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阜蓉
【摘 要】電視劇《小歡喜》在2019年的暑期檔成為了最火爆的電視劇之一,三個家庭面對高考的故事生動而真實,劇中三位中年父親方圓、喬衛東和季勝利令人印象深刻。本文從康奈爾關于男性氣質的分類和構建關系理論出發,分析這三位中年父親的劇中形象與隱藏的處于動態變化的男性氣質,并試圖解釋他們對劇中女性(妻子)和孩子的影響,闡明電視劇對傳統父權制家庭進行的解構以及對兩性關系進行的開放探討,以期挖掘創作者對待社會性別與家庭結構的意識與價值觀念。
【關鍵詞】《小歡喜》;男性氣質;男性形象;家庭結構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4-0124-05
一、R.W.康奈爾的四種男性氣質
R.W.康奈爾在其1995年出版的著作《男性氣質》中,將實踐中建構起來的男性氣質劃分為四類:
支配性:支配性男性氣質被認為是男性氣質的“理想類型”。支配性男性氣質是男權制用來保證男性統治地位和女性從屬地位的方式。并非具有男性氣質就具有了權力,當文化的理想與組織機構的權力達成一致時,支配性才能建立起來。這種權力可能是個人性的,也可能是集體性的,商界、軍隊、政府高層提供了獲得這種權力的樣板。
從屬性:支配性與整個社會的主導文化有關,在這個總框架中,存在著不同男性群體之間具體的統治與從屬的性別關系。男性中也有性別等級,同性戀就處于最底層,其處境類似于女性。一些異性戀男人也被從合法性的男性氣質圈中驅逐,處于從屬的地位,如貧窮者。
共謀性:能夠從各方面嚴格實踐支配性男性氣質的男性是相當少的,但大多數男人從支配性中得到好處,這是男人們普遍從女性的整體依附中獲得的。某些人一方面謀取權力的利益,一方面又避開男權制推行者所經歷的風險,這類人的氣質就是共謀性男性氣質。
邊緣性:邊緣性是性別與其他結構,如階級和種族的相互作用而發展出的男性氣質之間的進一步關系。占統治地位的男性氣質與從屬階級或種族集團的邊緣性男性氣質之間存在關系,比如,黑人男子具有從屬性,而富有的黑人明星,則呈現邊緣性。
男性氣質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例如性別、種族、階級等,故而男性氣質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處于動態變化之中。R.W.康奈爾提出的四種男性氣質以及形成因素,獲得了當今學術界的普遍認可,成為了研究的主流框架。
二、三位父親形象解讀
(一)方圓——佛系樂天派
黃磊飾演的方圓今年四十五歲,是方一凡的父親,童文潔的丈夫。電視劇第一集開頭就以方圓的自述拉開故事敘述的大幕,方圓介紹著自己的家庭與已經升入高三的兒子,可見方圓是電視劇的頭號主角,充當著敘述人的角色,以他的視角展開。
方圓身高中等,有啤酒肚,典型中年發福的體態,操著一口比較濃的京腔,說起話來很幽默。方圓的衣著除卻工作正裝外,以偏運動風的休閑裝居多,由此可看出他是一個隨性、很好相處的人。當然這也和他的工作以及社會地位塑造有關。方圓是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法務部普通職員,用他自己的臺詞形容“連個總監都還沒混上”,收入平平,和作為一家公關公司小領導的妻子童文潔相比頗有差距。電視劇從開頭到結尾,多次出現了方圓逛花鳥魚市場的場景,他在養鳥養魚這方面是個行家,在第一集和花鳥市場老板討價還價時,說出的話讓老板對他刮目相看,稱其為“高人”。從方圓喜歡擺弄花花草草、魚蟲鳥雀的愛好中能夠看出他是個態度樂觀、充滿著生活情趣的中年男性,作為小老百姓,樂天知命,圖個安穩日子是他的人生態度。
這在妻子童文潔眼中卻是“不求上進,胸無大志”的表現,因為經濟因素和性格因素的差異,方圓在家中地位次于妻子,總是系著圍裙掌勺做飯,干家務活。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屬于唱“紅臉”的角色,不會像妻子童文潔那樣滿臉寫滿焦慮。放任兒子的貪玩,對兒子成績下滑好言好語相勸,背著妻子同意兒子參加藝考,為幫助兒子實現夢想偷偷尋找當時和妻子鬧翻臉的小夢(喬衛東女友)指導兒子藝考,思想包容,比較開明。他是家中的和事佬,對妻子溫柔對孩子體貼,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屬于居家好男人。
面對朋友守信忠誠,主動熱情。盡管宋倩與喬衛東結怨,但作為好哥們兒的方圓照舊和喬衛東來往,二人的經濟條件有一定差距但彼此坦誠相待。而面對更加有社會地位的季勝利,方圓顯得熱情不已,主動上前打招呼,并侃侃而談當年兒時的各種趣事,雖然方圓在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上遠不如其他兩位父親,但他并不自卑,真誠待人,看到誰家有困難主動幫忙。
方圓作為中產階級,具有典型的共謀性男性氣質特征,他尊重女性和孩子,積極主動承擔起對家庭應盡的義務,但社會地位并不高,職場屢次碰壁。他這樣的中年男性形象在電視劇中越來越常見,比如電視劇《虎媽貓爸》中佟大為飾演的“貓爸”羅素,也屬于性格溫和、較為開明的父親形象。而觀眾對這種慈父的形象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二)喬衛東——無條件“女兒控”
喬衛東在電視劇中是一個成功人士,作為公司老總非常有錢,配有專門的司機,同時還擁有比自己小很多歲貌美如花的女友,有一個學習好、懂事乖巧的女兒。喬衛東夏天穿印花襯衫,冬天穿高領毛衣和呢子風衣,和方圓偏運動型的休閑裝不同,帶著商務型的范兒。一副圓框眼鏡讓他顯得頗有學究氣,并非財大氣粗缺乏內涵的土豪。
喬衛東的感情生活并不順利,他和前妻、女兒以及現女友的關系成為了電視劇展現的重點。喬衛東的出場伴隨著略搞怪、滑稽的背景音樂,從貓眼中望去的魚眼效果顯得他非常滑稽,這樣的視聽效果傳達了前妻宋倩對他的不屑與厭惡。在他的死纏爛打之下,不斷拉進與即將高考的女兒喬英子的距離,成為了喬英子躲避母親嚴苛管教的避難所。喬衛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女兒控”,他對女兒百依百順,很少關心女兒的學習卻熱衷于給女兒買各種昂貴玩具,支持女兒的航天夢想。
但他對女兒毫無保留的愛卻同時惹惱了前妻宋倩和現女友小夢,宋倩認為其對婚姻不忠如今卻想搶走唯一的女兒,而小夢不滿他對于女兒的過分關注以至于耽誤自己的青春。可以說喬衛東在愛情上是一個渣男,不僅傷害了前妻,還耽誤著年輕女友。同時,喬衛東對二者的態度差距很大,在宋倩面前低聲下氣,感到心虛和害怕;而面對女友卻大男子主義說一不二,相當威嚴。
對待友情喬衛東極為仗義,他和方圓的哥們兒情深厚,二人經常一起約飯聊天,互訴衷腸。當喬衛東和女友分手發現自己又喜歡上宋倩后,直接告訴了方圓,在方圓經濟困難時也主動伸出援手,幫助方圓打擊董文潔的上司。
喬衛東經濟條件出眾,玩世不恭的性格以及在前妻面前的弱勢讓他表露出共謀性的一面,但面對自己的女友小夢則表現出支配性男性氣質,在掌控話語權的兩端游走,他的出現給三個女人的命運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三)季勝利——傳統嚴父
季勝利是劉靜的丈夫,季楊楊的父親。作為一名區長,身居政府要職,工作成為了統率他生活的中心。季勝利極為重視組織和紀律,暫住的酒店、租下來的學區房、家里的裝飾等都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堅決不能“超標”。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衣著打扮,都受到了工作性質的極大影響。如季勝利總是穿著白襯衫配西裝褲,典型的領導干部式打扮;季勝利走路時喜歡雙手背在身后,昂首闊步,打量周圍環境。季勝利工作時總是被一群人簇擁著,自己站C位,這種習慣也帶進家庭,被兒子認為就愛“打官腔”。
當遇見自己的發小方圓時,認為要主動熱情一點顯得和群眾搞好關系;在決定加入班級家長群時想起來自己的特殊身份,臨時又改變了主意;季楊楊開法拉利去學校的表情包被廣泛傳播,季勝利因此被書記叫去談話,看到兒子并未有悔意的姿態甚至出言諷刺自己,一怒之下當眾動手扇耳光。
季勝利和劉靜夫妻之間相敬如賓,不像方圓和童文潔那般充滿情調。電視劇前半段季勝利大男子主義的官場作風有跡可循,例如和劉靜一同回到酒店時,將包塞給了妻子,在家很少干家務活;作為家長代表發表講話時高談闊論,完全端著官場領導發表講話的架子;拿著兒子過去很久的考試卷開始說教。
而季勝利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男性,心中始終惦念著這個家庭。因工作性質的特殊,自己和妻子劉靜在兒子小時候便離家外出工作,幾乎和兒子沒有太多相處時間,在前期受到了兒子不小的埋怨。后為修補父子關系,季勝利裝作兒子的網友,和劉靜一起體驗開賽車,向兒子誠懇道歉;照顧患病的劉靜,開始學習做飯煲湯,向組織上申請回家照顧妻兒,短暫放棄個人仕途。經過人生的挫折,季勝利由高高在上的區長轉變成了貼心呵護的好丈夫、好父親,人物形象的轉變讓季勝利更加有人格魅力,獲得觀眾的贊揚與好評。
季勝利作為一名政府要員,政治權力較大,屬于支配性的男性氣質,大男子主義和父權思想在其身上充分體現。但隨著家庭發生巨變,季勝利原先的支配性氣質減弱,從以工作為中心轉變為以家庭為中心。
三、形象氣質特點
(一)中國男性“文人”氣質
雷金慶教授在其專著《男性特質論——中國的社會與性別》中提出了用“文”和“武”來描述中國男性特質,其中“文”代表著文化修養,通常被理解為與古典文人的文學、藝術追求相關的高雅、精致的品格,可部分地作為閑適階層的男性典范來進行分析,其代表人物為孔子;“武”代表著武力、軍事實力和身體力量,其代表人物為武圣關羽。“文”、“武”的二元區分可以廣泛涵蓋各種社會現象和各色男性。
方圓閑適高雅的情操、喬衛東經商的成功以及季勝利的仕途官場都屬于雷金慶所定義的“文”的范疇。從身體層面來說,三位父親中年發福,啤酒肚、脫發等問題接踵而至,他們的形象中缺少當今影視作品中熱衷表達的男性充滿力量的身體。當影視形象無法訴諸于外形力量的建構時,追求性格上的豁達與安逸便成為了表現三位父親形象的重點。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電視劇在刻畫三位父親的形象時一定要讓他們最終都戰勝自身的性格短板,努力去做“不擅長”的嘗試,塑造更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期望的中年男性形象。這一形象特點受到了觀眾的好評,畢竟在現實社會中擁有“武”的力量的中年男性還是太少了,但很容易在“文”的方面表現出眾,電視劇這樣的展現能夠契合許多觀眾的心理特點,展現男人的優秀不是光體現在外形、力量上,內在同樣重要。
(二)動態變化
R.W.康奈爾提出相互影響的社會層面構成了一個社會的性別秩序,即遍布全社會的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之間的關系模式,主要涉及的是生產關系(分配工作的方式)、權力關系(男人控制女人以及彼此控制的方式)和情感關系(人與人之間形成依戀和紐帶的方式)。康奈爾認為“男性氣質不是一個孤立的客體而是一個大結構的一部分。”男性氣質在以上三重關系下,于實踐中建構起來,而建構強調的是動態的狀態。
分析電視劇《小歡喜》中三位父親形象,很容易便可發現他們所屬的男性氣質與形象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受到康奈爾所提出的這三個方面關系的影響。
1.生產關系的改變
康奈爾歸納的生產關系從整體社會上看主要在于職業的性別化,比如很多理工技術崗不招女性,很多秘書只招女性的現象。內化于家庭中,既有外部社會職業的差異,也有家庭內部分工的差異。
方圓在家中社會職業方面的經濟收入比妻子低,平常空余時間較多,在家承擔更多的家務活,但家中操心孩子更多的依然是母親童文潔。相對穩定的收入、和睦的家庭讓中產階層的方圓保持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培養了非常多富有生活情趣的愛好。但當方圓遭遇中年危機失業后,壓力一下子席卷而來,電視劇第14集方圓失業借酒消愁,恰好當天金庸去世,落魄的方圓大哭,袒露了自己的心聲,這也是方圓第一次展現對生活的抱怨和消極態度,這份沉重的打擊讓方圓沒法再每天逍遙自在。
之后方圓開始了跑車和兼職配音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至少有錢賺。當童文潔受到上司騷擾辭職后,開始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這時候方家夫妻二人的生產關系發生了逆轉,方圓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和話語權的掌控者。這突出表現在電視劇44集童文潔得知自己懷孕后,告訴了方圓,但因家里經濟狀況并不好,還有要高考的孩子,二人決定不要這個孩子。但最后方圓清晨的一段獨白,表明自己不應該推卸責任,告訴童文潔自己決定要這個孩子。從生二胎這個事情上能夠看出作為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生與不生孩子童文潔都在等著方圓最后發話,此時方圓在家中的地位和權威是第一性的。也正因為生產關系的改變,方圓從之前散漫的形象轉變成了具有重要話語權的頂梁柱。
2.權力關系的得失
權力關系的主軸是女性的整體從屬性地位與男性的統治,具體表現在國家的權力機關如政府、警察、軍隊等都掌握在男性的手中。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季勝利身上攜帶著國家政治權力,他的符號多數與政治性緊密相關。正因屬于權力機關中的重要一環,手中掌握可具支配性的權力,因而面對家中的關系以及與社會其他男性交往時都有著支配性的作用。在家中集中表現為妻子劉靜所作出的犧牲,劇中因為季勝利自身職位升遷的問題,劉靜不得不陪著季勝利四處奔走調任工作,以至于沒有辦法照顧年幼的孩子,直接導致了孩子的情感缺失。
同樣作為區長,季勝利的社會地位很高,在三位父親中屬于最高。即便和方圓是發小,但起初季勝利對待這段關系并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情,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而方圓在這場關系中更加主動和熱情。
故而身居高位的季區長身上起初帶有典型的支配性男性氣質,大男子主義情結強烈。但隨后由于劉靜身患重病,季勝利這種具有堅定主張的男性氣質促使他做出了更加有責任感的選擇,他暫時放棄了仕途上的晉升,通過出讓一定的政治權力來獲得更加完整的陪伴家人的時間和精力。喪失了原有的極大的政治權力讓季勝利的生活不再受到政治因素的決定性支配,與兒子的關系開始緩和并逐漸變得親密無間,與方圓和喬衛東的關系也不再是點頭之交,而是一起吃火鍋、打籃球的哥們兒,不再有太多的顧慮。
權力關系的改變讓季勝利從原來具有支配性男性氣質和強烈大男子主義情結的男性變成了平易近人、體貼顧家的好父親和好丈夫。
3.情感關系的修復
在電視劇中,方圓和季勝利與妻子都和睦圓滿、相親相愛,但喬衛東與前妻宋倩卻水火不容、劍拔弩張。宋倩認定喬衛東出軌,與之離婚后喬衛東凈身出戶,把全部身家都留給了母女二人,自己則重新打拼,并成功東山再起走向人生巔峰。宋倩極度厭惡喬衛東,二人尷尬僵硬的關系使得喬衛東在宋倩面前畏首畏尾,很怕宋倩發火和嘮叨。但即便如此,喬衛東也趁機調侃宋倩,與宋倩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曖昧”關系。這種曖昧關系在喬英子確診抑郁癥后得以更進一步。心理醫生認為喬衛東與宋倩二人畸形的關系是喬英子心理抑郁的根源,若想改善英子的狀態二人之間的關系必須發生改變。
借這個契機,喬衛東名正言順地親近宋倩,和宋倩在孩子面前當好朋友,就像一家人一樣一起吃飯、看電影、暢聊心事。朝夕相處中,喬衛東心底的感情也按捺不住了,重新陷入對宋倩的迷戀,二人破鏡重圓,最終復婚。情感關系發生質的飛躍,從對立到親密,也使得喬衛東不再對宋倩畏首畏尾,不再懼怕宋倩,而是重新回歸一個丈夫的角色,成為了宋倩的依靠,由此他的形象也變得高大而正面。
依照康奈爾提出的這三種關系對三位父親形象進行解讀,印證了他們的形象轉變絕不是憑空產生或偶然的,而是有現實依據的。編劇將三位父親置于這三重關系之下,各有側重:方圓側重于生產關系的改變、季勝利側重于權力關系的得失、喬衛東側重于情感關系的修復,不僅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而且使得人物性格的轉變更加自然真實,這也從側面體現了《小歡喜》人物塑造合乎情理,真實感強。
四、兩性關系與家庭結構的觀念表達
(一)人物形象產生的連鎖反應
《小歡喜》中三位父親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身上的故事引發了外界觀眾不小的議論。在電視劇自身空間中,他們的形象也給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1.耳濡目染型
方圓嘻嘻哈哈愛開玩笑,心大的性格對兒子方一凡形象的塑造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方一凡學習成績不好但遺傳了父親的藝術天賦,熱衷于歌舞表演。他淡然面對學習成績,認為未來的自己一定會有好的前程和出路,面對高考好似沒什么壓力。這種類似的性格形象被童文潔說成是“一副德行”。
2.因果互補型
相似的性格在電視劇中的呈現比較少,更多的是由于三位父親的性格形象而產生的互補型性格。
(1)補償缺失
方圓的開明和閑散,喬衛東只寵溺女兒,讓童文潔和宋倩只能凸顯另一面的性格。童文潔性格急躁、脾氣火爆,家里的大小事務都由她主理,方圓的佛系與得過且過心態更加放任了童文潔事無巨細和瞎操心的性格。
而喬衛東作為一個“女兒控”,很少關心英子的學習,一味滿足英子的各種要求。嚴格父愛的缺失讓單親媽媽宋倩必須緊抓英子的學習,除了關心英子還要在家中充當“嚴厲”的一方。喬衛東越放任對英子的愛,就越讓宋倩感覺到危機,尤其是面對高三緊張的外部環境,喬衛東不斷的糾纏給了英子喘息的機會,但無形之中也是宋倩加劇對英子控制的助推器。
(2)理解互補
季勝利的大男子主義與劉靜的賢惠、溫婉和知書達理相輔相成,季勝利與劉靜是典型的中國男權制下理想化的家庭組合。季勝利需要一位賢內助,而劉靜充分理解丈夫工作性質的特殊,偶有怨言也多加包容,因此更關心兒子,充當父子之間關系的和事佬,希望盡量減少因為自己給丈夫帶來的麻煩。
(3)對抗互補
季勝利的大男子主義和父權制下典型的性格并沒有獲得兒子的體諒,在兒子心目中這種壓迫性的父子家長制關系不僅落后,且已嚴重妨礙到了自己的身心發展。于是季楊楊的叛逆更多來自于對父親的不認可與反抗,季勝利越是愛擺架子,樹立自己一家之主的威嚴,就越會激化季楊楊心中的不滿,造成季楊楊逃學、沉迷開賽車、打架等惡習的養成,加劇父子倆之間的沖突。
《小歡喜》電視劇中三位父親的形象,盡管相互之間差別巨大,但都對各自的家庭和相關人物造成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康奈爾認為男性氣質是在實踐中建構的,其實除了男性氣質,每個人的性格構成都和自己相關,也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環境與他人的影響。三位父親的性格氣質深刻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女性的性格氣質,這種互補型的性格建立客觀上反映了男性在家庭中對于女性的塑造作用,即使夫妻二人已經在法律上解除了婚姻關系,但這種連鎖反應的效果依舊不可忽視。
(二)保留與沖破
《小歡喜》中三位父親的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著創作者隱含的社會性別意識和價值觀取向,通過梳理能夠發現創作者本身對于社會性別和男權制有保留傳統的一面,也有打破刻板印象和傳統的一面。
1.打破刻板倡導新格局
《小歡喜》電視劇總體上呈現出了開明、包容、積極的價值觀念。作為中年男性,失業的方圓仍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樂觀,走在迎接好日子與希望的道路上,展現了男性的焦慮能夠被社會所包容和接納,給予奮斗的男性以安慰,哪怕沒有金錢和社會地位,只要性格脾氣好,對自己的家人好,也是一種成功。
作為丈夫,他們對自己的妻子保留最大的尊重和支持、呵護與溫暖。方圓可以讓更有經濟能力的妻子成為家里的主事人和一把手;喬衛東可以在前妻面前唯唯諾諾,放下男人的面子對前妻低聲下氣;大男子主義行事作風的季勝利面對變故,克服了自己身上的諸多毛病,轉變為一個體貼妻子的顧家好男人。作為父親,他們與自己的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關系,方圓積極包容和理解孩子的立場,季勝利想方設法關心兒子、走進兒子的內心,喬衛東用自己豐厚的物質條件支持女兒的夢想,以圖孩子的快樂成長。
以上種種都是《小歡喜》所呈現的具有現代性的成年男性的性格氣質,他們符合社會大眾的期望,擊中社會大眾的內心,也能夠樹立良好的榜樣,為中國成年男性向更好方向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2.部分保有定式思維
誠然,《小歡喜》中依然存在部分舊有的值得去反思的社會性別問題。
(1)女性的事業
電視劇結尾部分,童文潔被上司騷擾后辭職,成為了無業人士。但童文潔和整個家庭的痛苦并沒有當初方圓失業時那么強烈,而童文潔本人更多懷有一種做了選擇后的解氣與瀟灑。除了童文潔,宋倩的辭職和劉靜工作的頻繁調動,都不得不讓我們去思考:事業對于女人而言難道是不重要的嗎?
(2)女性與生育
童文潔在醫院檢查出懷孕,她喜出望外,開始暢想未來能有一個女兒的場景。但此時因為家庭條件的確不寬裕,因而方圓對此事的態度搖擺不定。起初說“先不要”,之后又決定要,方圓的態度對于童文潔來說至關重要。同時生二胎這一情節的設置讓童文潔失業待在家中名正言順,原本各自獨立的方家變成了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形式。
(3)女性與愛情
在電視劇的結尾,宋倩被喬衛東打動,兩人重歸于好,決定復婚。對于那次“婚內出軌”,喬衛東簡稱事實并非如此,而對這件事耿耿于懷了十幾年的宋倩,也說出了類似于哄哄我也就原諒你了的話。原本自強的單身媽媽重新回歸到家庭,和自己的前夫復婚,湊成了電視劇大團圓結局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五、總結
《小歡喜》這部暑期熱播劇塑造了多個飽滿而真實的人物形象,其中三位中年父親——樂觀豁達的方圓、無條件寵女兒的喬衛東和從大男子主義變成顧家男人的季勝利,他們的男性氣質在生產關系、權力關系和情感關系的作用下呈現動態發展的過程,但都具有中國“文”的男性氣質特征,他們的人格魅力并不訴諸于武力,而是依靠自身的優秀品質和內涵所傳達。
三位父親的形象對于妻子和孩子的性格有著重要的影響和塑造作用,這其中好壞參半。通過塑造這三位父親的形象,傳達出了電視劇創作者們開明、包容的社會性別觀念,希望解構傳統的父權制家庭模式,實現家庭中的男女平等、和睦相處,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傳達理解和支持的教育觀念。
同時,電視劇的部分情節依然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中舊有的家庭觀念,這是需要電視劇創作者們繼續思考的問題。但瑕不掩瑜,《小歡喜》成功塑造了值得倡導和學習的三位中年父親,是我國一部優秀的家庭倫理劇。
參考文獻:
[1](美)康奈爾.男性氣質[M].柳莉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2](澳)雷金慶.男性特質論——中國的社會與性別[M].劉婷,譯.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3](美)哈維·C曼斯菲爾德.男性氣質[M].劉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
[4]方剛.當代西方男性氣質理論概述[J].國外社會科學,2006,(04):67-72.
[5]方剛.康奈爾和她的社會性別理論評述[J].婦女研究論叢,2008,(02):10-14+53.
[6]劉琴.家庭教育類電視劇的現實主義敘事話語與社會鏡像——以電視劇<小歡喜>為例[J].新聞前哨,2019,(11):102-103.
[7]鄧凱.<小歡喜>的“小”與“大”[N].文藝報,2019-09-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