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 名:餐飲服務與管理
主 編:匡仲瀟
ISBN:978-7-122-31008-8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02-01
價 格:¥98.00
《餐飲服務與管理》是由匡仲瀟編輯的酒店管理類書籍。該書主要被劃分為四個模塊:分別是崗位、制度、流程、表格等,無論是哪個模塊都涉及到了市場餐飲企業服務和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內容,如餐飲服務管理運營、采購管理、廚房管理、市場營銷、餐飲服務、安全衛生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等。書中提供了大量餐飲服務管理的范本、表格以及社會實踐案例,是一套不可多得的餐飲企業服務管理與操作事務的讀本?!恫惋嫹张c管理》一書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其理念新穎、可操作性強,具備了良好的適用性與可行性,能夠作為餐飲企業老板、管理人員以及基層員工參考使用的工作手冊和指導用書。
現代高校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上,要充分認識到學徒制教學模式科學應用的重要性。高校通過有效采取學徒制教學模式,能夠發揮出其以下重要的教學促進作用:第一,充分保障課程實踐教學效果。高校通過科學結合目前自身餐飲服務與管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優化改善教學模式,創新采用現代學徒制教學方法,能夠有效轉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的弊端,凸顯出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主體位置,從而更好地發揮出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谠趯W徒制教學模式應用輔助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建出良好的實踐工作場景,圍繞餐飲酒店服務工作內容展開實踐教學,引導學生相互扮演酒店服務角色,合理運用專業課程理論知識與技巧,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的能力,還可以充分保障該項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第二,科學拓展產學對接深度與廣度。針對目前一些高校與社會優秀企業合作聯系較少的教育發展問題,高校領導必須高度重視該項問題,通過加強與企業的緊密合作交流,為培養高能力、高素質專業人才發揮出雙方資源優勢,共同構建出完善的人才長效培養機制。因此,高校必須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上創新實踐,合理運用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通過邀請當地優秀酒店餐飲企業專家、管理者作為學生的師傅,展開對學生徒弟的現場工作指導與經驗傳授,確保師傅能夠充分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人才培養,合理制定輔導教學方案,幫助高校拓展產學對接的深度與廣度。第三,提升學生崗位職業能力與素養。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存在部分高校教師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中,仍然在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對于課程教材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對于實踐操作技能與專業知識的掌握運用,從而導致學生將來畢業后難以快速融入到崗位的工作節奏中,酒店餐飲企業需要消耗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生的實戰演練培訓,這樣無疑降低了學生在市場上的崗位競爭力。針對于此,高校通過在校期間合理運用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讓專業學生與企業崗位員工進行無縫對接,促使學生能夠提前學習崗位專業實踐技能與知識,汲取企業優秀員工的工作經驗,幫助學生培養自身良好的職業能力與素養,達到企業崗位人才的相關工作要求。
《餐飲服務與管理》一書為閱讀者提供了大量的社會實踐案例,高校通過結合這些案例展開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理解程度,并培養他們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高??梢越Y合該書內容創新采用現代化學徒制教學模式,開展以下教學活動:第一,理實一體化教學活動。基于在學徒制教學模式實施下,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即學徒與學生。高??梢园才牌髽I專家擔任學生的導師,導師作為學生開展實踐學習的輔助者,有義務將專業課程知識與實踐技能操作有機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的專業學習與企業崗位生產不脫節。就比如,在酒店餐飲服務的點菜技巧環節學習中,企業導師可以引導學生學徒扮演服務員角色與客人學生進行模擬點菜,切身體驗感受本環節的工作內容,導師則可以在一旁進行現場指導演示,幫助學生改進自身不足之處,如何更好發揮出點菜服務技巧,讓客人滿意。第二,餐飲技能實踐培養活動。高校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中應用學徒制模式,要注重拓寬學生學徒餐飲技能培養途徑,促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最新的餐飲服務技能和方式,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高校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講解、傳授學生課程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必須不斷完善長效人才培養機制,充分發揮出企業師傅的教育資源作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加強與校外企業師傅的互動聯系,隨時掌握行業內的最新發展動態,汲取優秀的餐飲服務與管理實踐經驗,提高自身綜合學習水平。高校還可以聯合企業共同舉辦餐飲服務行業技能操作比賽,邀請本校學生與企業員工進行切磋交流,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餐飲服務與管理》是高校教育中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高校要想在該項課程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專業能力與創新實踐能力,就必須高度重視發揮出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作用。高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聯系,邀請企業專家擔任導師輔導教學,傳授實踐工作經驗,引導學生參與到崗位生產中,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具體工作中,提高他們的職業能力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