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欽,史運濤
北方工業大學(北京 100144)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相繼在各地舉辦各類重大活動,逐漸成為國際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重要舞臺。重大活動政治規模高、參與人數多,重大活動食品安全關系參與人員的健康與安全,關乎重大活動成敗。而現代技術、文化沖突、社會割裂裹挾而來的公共風險,極大增加了此類活動中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和警務保障壓力。
公安情報信息是公安機關各部門、各警種通過多種方式搜集匯總、分析研判、實戰運用的反映各方面動向、狀態、規律及變化趨勢的數據、資料和文本等。通過對各類信息的分析研判,得出針對性、傾向性和規律性的情報信息,并從警務目標、警務重點、警力分布等方面指導警務活動,發揮情報信息對警務活動的指導作用,對提高公安機關戰斗力具有重要作用。面對重大活動食品安全風險防控中毒害危險物難防范、難預警、難處置等問題及“一地一策”警務執法現狀,開展警務情報研判技術研究,實現重大活動食品安全風險態勢的綜合研判、智能決策及動態預警,實現重大活動中食品安全情報研判動態智能,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
自20世紀90年代“情報主導警務”的概念誕生以來,這種以情報為核心的警務模式逐漸成為主流,情報主導警務的概念和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杰瑞·萊特克里菲[1]認為數據分析和犯罪情報對警務決策至關重要,能夠針對慣犯和重大犯罪分子展開有效的打擊策略,減少、遏制和預防犯罪案件的發生。崔嵩[2]認為情報主導警務以一種集中的、專業的和大量的情報輔助決策并指導民警一線工作。陳亮[3]認為情報主導警務通過獲取情報而及時發現苗頭和傾向性問題,做到快速反應、主動出擊,從而優化警力資源配置。張紅霞等[4]利用網絡爬蟲抓取食品安全事件,歸一化處理食品安全事件信息,構建食品安全事件編碼體系,以事件集、編碼集分析危害主環節。朱慧[5]提取突發群體性事件預警多主題摘要,進行網頁輿情分析,并返回研判分析結果。宋英華等[6]通過分析食品供應鏈上的生產方、加工方和銷售方之間的情報流轉過程,構建情報流控制的博弈模型。高永超等[7]對食品-地區-危害物的不同組合進行多維度分析,分析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品類、危害物及區域分布,并分析不安全食品在供應鏈上的關聯關系。尚朝秋等[8]通過構建信息監測搜集、信息篩查和信息分析系統,利用競爭情報實現食品產業鏈企業關系及技術工藝圖譜的繪制,實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監測、溯源和預警。
研究可知,公安情報信息是開展警務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通過綜合收集、分析、研判,獲取深層次、精確性的情報信息,發揮情報信息的導向和引領作用,合理配置使用警務資源,提高警務決策的準確性,發揮警力資源的使用效率,增強防控工作的針對性、打擊查處的精準性和應急處置的實效性。
在重大活動食品安保中,為確保萬無一失,各級公安機關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并且較重視食品安全情報信息的搜集和分析,但對情報信息的綜合研判和利用程度還不充分,沒有充分發揮情報信息對警務活動的指導作用。因此,亟需構造重大活動食品安全警務情報研判系統,通過科學研判、精準預警、正確決策,增強重大活動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和警務保障能力。
重大活動食品安全風險信息來源廣泛,信息復雜多樣,包括重大活動的食品快檢數據、現場事件信息、重點人員活動數據、社會媒體數據、電商平臺交易數據等,并且存在大量非結構化文本類信息,如食品安全相關新聞報道、判決文書等。面對海量的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傳統的情報分析往往受到主觀經驗的影響,也難以發現海量數據中的關聯性。因此需要從數據中挖掘信息,在信息中提煉知識,用知識激活情報,用情報主導警務。
面向重大活動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需求,針對重大活動毒害危險物“難防范、難預警、難處置”問題,建立食品中可添加毒害物數據庫及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例數據庫,研究數據快速分析與理解方法,建立綜合研判技術數據庫,研究食品安全態勢綜合研判方法,研發重大活動食品安全警務情報分析研判系統,實現情報主導警務的智能決策與應急聯動。
重大活動食品安全警務情報分析研判系統框架如圖1所示,在建設食品中可添加的毒害危險物數據庫及食品安全刑事案例數據庫的基礎上,結合重大活動食品安全態勢研判專家經驗,形成食品安全警務保障知識庫,基于知識庫生成用于態勢理解的推理規則;針對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的態勢研判需求,建立用于食品安全態勢理解與預測評估的系統化、標準化指標體系,給出食品安全態勢的量化標準和評價指標;通過感知-理解-決策3個過程實現重大活動食品安全態勢綜合研判,在感知階段,針對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綜合研判技術數據庫采集到的毒害危險物交易數據、相關重點人員數據、社會媒體信息、活動現場事件信息、食品安全信息和預警信息,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對海量大數據進行分類、歸類、可信度量及數據融合,得到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事件信息;在理解階段,采用模糊推理、機器學習等方法構建高性能推理引擎,實現食品安全態勢的實時分析與理解;在決策階段,采用動態系統建模方法建立可用于態勢預測和研判的動力學模型,構建包含行政領導、專家學者、人工智能的人-機結合的綜合集成研討廳[9],基于多智能體的群決策理論和復雜系統定性定量綜合集成方法,實現重大活動食品安全態勢的智能決策。

圖1 重大活動食品安全警務情報分析研判系統框架圖
2.3.1 食品中可添加毒害危險物數據庫及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例數據庫建設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國家及行業標準與規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等),政府部門和公安機關發布的文件、規劃與公告(《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它化合物清單》《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放射性物品分類和名錄》等),參照企事業單位技術報告等,構建支持警務綜合研判、全面覆蓋、屬性完整、關系完備、動態可更新的重大活動食品中可添加毒害危險物(包括食品和保健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毒害性危險物質、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放射性物質等)數據庫。
在對現已積累的典型食品刑事案例發案背景、案件特點、毒害危險物及其他關鍵要素等深入研究基礎上,在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部門開展廣泛調研并搜集食品安全重大典型案例,建設類型全面、關鍵要素齊全的食品安全刑事案例數據庫。
2.3.2 基于人工智能的食品安全大數據快速分析與理解方法研究
將食品安全多源信息分類、歸類、可信處理及數據融合。針對食品檢測設備現場檢測數據、電商平臺毒害物交易數據、警務系統中重點人員活動數據等多種信息來源,根據其信息內容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分類;通過數據清理、數據集成等方法對采集的多源數據進行有效的預處理,消除噪音和干擾的影響,提高數據質量,并對預處理數據進行歸類;建立可信分析度量模型及有效的判斷機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可信度度量和判斷,篩選出可信的食品安全數據;對多源異構、冗余互補數據融合、優化整理、綜合分析以獲得全面準確的食品安全數據,提取有效的食品安全警務情報信息。
通過基于機器學習的食品安全態勢認知與理解核心算法,基于有效數據庫及數學模型,結合模糊推理、神經網絡、專家系統等機器學習方法,構造警務情報高性能推理引擎,實現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的快速實時分析與理解。
2.3.3 基于復雜系統定性定量綜合集成的情報信息綜合研判技術研究
建立包含現場食品實時檢測數據、現場食品安全事件、輔助決策系統信息、社會媒體事件信息、毒害危險物交易數據和重點人員活動數據的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綜合研判技術數據庫,建立能夠用于數據挖掘、綜合態勢研判、趨勢預測、事件預警的數據存儲標準;針對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的態勢研判需求,建立用于食品安全態勢理解與預測評估的量化標準和評價指標。
基于食品中可添加毒害危險物數據庫、食品安全刑事案例數據庫、專家知識庫(規則庫)和警務情報信息,采用動態系統建模方法建立重大活動食品安全態勢研判動力學模型;基于大數據技術、機器學習方法、復雜系統定性定量綜合集成理論的情報綜合研判與態勢預測關鍵技術,建立復雜系統定性定量綜合集成研討廳[10];基于多智能體群決策理論,實現“案例—模型—數據—事件”混合驅動的科學研判和智能決策。
2.3.4 重大活動食品安全警務情報分析研判系統研發
基于食品中可添加毒害危險物數據庫、食品安全刑事案例數據庫、態勢推演模型庫、態勢研判知識庫,建立支持毒害危險物數據庫、食品安全刑事案例數據庫、第三方數據庫及實時監測數據與綜合研判系統的接口技術,并通過支持食品、毒害危險物的法律法規及標準的自動提取及動態更新技術,構建可容納海量數據、提供多種數據接口、具有機器智能、人機交互敏捷易用、面向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的警務情報分析研判系統,實現重大活動食品安全問題的綜合研判、智能決策、動態預警、應急聯動。
中國重大活動舉辦越來越頻繁,重大活動對食品安全保障提出新要求,而情報研判作為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和警務保障中的重要一環,對指導警務活動至關重要。因此,從重大活動食品安保的現實需要出發,探討食品安全警務情報分析研判方法,構建重大活動食品安全警務情報分析研判系統,并提出基于復雜系統定性定量綜合集成的人-機交互綜合研討廳。通過研究食品安全情報的數據來源、系統需求,提出系統功能、框架結構和實現方法,把情報信息數據、各類知識庫、專家經驗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情報研判動態智能。通過重大活動食品安全警務情報分析系統構建研究,可為建設符合當前食品安保所需的情報分析體系提供借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