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了貴刊在2019 年第11 期刊發的文章《“春天故事”里的拓荒?!分?,澎湃心情奔涌而出。我是一個在2006 年就去深圳打拼過10 年的“深漂”,雖然現在已經回到了湖南衡陽老家,但是我對這10年間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有著深刻的記憶。我看了這篇文章后才知道,深圳市委門前廣場上的拓荒牛雕塑,最初名字是“開荒?!保置叭孀优!?,是由我國著名雕塑家潘鶴創意設計并完成的。其實最早的時候,應該是“大鵬展翅”的形象,因為深圳又叫作“鵬城”,但是因為廣場周圍都是高樓大廈,感覺像“鳥籠”了。再后來,因為蓮花是深圳的市花,所以,蓮花噴水池也曾被提出,只是因為各種原因也沒有被采納。還有過獅子造型的構想,也被否定了。最終,才定下了“?!钡脑煨?。
我覺得,“拓荒?!钡脑煨?,經過反復推敲才確定,可見深圳的領導們的良苦用心。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讓深圳在各個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湖南衡陽 趙炳新)
讀了2019 年第11 期《梁思成分羊肉,不搞特殊化》這篇文章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出身名門、學富五車,同時又經歷過戰爭年代的大學教授梁思成,其一生之中最寶貴的東西,除了知識和學識,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良好的品質。我個人非常敬佩梁思成教授的品質,也會努力多多地向他學習。
(河南安陽 王書桂)
讀完貴刊2020年第8期 《倒賣1.6萬斤糧票的“周折”》一文,對于糧票一事我也有了新的感觸。記得小時候,我父親常出差,在糧食定量、購買食品憑糧票的年代,每一次跨省出差,我父親要先從單位開出介紹信,同時再申請十來斤全國糧票,這樣到異地購買糧食就不用擔憂了。后來母親在單位的代銷店做營業員,為了父親出差方便,她經常將顧客的全國糧票與自家的地方糧票進行兌換,這樣就省下了申請糧票的麻煩。
(湖南資興 夏加驪)