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 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研究
主 編:盧少華
ISBN:978-7-5620-8590-4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10-01
價 格:¥79.00
本科畢業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所面臨的職業選擇和職業工作態度實質上深受思想政治意識的影響。在高校中,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必修的課程,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而言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從目前的現實實際情況來看,現代高校的食品專業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面臨著許多他們暫時無法解決的心理選擇等方面的困惑,追究根本,高校的專業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仍然難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因此如何提高高校食品專業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是當下高校發展中需要加以注重的問題。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研究》一書從本科新生所面臨的學業相關問題出發,基于朋輩互助的三維融合學業輔導模式,向大學提出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組織育人等思想,深入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實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內容,為高校提高食品專業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供了極佳的教育建議。
筆者在通讀《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當下高校對食品專業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情況,認為目前高校食品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教師未能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判斷鑒別的能力。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影響和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導致多元的文化內容在各式各樣的新媒體平臺上迅速傳播,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學生相較于以往的時代,更容易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內容,而這些在新媒體平臺上傳播的文化往往并未經過官方鑒別,而學生因為鑒別能力有限,也不知道這些文化是否能夠帶來積極的影響,這就意味著食品專業的學生在缺乏鑒別判斷能力的情況下,有機會收到外來文化的消極影響,則不利于食品專業的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甚至對黨和國家也會產生信任危機。第二,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作為統一課程,缺乏針對性。缺乏針對性這一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研究》一書中也有著重強調。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社會職業在變得多樣化的同時,精細程度也在不斷增加,因此社會有對學生的專業能力作了更加細致的劃分需求。當前各大高校應當將自身注意力和資源投入到培養職業型和技術型人才,針對高校的食品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則應當制定與食品專業有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具有針對性地解決食品專業的學生在專業上的困惑,提升學生在畢業之后投身食品行業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存在部分高校重視理論教學而忽略實踐的重要性的現象,在對高校食品專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缺乏“實踐育人”的理念,導致食品專業的學生不能夠真正地從思想教育中切實解決自己的思想問題。
筆者依據《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研究》相關知識內容,認為提高高校食品專業思想政治教學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第一,發揮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的主體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般的情況是教師承擔起對學生傳輸的角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十分被動,無法向教師真正傳達自己在思想政治上的困惑,這就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實踐無法真正發揮出它本該具有的價值。因此高校必須構建學生參與的機制體系,充分發揮學生在實踐教育中的主動性,將實踐教育的對象確定為全體高校學生,提供均等的機會讓學生充分了解和使用該實踐教育的價值,為學生參與教育實踐活動廣泛拓寬路徑。第二,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和實踐育人的認知水平。因為存在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認識不足的情況,導致這些學生對于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不夠高漲。這也是因為高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缺乏針對性的教育,導致學生無法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能力素養。根據目前對學生的調查研究結果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研究》一書中的相關內容來看,學生對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和教育內容存在不同的意見,大部分的學生認為現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內容難以滿足學生自身對思想政治建設的實際需求。因此高校應當健全完善高校輿論宣傳平臺的建設,在校園里營造思想政治建設和實踐育人的良好學習氛圍,將真實的實踐育人效果展示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對思想政治建設的認知。
綜上所述,目前高校食品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仍有欠缺,還不能夠滿足食品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的思想需要,因此高校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斷提高課程質量,以更好地滿足食品專業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需要。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研究》中提出的不同于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的育人思想,對改革現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并且書中所提到的所有育人思想或者方式都依據了一定的案例,實用性極佳,筆者相信現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具有美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