭,一片荒蕪且貧瘠的壕溝里,正在等待兄弟們出兵的從軍的塔米諾收到一個奇幻世界幽幽傳來的訊息,照片中一位美若天仙的公主讓塔米諾一見傾心,他暗暗下決心要找到到這位夢寐以求的佳人。可是世事無常的戰場殺戮讓塔米諾幾度陷入昏迷,徘徊在生死邊緣。幸好夜之女王派出三個仙女及時營救,并答應他如果能將女兒從惡魔手里救回來,她便將女兒許配給他。塔米諾在魔笛的帶領下,順利找到公主,但隨即發現事情并不像表面那樣簡單。惡魔的勢力正悄然逼近,生機盎然的大地即將陷入混沌黑暗,人心的仇恨緊緊纏繞著塔米諾和公主的命運。為了自己的摯愛,他不顧一切展開一段尋找愛與和平,自由和光明的旅程,也是一段搭救情人的浪漫冒險旅程。
這部德語歌劇將德意志嚴謹的態度和淳樸的優良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體現了莫扎特振興德國歌劇的心愿。夜后詠嘆調體現了夜后仇恨的心理和愛女兒的母性光輝兼具的矛盾個性。暗夜中夜后唱到,如果你不殺死他,也就是你的父親,那么你將永遠失去母愛。回旋的高音和動人高超的演唱技巧讓人不得不贊嘆,其中所表達的人物情感也耐人尋味,使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復仇的痛苦》唱段中花腔女高音在第二幕出現,在這一階段的劇情中,夜后逼迫她的女兒去報仇,不然就要與她勢不兩立。在描述情節的旋律處理上具有很強的色彩,句子的分配也長短不一,出現很多八度的旋律創作。由最開始的三連音演唱,緊接著一段跳動的音符,人聲與音樂遙相呼應。從另一方面來看,后一段音樂使整體旋律變幻莫測,同時配樂也十分豐富多彩,加入了不同節奏型,完美地將整個歌曲進行了升華。
二、夜后花腔詠嘆調分析
莫扎特用最難但最精彩的華彩來塑造夜后的人物性格,歌唱者也運用超高的演唱技巧來表現夜后鮮明且復雜的人物特征。她冷漠、無情、不容他人質疑的權威,具有矛盾的母性情懷。此時她是一個受害者,表面看起來不容侵犯,但實際從某一角度而言也很可憐,矛盾心理使她很痛苦,同時將這種痛苦也不自覺地作用在她的女兒身上。讓女兒將親生父親殺死,如果不這樣做就要斷絕母女關系,很不合理的要求,可是她還是執意這樣做,以至于將彼此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從音樂結構形式來看,首先,莫扎特的歌劇十分注重情節性,歌曲的情節性在于對故事的編排與描述,只有這樣才能使觀眾覺得引人入勝,引起受眾的期待,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是吸引眼球的關鍵。其次,表現在音樂的分配處理上,跌宕起伏的情節與跌宕起伏的音樂相搭配,當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音樂遙相呼應,使得觀眾在欣賞故事情節的同時更有視聽的享受。這首歌曲開始通過充滿憤怒的氣氛交代了夜后的情緒,緊接著以同樣的音進行重疊式的演唱,體現出夜后當下復雜且仇恨的內心,音樂結構給劇情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無論什么樣的情節都應該服從音樂,以音樂作為最高宗旨。有了音樂,故事情節才更加生動,直擊受眾的內心,給人以視聽享受。莫扎特的歌劇作品都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圍繞著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批判,諷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并具有反對封建勢力的意味。意大利語的美聲可以說是很好地將美聲得以發揚,精彩飽滿,同時又具備爆發力的聲音是花腔女高音所需要的,當然也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連貫的音階和跳躍的音型組合,也是花腔女高音的重要組成部分。花腔演唱是聲樂的一部分,聲樂的宗旨是呼吸,一個科學的呼吸,需要歌者以情帶氣,然后以氣帶聲,氣息將歌詞串聯起來,氣息自然不能僵硬。其實在詠嘆調的演唱中,隨著劇情的變化,節奏十分緊湊,呼吸隨著情緒變化、隨著主觀意識流動起來相對容易些。
花腔的演唱形態豐富多樣,種類也不盡相同。在其歷史中,也經歷過許多變化。它的頂峰時期是閹人歌手演唱運用時期,沒有太深厚的豐富層次。美聲花腔女高音的說法最初來自英文,意思是精彩和漂亮。夜后詠嘆調融合了大量花腔技巧的演唱,表達的情感也是時而高亢憤怒,時而陰險低沉。不得不說花腔在歌曲的創作表達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魔笛》中也是如此,正因為融合了花腔演唱方法,才使這首歌曲想要表達的思想更加準確且生動。
花腔指的是歌曲中間華麗的精彩聲音,包括許多裝飾音的演唱技巧。鼎盛時期的封建社會,閹人歌手成了花腔高音演唱的主要人物,并且得以盛行。這種演唱方式在美聲歌劇的歷史長河里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對于后來者學習聲樂也起到了很好的借鑒與指導作用。
三、歌劇《魔笛》的演唱技巧
《魔笛》中夜后詠嘆調《復仇的痛苦》是非常著名的歌劇選段,同時也非常考驗歌唱者的專業演唱水平,在演唱技巧上考驗一個歌者對氣息的把控是否完美。不同于一般的唱段,無論是音高還是音與音之間的轉換,都具備一定的難度。持續的高位置跳躍,重復音型的使用,都需要相當的技巧在里面。方法在這首歌中尤為重要,我的靈感是“狗喘氣”,這種方法有助于靈活的深呼吸,把自己的呼吸道當成是一個管道,是自己氣息出入的通道,演唱時時刻想象著自己的氣息要嚴格控制在這個通道里面。而橫膈膜處的靈活則便于進行高音的轉換和進行。花腔女高音的聲音需要很靈巧、跳躍、圓潤婉轉,適合一些高難度的旋律。花腔女高音大致分為兩種,抒情與戲劇性,花腔女高音一般用于描述年輕與靈巧的聲音,早期有時是描寫神靈的聲音。
良好的演唱離不開一個良好的歌唱狀態,一個良好的歌唱狀態包括眼神、肢體形態、扎實的功底、呼吸平穩并且連貫、共鳴的體現等等。情感的把控對一個作品的表達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情緒情感同發聲融為一體的狀態。聲樂演唱中,呼吸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要做到知行合一。在歌曲演唱的訓練中,應有這種意識,盡可能做出這首歌曲應有情感的動作表情。歌劇里面,各角色生動形象又各具特色,恰恰是這些風格迥異的形象組成了一個整體,使整部歌劇充斥著新奇生動的色彩。吸氣的過程就是一個對人體啟動的過程,使人自然就進入歌唱狀態。花腔演唱形式,因為其歌唱特點,便于完美地表現歌曲中所要表達的情感。莫扎特用高難度的華彩來刻畫夜后的形象,原版本歌劇中,夜后這個角色是劇中最難選擇的,因為在夜后宣誓的那一段,最高音達到了High f3,對于多數花腔女高音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難度。
要想練就良好的歌唱技巧,練習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并不是一味地多唱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我們都知道,肌肉是有記憶的,口腔中歌唱時用到的肌肉也是如此,如果長期用錯誤的方法去發聲,就會導致事倍功半的后果。由此可見,歌唱技巧不僅需要勤奮,更要動腦靈活思考,用心感受!所以,聲樂不是簡單的力氣活,而是技術活。花腔是歌劇里詠嘆調、清唱劇或藝術歌曲中幾乎都會出現的,花腔最特別之處在于靈活婉轉,不一樣的表達色彩會匹配不一樣的角色特點。
四、結語
夜后的人物形象性格鮮活,從技術上講,也極具高度。其中的花腔唱法有很強的代表性,作為一個讓許多花腔女高音望而卻步的作品,它有很強的特色,同時也有共性可循。無論從作品情緒的把握還是技巧的發揮,都需要歌者具備強大的專業素質才能出色展現。從歌劇發展的歷史來看,其是莫扎特非常優秀的一部作品,也是留給后人學習歌劇演唱的珍貴寶藏。
參考文獻:
[1]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楊立青.上海音樂學院學術文萃外國音樂研究卷[C].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3]王次炤.音樂美學新論[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
[4]約翰.羅瑟里.莫扎特傳[M].王朝元,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唐納德.杰,格勞德.帕里斯卡.西方音樂史[M].汪啟章,吳佩華,顧連,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6]傅雷.傅雷談音樂[M].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2.
[7]黃騰鵬.西方音樂史[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