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國內已經進入老齡化時代,養老問題也成為無法繞過的一項內容,因此,愈來愈多的養老機構也隨之出現,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齡化為社會帶來的壓力。然而與城市相比,農村經濟水準相對較低,農村老人的收入也普遍不高,以及觀念問題的制約,如此便使得養老機構在農村運作期間產生了一定的困難,所以怎樣才能夠幫助養老機構在農村更好地運作,也就成為相關部門在現階段十分注重的內容?;诖耍恼聦r村養老機構的運作模式做出探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養老機構;運作模式;探究
一、 引言
當國家高于六十歲的人口比例達到一成,那么這個國家就到了“老齡化時期”,這也是國際較為公認的一項內容。現階段,國內六十歲以上的人口在持續增加,而隨著出生率的降低,使得這一占比也變得愈來愈高。因此,建設養老機構就成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的關鍵手段。通過對相關數據查詢,在2019年我們國家老齡人口數量已經達到2.49億,而大約六成以上的老人在農村,所以對農村養老機構運作模式做出探究是極其必要的。
二、 國內農村養老的現狀分析
(一)觀念分析
農村老人受到陳舊觀念的制約,普遍的認為自己的養老應該有兒女來完成,繼而對養老機構存有比較大的負面看法,甚而一些農村老人認為去養老機構會讓自己“丟面子”,這種落后的觀念使得養老機構在農村的運作要比城市更加困難。然而,當前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選擇去城市工作,這就使得農村養老極易出現社會性問題。
(二)醫療分析
提到養老這項話題,就不能繞開醫療內容,盡管當前國家對于農村醫療體系的搭建已經較為成熟,但是當前農村老人大部分都是通過新農合當作醫療方面的保障,而其報銷比例并不是很高,同時農村老人在青年時期大部分都從事體力勞動,如果在老年得不到良好的照顧,那么就會極易出現各類疾病,繼而使得家庭負擔的增加,在這一點上就展現了農村養老機構的必要性。
(三)年齡分析
年齡也是養老機構運作期間應該注重的問題,其中應當包含當前年齡以及預期年齡這兩項,盡管相關部門也已經計算出國內老人的平均預期年齡,然而對于農村中的每個老人來說,這些都是不可能被準確預測的,這也在無形中為農村養老機構的規劃形成了一定的難度。
(四)收入分析
與城市中的老人不同,農村八成以上的老人都沒有退休金,因此其主要是靠子女的幫助來維持正常的支出,如此一來農村老人的“收入”就有了比較大的浮動性,所以養老機構在農村運作時的收費手段以及標準也應該對這項內容做出衡量。
三、 農村養老機構運作模式研究
(一)注重村委會養老機構一體化的運作模式
通過村委會與養老機構一體化的運作模式,能夠幫助農村老人在自己的村子就完成養老,養老機構需要在村委會中建立其健全的醫療、娛樂等設施,同時,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服務。通常這種養老機構運作模式主要是服務于一些收入較高的家庭,因此能夠得到可觀的收益,而這部分收益便可以拿出來支撐其他普通類型的養老機構,如此便可以幫助全部的農村養老機構良好運作。
(二)依據農村老人實際狀況持續完善運作模式
隨著農村老人數量的增加,養老機構不能夠只是簡單地為老人服務就可以了,而是要依據老人的現實狀況,結合其家人的內心預期,做出針對的服務,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幫助農村老人提升晚年的生活品質,因此這種多樣化的運作模式也是農村養老機構需要著重考量的。除此之外,對于一些守舊的、不愿意去養老機構的老人,還應該創建出新型的居家養老運作模式,有機構的工作人員定期地去老人家中做出服務,以此來幫助農村老人更好的度過晚年。
(三)著重培育養老機構內部人員的技能素養
如想要更加有效地推動養老機構的良好運作,則需要著重地對工作人員做出培育,以此來提升其技能素養,繼而做出更好的服務。因此在對機構運作期間,應當在內部構建出專有的培訓部門,并且定時的實行培訓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夠讓工作人員明晰現階段最新的養老服務技能,同時伴隨服務的能力的提升,農村老人便會更加容易接受養老機構。
(四)引入專業的養老經營管控機構
對于養老機構的運作來說,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經營工作與管控工作,因此如想要保證農村養老機構的運作模式更加良好,就需要引入專業的經營管控機構,這樣才能夠確保養老機構能夠吸引到市場資本的投入,例如當前熱度極高的“PPP模式”,在擁有專業的運營以及足夠的資金之后,便可以顯著的提升農村養老機構的運作水準。
四、 確保農村養老機構良好運作的辦法
(一)注重養老機構與家庭養老的協調
其實對于農村養老機構來說,其就是家庭養老通過社會來展現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家庭養老的一種補充。此外,在家庭養老之中的一部分效用,是養老機構沒有辦法達成的,所以就需要注重機構與家庭的協調,著重的增加對農村老人的關心,這樣才能夠全部機構的良好運作。
(二)加強農村養老機構的宣傳力度
現階段,想要讓農村養老機構的運作模式更加有效地實現,就需要注重宣傳工作,增加宣傳力度,以此來打消農村老人對于養老機構的偏見,在宣傳過程中,村委會應當起到主導作用,幫助農村老人明晰去到機構養老的優勢,在老人都能夠愿意來到機構養老時,社會資本自然就會向其中流入,從而便可以讓農村養老機構高速的運轉起來。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老人的數量在持續增加,同時,由于各類原因的制約,使得農村的養老問題比城市要更加嚴峻,所以就需要社會以及相關部門對這一問題予以注重,并采取相應的辦法來幫助農村養老機構良好的運作,唯有如此才能夠有效的緩解農村養老所帶來的各種問題,繼而提升農村老人的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代居升,董莉萍,胡耀惠,周紅.關于養老機構公建民營運作模式的探索:以湖北省荊州市為例[J].中國民政,2018(12):39-40.
[2]陳衛東,于冠一,臧文娟.中國老齡產業政府開發投資:目標、結構與運作模式[J].中國行政管理,2016(10):57-60.
[3]王海靜.福建晉江社區養老服務運作模式調查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7(12):76-81.
作者簡介:吳虎,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