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強 胡 凡
中華書局1992年版《五燈會元》更正了1984年版的數百處校勘失誤,然引語校勘問題仍然不少,茲從卷一中選擇數則研究,請方家教正。
1.古佛應世,綿歷無窮,不可以周知而悉數也。近故譚賢劫有千如來。暨于釋迦,但紀七佛。按《長阿含經》云 :“七佛精進力,放光滅暗冥。各各坐樹下,于中成正覺。”(1頁)
按 :《長阿含經》原文為 :“七佛精進力,放光滅暗冥。各各坐諸樹,于中成正覺?!笨梢?,《五燈會元》并非原封不動地引用《長阿含經》,而是略有改動,屬于間接引用,因此中華書局本宜去掉引號或出校記。
查CBETA電子佛典,此引語共完整出現9次。與《長阿含經》相同的有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元·念常撰《佛祖歷代通載》,這兩部文獻應該是查證了引文出處的。不同的有宋·普濟著《五燈會元》、宋·曇少云撰《大光明藏》、明·通容撰《五燈嚴統》、明·朱時恩撰《佛祖綱目》、清·超永編輯《五燈全書》、清·明喜撰輯《緇門世譜》,《大光明藏》及以后的文獻應該都是受《五燈會元》的影響。
2.毗婆尸佛?!策^去莊嚴劫,第九百九十八尊?!迟试?:“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薄堕L阿含經》云 :“人壽八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剎利,姓拘利若。父槃頭,母槃頭婆提。居般頭婆提城。坐波波羅樹下,說法三會,度人三十四萬八千。神足二:一名騫茶,二名提舍。侍者無憂,子方膺。(1頁)
按:中華書局本《五燈會元》引用《長阿含經》,只有前引號,無后引號?!堕L阿含經》原文為 :“毗婆尸佛時人壽八萬歲?!薄段鍩魰犯膭虞^大,屬于間接引用,中華書局本前引號亦宜去掉。
查CBETA電子佛典,此引語共完整出現9次。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元·念常撰《佛祖歷代通載》、明·通容撰《五燈嚴統》、明·瞿汝稷集《指月錄》、明·朱時恩撰《佛祖綱目》、清·書玉箋記《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清·超永編輯《五燈全書》、清·徐昌治編述《祖庭指南》的引語記載均同《五燈會元》,應該都是受源頭文獻《景德傳燈錄》影響所致。
以下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節,均間接引用《長阿含經》,句式均同上,中華書局本宜去掉引號。
3.《普曜經》云 :“佛初生剎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蓮華,自然捧雙足。東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師子吼聲。上下及四維,無能尊我者。”(3頁)
按 :《普曜經》記載如下 :“太子初生天地為動,行至七步,口自宣言 :‘天上世間我為最尊,當度三界生老病死,令至無為。’”引文與原文文字相差甚遠,《五燈會元》中的“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蓮華,自然捧雙足。東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師子吼聲”這些內容都是憑空編造的。中華書局本宜去掉引號,并宜出校記說明原文情況。
查CBETA電子佛典,此引語共完整出現11次。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宋·賾藏主集《古尊宿語錄》、宋·悟明集《聯燈會要》、明·通容撰《五燈嚴統》、明·傳我等編《古雪哲禪師語錄》、明·一志、元皓等編《南堂了庵禪師語錄》、宋·賾藏主集(明·凈戒重校)《古尊宿語錄》、清·行悅集《列祖提綱錄》、清·超永編輯《五燈全書》、清·性深等編《蓮峰禪師語錄》的引語記載均同《五燈會元》,應該都是受源頭文獻《景德傳燈錄》影響所致。而按《普曜經》原文照錄的文獻竟無一例。百度一下“上下及四維,無能尊我者”,可以找到相關結果約22,800個;百度“天上世間我為最尊”,基本上找不到結果?!毒暗聜鳠翡洝酚绊懼?,令人嘆為觀止。
4.(釋迦牟尼佛)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于六年。故《經》云 :“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4頁)
按:這里的“經”,并非確指某一部經典,用書名號不當。此段文字引自《維摩詰所說經》上卷,原文如下 :“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毒S摩詰所說經》出現60處“已”,309處“以”,二字意義不同,并不通用,“已”是時間副詞,“以”是介詞,不可混淆??梢娭腥A書局本宜改“以”為“已”。
查CBETA電子佛典,此引語共完整出現24次。
文獻為“已”的還有:隋·胡吉藏撰《維摩經義疏》、唐·道液集《凈名經集解關中疏》、隋·智顗撰《維摩羅詰經文疏》、日本·道空1698年撰《維摩詰所說經疏》、明·楊起元評注《維摩經評注》、明·傳燈著《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唐·道液集《凈名經集解關中疏》。
其余均作“以”。《五燈會元》誤為“以”應該是受梁·寶亮等集《大般涅槃經集解》的影響。
5.《經》云 :“若見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55頁)
按:這里的“經”,并非確指某一部經典,用書名號不當。該段引文之大意在《大般若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均被提及?!洞蟀闳艚洝さ诰艜つ軘嘟饎偡帧吩娜缦?:“復次,善現!若有說言如來若去、若來、若住、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文如下 :“須菩提!若有人言 :‘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笨梢姟段鍩魰贰笆切行暗馈辈⒎墙浿性挕V腥A書局本宜去掉引號,并宜出校記說明原文情況。
以上問題都是人工??睍r代的問題,普遍存在引文??辈铄e應該是正?,F象。
另外,尚有引書或引文無法查證的情況。中華書局本第4頁有如下記載 :“故《普集經》云 :‘菩薩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道,號天人師,時年三十矣。’”語料庫中未見《普集經》。中華書局本第11頁有如下記載 :“《涅槃經》云:爾時世尊欲涅槃時,迦葉不在眾會,佛告諸大弟子,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正法眼藏。”檢索《涅槃經》,未見有此記載。
可見,即使在大數據時代,引文和原文的對校也可能由于古籍散失或文本電子化不夠而導致無法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