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愛民
在全球葡萄酒地圖上,瑞士并不占據重要位置。我之所以要寫瑞士的葡萄酒,是因為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很多特點與葡萄酒相似。
葡萄酒,“酒格”復雜,起碼有三重。
第一,葡萄酒比較柔。它的酒精是通過葡萄糖分發酵轉化而來,酒精超過16.2 度,酵母就停止發酵。在盛產葡萄酒的國家,喝葡萄酒沒有性別之分。不過,在烈性酒普及的地方,葡萄酒會被看成是更適合女性飲用的酒。
葡萄酒的柔,還在于強調葡萄酒體現的情調——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讓人心變得軟一些。酒文化中,葡萄酒與感情、溫馨、家庭這些詞相依相伴。瑞士這個國家很柔和,瑞士人不喜歡暴力,他們給世界的是手表和巧克力,都是些精細與甜蜜的東西。雀巢公司總部門口的日內瓦湖中,有個巨大的雕塑,不是歐洲城市里常見的戰馬和凱旋門,而是一把吃飯用的叉子。
很軟的東西,有時也會變得挺硬。葡萄酒的第二重“酒格”,是葡萄酒也有剛性。
喜歡烈酒的人中,也有很多柔弱之輩。喜歡葡萄酒的人中,也有太多的豪杰梟雄。

前面說到,瑞士的著名產品是甜美的巧克力。實際上,瑞士還有個不太甜美卻更有名的產品:瑞士軍刀。瑞士軍刀當年曾經是美國陸海空三軍的標配,現在遍布世界各地,每天生產10 萬把。有的軍刀,超過上百種組合功能,被很多博物館收藏。
瑞士軍刀,體現了瑞士的另一重性格。
這個國家幾百年沒有戰爭,在瑞士街頭,幾乎看不到警察或士兵。可歷史上,瑞士人曾是最能征戰的士兵。勃艮第戰爭中的三次重大戰役,瑞士長矛兵銳不可當,使瑞士人獲得不可戰勝之聲譽。瑞士軍團的杰出表現,使得各國競相雇傭瑞士軍人。
1527 年,查理五世血洗羅馬城,教廷衛隊中其他國家的軍人全作鳥獸散,而147 名瑞士士兵無一人擅離職守,全部戰斗至死。從此,梵蒂岡的衛隊名稱由“教廷衛隊”改稱為“瑞士衛隊”,只招收瑞士人,至今不變。
葡萄酒的第三重“酒格”,不妨稱為剛柔并濟。
葡萄酒很復雜。甚至可以說,葡萄酒是地球上最復雜的液體。瑞士也很復雜,它最偉大的產品,不是巧克力、鐘表,也不是軍刀,而是紅十字會。
那天,我來到日內瓦新廣場北面的亨利·杜南塑像前,脫帽致敬。我對這位紅十字會創始人的崇敬,不僅是他一生都在幫助人。更重要的,是他讓我明白,應該如何去幫助別人。他說,提供幫助,首先要懂得、了解和尊重。他說,我們應該學會謙恭地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