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

美軍F-22“猛禽”戰斗機
近日以色列一家媒體報道稱,美國在宣布計劃向阿聯酋出售F-35戰斗機后,同意對以色列出售更為先進的F-22猛禽隱形戰機,以保持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優勢。
此前,以色列曾表示有興趣購買F-22,但因為這款戰機的技術過于先進,美國認為出口會威脅國家安全,拒絕了。事實上,美國政府在完成本國空軍訂單后,在2011年就關閉了猛禽戰機的生產線。美國空軍也只裝備了180架左右的猛禽戰機,剛剛能維持自己的戰備需求。
媒體此次放風稱以色列可能購買F-22猛禽戰機,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美國的中東政策一直是讓以色列保持絕對的軍事優勢。因此,以色列往往是第一個獲得美國最先進武器的中東國家,甚至比北約盟友的采購級別還要高。如今,美國松口出售給阿拉伯國家F-35戰斗機,以色列在此時要求升級武器裝備以保持絕對軍事優勢也是可以理解的。
為什么以色列在已經獲得F-35隱形戰機的情況下,仍希望采購F-22戰機呢?
盡管F-35是一款出色的多功能戰機,以色列也已經在軍事行動中成功運用它執行穿透式打擊,然而,猛禽戰機所具備的一些優勢是F-35所不具備的。
首先,F-22擁有前所未有的超音速機動性能,不僅能夠進行長時間超音速巡航,而且在超音速條件下仍具備不錯的戰斗能力,而大部分現代戰機(包括F-35)在超音速飛行時,機動性都會變得很差。盡管在現代空戰中,戰機的速度并非唯一決定勝負的因素,但又快又靈活當然是非常完美的作戰性能。
此外,F-22對雷達的隱形效果是所有五代戰機中最強的,具備全方位降低雷達反射效果的能力。F-35雖然性能不錯,機體后方卻并未進行足夠多的外形隱身設計,也未裝備F-22上可以避免雷達波反射的二維幾何形尾噴管。中國和俄羅斯的五代戰機,同樣沒有這種水平的全方位隱身外形。所以猛禽是迄今為止隱形能力最強的戰斗機。正因如此,盡管此前以色列和日本都曾經提出購買請求,美國卻一直禁止出口這種已經裝備美軍近二十年的戰機。
如果以色列空軍獲得猛禽戰機,戰斗力無疑將會上升一個臺階。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F-22的技術如今也不再是不可出口的戰略性技術。實際上,F-35的一些技術比F-22更先進。比如雷達、通信和電子戰系統,F-35都遠在猛禽之上。美國此前對F-22的出口禁令,更多是為了增強F-35的生產數量,因為如果F-35戰機采購量不足,將會影響研發和生產線建設的成本攤分,所以五角大樓和國會為了讓F-35的賬目更好看,并不希望有任何影響這架戰機國內外采購的競爭對手出現,即便是同一家公司生產的猛禽也不行。現在對F-22的出口限制,更多是基于財務利益保護,而非出于國家安全考慮。
不過,以色列要采購猛禽還有兩個非常大的障礙。美國早在2011年就已關閉了F-22生產線,重啟生產成本高昂,還需要重新招募和培訓產業工人,其中涉及的成本和時間,以色列未必能接受。另一個問題在于,猛禽畢竟是一款上個世紀80年代設計的戰機,盡管機體性能非常強大,但很多電子設備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復產后必須進行升級改裝才能滿足作戰需求,這同樣需要付出成本和時間。
如果僅僅為滿足以色列一國的采購,復產猛禽的造價將會是前所未有的天價,可能一架就要超過5億美元,畢竟猛禽原本就是極昂貴的戰斗機。好在美國可能要認真考慮F-22的出口問題了,至少日本也很有興趣參與。早在2016年,日本就非常正式地向美國提出采購F-22的需求,生產商洛克希德集團也認真做了復產F-22的準備。洛克希德甚至考慮將部分F-35的技術用于升級F-22戰機,比如,采用更先進的任務計算機和分布式傳感器,這些都是設計F-22時還不存在的微電子科技。
除了日本,美國空軍同樣認為現有的F-22戰機數量太少。最初美國計劃裝備超過350架猛禽戰機,實際只有區區180架,而且這些戰機同樣面臨系統和電子設備中期升級的問題。
如果美國空軍、以色列和日本一起采購,基本可以滿足復產猛禽的最低起訂量,也能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由于F-35戰機現有裝備量已超過550架,還有大量未執行完畢的合同,并且印度、韓國、新加坡等潛在客戶也可供挖掘,所以,只要平衡好兩款戰機的市場定位問題,復產和出口猛禽戰機其實并不存在技術和財務問題。
以色列和日本很可能成為F-22的首批海外用戶,就和上世紀80年代初它們成功成為F-15重型戰機的首批海外用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