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楊毅
【摘 要】 目的:提高實驗室檢測能力及檢驗員檢驗水平。方法:按照GB 4789.4-2010對考核盲樣進行檢測。結果:此2份考核盲樣中檢出 1號菌為福氏志賀氏菌,2號菌為腸炎沙門氏菌。結論:增強了微生物實驗室的檢驗微生物的技術水平,促進質量檢驗控制水平的的不斷提高。
【中圖分類號】R69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250-01
微生物檢測的質量控制,是實驗室內檢測工作的基礎,直接關系到細菌學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通過質控考核提高微生物實驗室檢測能力,檢驗人員技術水平,增強實驗室競爭力。近年來,隨著本實驗室多次參加國家、自治區、市舉辦的微生物檢驗技術的質量考核, 通過多次的質量考核,我們實驗室不僅在微生物檢驗的質量考核中取得不錯的成績,而且每一次的質量考核讓我們實驗室從中認識自身的不足,總結近年來參加質量考核所總結得一些經驗,現今把近年來參加微生物實驗室質控考核的結果報道如下:
1 試驗資料
1.1 材料與方法
1.1.1 標本來源 由國家,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下發的考核盲樣 ( 菌株)
1.1.2 儀器設備 VITEK-2,恒溫培養箱,顯微鏡
1.1.3 檢測試劑 緩沖蛋白胨水,7.5%氯化鈉肉湯,LB增菌液,GN增菌液,1%葡萄糖肉湯,3%氯化鈉堿性蛋白胨水,mLST-Vm 增菌液,mEC肉湯,Bolton肉湯,CIN-1平板,skirrow瓊脂平板,DGI瓊脂平板,B-P平板,MYP平板,伊紅美蘭(EMB)平板,SS平板,HE平板,沙門顯色平板,XLD平板,三糖鐵瓊脂,生化反應微量管,G染色液,血瓊脂平板以上所用到的檢驗用品均是購自北京陸橋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有效使用期內的檢驗用品,另外的生理鹽水本實驗室所自行配制。
1.1.4 分離培養與鑒定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 的標準( GB 4789— 2003/GB 4789—2010) 〔1〕,本實驗室對盲樣微生物標本進行分離以及培養和最終的鑒定。所有操作均在BSL-2生物安全實驗室或萬級凈化實驗室進行,注意生物安全和無菌操作。
1.1.5 標準菌株 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群 ;金黃色葡萄球菌
1.2 檢測程序
1.2.1 增菌的方法 首先通過一次性無菌接種針將考核盲樣樣品轉移到常規的營養肉湯中,觀察其中常規營養肉湯的溫度恒定在(36士1 ) ℃,觀察時間是24小時,同時在未增菌培養時,挑取稀釋的樣品在HE平板和SS平板上先進行分離培養。
1.2.2 分離的方法 在采用無菌操作的情況下,分段畫法于SS平板、HE平板、瓊脂平板、EMB平板、沙門顯色平板、XLD平板等各類平板,溫度均保持在(36±1)℃。培養24小時,平板上出現單個菌落。
1.2.3 單個菌落挑取三糖鐵的同時進行營養瓊脂純培養。
1.2.4 純培養的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上VITEK-2
2 結果
2.1 增菌 有較為渾濁的液體在增菌管中生長。
2.2 分離培養 在第一天的SS平板和HE平板上出現無色,光滑,凸起的菌落,比增菌后的菌落純度更高,我們定為1號菌。XLD平板和沙門顯色平板上觀察到光滑濕潤,產H2S的中等大小菌落,我們定為2號菌。
2.3 染色 采用的是革蘭氏染色,從純培養的營養瓊脂平板上進行,其染色的結果:此兩種菌均為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
2.4 生化反應 1號菌三糖鐵乳糖、蔗糖不發酵,葡萄糖產酸不產氣,呈現上紅下黃,無動力;2號菌上紅下黑,有動力,上VITEK-2結果99%的符合度。1號菌為志賀氏菌屬;2號菌為沙門氏菌屬。
2.5 血清凝集
1號菌志賀氏菌四多價(+++),福多價血清凝集(+++),Ⅰ型(+++),群3,4(+++)
2號菌A-F多價O抗原(+++),O9(+++),H抗原鑒定第一相g、m(+++)生理鹽水對照(-)。
2.6 檢測結果 1號菌:福氏志賀氏菌1a;2號菌:腸炎沙門氏菌。
3 討論
通過本次試驗認為在今后的檢測過程中需要注意方面如下:
(1) 嚴格做好室內質量控制是前提,用標準菌株進行質量監測,確保實驗結果可靠。同時對菌落形態大小,生化反應更有直觀的體現。(2)增菌:通過上述的檢測的方法,可以得出通過增菌進行培養的細菌在24小時內生長,并且大多數菌生長良好,但對于志賀氏菌這類的生長能力弱的細菌,容易在增菌的過程被其他優勢菌掩蓋,因此在未增菌前進行分離培養效果更好。(3)分離培養 在本次試驗檢測中的優勢菌群是沙門菌,志賀氏菌不僅數量較少,而且菌的大小也小,在實驗過程中容易被掩蓋,被漏檢,給參加質控考核的實驗室增加一定的難度,不僅在質控考核中,即使在我們日常的細菌菌株的檢測中也應該認真仔細的操作,把握好檢測的過程,只有在把參加質控考核的態度與日常的工作結合,仔細的完成每一個步驟,提高微生物的檢出率。(4)實驗過程中應做好消毒質量控制。(5)微生物在不斷的變化,一些新的菌種在不斷的出現,測定技術不斷更新和多樣化,因此作為檢測人員必須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學習。
綜上所述,盲樣菌株微生物室間質控考核的評定,主要的目的是評定實驗室檢測微生物細菌水平的對比。也是計量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的特定要求[2-5],最重要是觀察實驗室通過參加質控考核所取得強化室內質量控制效果,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檢測水平,通過參加舉辦的微生物室問的質量控制考核,發現了微生物實驗室檢驗水平的不足,增強了微生物實驗室的檢驗微生物的技術水平,促進質量檢驗控制水平的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GB4789-2003/GB 4789—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s]
[2] 楊一明,微生物質控考核樣品的檢測分析與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23):2941-2942
[3] 吳曉慧,馬翠琴,吳慧琴,等.對微生物考核盲樣的探討 [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24(21):3189-3190
[4] 王濱,高景枝,董雪,等.細菌盲樣質控考核體會[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23(15):3157-3158
[5] 王濱,高景枝,楊康,等.2012十堰市腸道細菌分離鑒定能力考核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23(16):1398-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